代紅衛
摘要:目的:探討微生物檢驗對于醫院控制感染的臨床價值。方法:隨機選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12月期間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60例,將其隨機平均分配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試驗組患者實施微生物檢驗,對照組患者不進行處理,對于兩組患者的感染情況。結果:試驗組患者的中重度感染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結論:微生物檢驗對于控制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為臨床診斷及治療提供可靠的證據,建議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微生物檢驗; 控制感染; 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R45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9-0038-02醫院感染又被稱為醫院獲得性感染,感染源來自醫院,且患者具有一定的臨床癥狀。近年來,由于抗生素濫用情況嚴重,導致耐藥菌株不斷增多,造成醫院感染的控制難度不斷增大,給臨床治療帶來較大困難[1]。本次研究通過對本院近年來收治的60例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史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微生物檢驗對于控制醫院感染的臨床價值,為臨床研究提供可靠的建議。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12月期間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60例,38例男性,22例女性,年齡分布為21~81歲,平均年齡為43.5±7.2歲,將所有患者隨機平均分配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及病情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不進行微生物檢驗,由醫生根據個人臨床經驗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試驗組患者實施微生物檢驗:①細菌鑒定及藥敏試驗:采用法國梅里埃公司ID32E試條實施細菌鑒定;采用ATBG-5試條實施藥敏試驗,采用法國梅里埃公司ATB Expression半自動微生物分析儀實施檢測;②超光譜β—內酰胺酶(ESBLs)初篩與確診試驗:在使用微生物分析儀進行檢測時,由專家系統給予初篩提示。同時按照K-B法實施確診試驗:①頭孢噻肟30μg/片:頭孢噻肟/克拉維酸10μg/片;②頭胞他定30μg/片:頭胞他定/克拉維酸10μg/片,若兩組中某一組在增加克拉維酸后抑菌環直徑增大幅度在5mm以上,則表示產ESBLs。根據微生物檢驗結果選取合適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
1.3 感染診斷標準 輕度感染:患者存在輕微尿路感染癥狀,偶爾出現尿痛、尿急或尿頻,尿液中存在微量膿尿、細菌尿或血尿,腰部存在輕微酸疼;中度感染:患者經常出現尿急、尿頻及尿痛癥狀,腰部存在可受疼痛表現;重度感染:患者存在嚴重尿痛、尿急及尿頻癥狀,尿液出現嚴重膿尿、細菌尿或血尿等異常現象,存在無法忍受腰部疼痛癥狀。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3.0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采用X2檢驗對計數資料進行檢驗,P<0.05時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的臨床感染情況對比結果見表1.由表中數據開始,試驗組患者的中重度感染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表明試驗組患者的感染控制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感染情況對比結果(n/%)
組別例數輕度感染中度感染重度感染試驗組3020/66.78/26.72/6.7對照組3010/33.313/32.57/23.3P值-0.0000.0030.0003 討論
當前微生物檢驗是一項重要的臨床研究課題,微生物檢驗不僅能夠為臨床感染提供充足的診斷依據,同時能夠為臨床用藥提供可靠證據[2]。研究顯示,醫院感染主要是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三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微生物檢驗同以上三種因素均存在密切關系,因此實施微生物檢驗對于控制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3]。
3.1 醫院感染分析: 感染源主要包括醫院環境、醫護人員及患者,其中消毒滅菌是預防醫院感染的一項重要手段。[4]當前臨床普遍認為生物指標法具有較高的消毒滅菌可靠性,有助于對消毒滅菌的徹底性進行可靠檢驗,對于阻斷病毒傳播具有重要意義。調查顯示,醫護人員是醫院感染的主要媒介,其中醫護人員的醫護操作、醫療器械等均是微生物的傳統主要途徑,因此定期進行醫護人員、醫療器械細菌學檢測有助于阻斷疾病傳播。易感人群主要包括重癥監護病房患者、骨髓移植患者、住院癌癥患者等,由于受到自身疾病影響,患者免疫力低下,因此易受到致病菌感染,因此加強易感人群耐藥性監測、腸道及呼吸道菌群檢測、環境細菌監測十分必要。
3.2 微生物檢驗分析: 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放射治療技術、化學藥物治療、介入性治療及抗生素濫用情況嚴重,造成醫院感染發生率不斷上升,為臨床治療帶來較大困難。微生物檢驗能為臨床診斷提供充分的證據,便于醫生明確診斷,查明感染原因,進而制定出針對性感染控制方案。
3.2.1 感染診斷:當發生醫院感染時,醫護人員應進款進行病原菌的鑒定,其中微生物分離鑒定是一種常用鑒定方法,若能夠及早對耐藥菌株進行準確鑒定,有利于制定合理措施,及早開展抗感染治療。
3.2.2 微生物室的監測功能:①微生物實驗室應及時反饋檢測資料:及時對各類臨床標本實施耐藥譜匯總,并將結果定期向醫院感染部門進行包括,以加強醫生對于當前醫院流行的主要病原菌及耐藥譜做到充分了解,以盡量避免發生抗生素濫用;②定期總計細菌藥敏試驗:本次研究采用K-B紙片法實施藥敏試驗,K-B紙片法作為當前應用廣泛的一種流行病學分型工具,是一種重要的細菌鑒定方法,有利于選擇最適合的治療藥物[5, 6]。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不采取特殊處理,試驗組患者實施微生物檢驗,并根據檢驗結果選取針對性藥物進行治療,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臨床感染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表明試驗組患者的微生物檢驗結果能夠為臨床治療提供充分的理論依據,對于控制病情具有顯著作用。
本次研究認為,微生物檢驗同醫院感染控制具有密切關系,因此臨床應提高對于微生物檢驗的重視程度,努力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技術素養:①加強理論知識培養,豐富診斷及治療感染性疾病的相關性知識;②調動工作積極性,提高病原菌監測的效率及準確性,培養微生物檢驗室同臨床的溝通能力;③培養工作人員對于感染監測的認同感,學習有效的臨床消毒及隔離措施,充分發揮微生物檢驗的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微生物檢驗對于控制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為臨床診斷及治療提供可靠的證據,建議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黃軍垣,鄭利平. 加強住院患者I臨床微生物檢驗對控制醫院感染的影響觀察[J]. 四川醫學. 2013, 34(4): 563-564.
[2] 呂騰榮. 微生物檢驗在感染控制中的價值分析[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2, 18(20): 3047-3049.
[3] 付元元. 微生物檢驗在感染控制中的應用分析[J]. 中外醫學研究. 2013, 11(24): 146-147.
[4] 杜云生. 微生物檢驗在感染控制中的應用[J]. 中國衛生產業. 2013, 10(32): 39.
[5] 賀智英. 微生物檢驗在醫院感染檢測中的重要作用[J]. 按摩與康復醫學. 2012, 3(17): 239.
[6] 梁玉金,何鳳君. 微生物檢驗在感染控制中的應用[J]. 中國醫學創新. 2012, 9(20):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