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琳
摘要:
目的:探討藥物聯合706代血漿及鹽酸納洛酮治療海水淹溺肺水腫的臨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40例海水淹溺性肺水腫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20例給予常規傳統治療,對照組20例在常規傳統治療基礎上加用了706代血漿和鹽酸納洛酮,觀察兩組患者的肺部濕啰音、胸部X線陰影消失時間及血氧飽和度改善情況。結果:觀察組肺部濕啰音和胸部X線陰影消失的早,血氧飽和度較對照組改善顯著快(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治療海水淹溺肺水腫時加用706代血漿及鹽酸納洛酮更為安全、有效。
關鍵詞:海水淹溺;肺水腫;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5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5-0124-01
海水淹溺后,除少數患者因喉頭、氣管反射性痙攣引起急性窒息外,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海水淹溺性肺水腫。海水淹溺性肺水腫進一步可發展為海水型呼吸窘迫綜合征,是致死的主要原因[1]。本文就海水淹溺性肺水腫的藥物治療,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病例為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救治的海水淹溺患者共40例,其中男患者有29例,女患者有11例。年齡在17~52歲,平均年齡在32±2歲。溺水時間在1~13min,所有患者都在30 min之內送入我院。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20例給予常規傳統治療,對照組20例在常規傳統治療基礎上加用了706代血漿和鹽酸納洛酮,觀察兩組患者的肺部濕啰音、胸部X線陰影消失時間及血氧飽和度改善情況。兩組在一般資料上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表現:
40例患者在被送來我院時,都表現為呼吸困難、顏面口唇及末梢紫紺,皮膚濕涼,有的甚至煩躁不安,意識喪失者1例。查體有雙肺布滿大水泡音者18例,肺部啰音不超過1/3肺野患者有12例,僅偶聞及干鳴音者10例。
1.3 輔助檢查:
所有患者都行血常規、血氣分析、心電圖及床頭胸片檢查。有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升高的患者有36例;動脈血氧分壓(PaO2)明顯降低,平均在8.3kpa,血氧飽和度(SaO2 )也明顯降低,平均在53.1%左右;心電圖表現為竇性心動過速者35例,肺性P波21例,心肌缺血9例。床頭胸片顯示兩肺紋理紊亂者34例,肺野呈線狀模糊陰影改變者6例。
1.4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來院后均立即清除口鼻腔內異物、保持呼吸道通暢。給予床頭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等監測;同時給予抗泡沫高流量面罩吸氧,5%葡萄糖建立靜脈通路,常規抗感染及甲基強的松龍抗休克等治療;所有患者均靜脈給予山莨菪堿0.3 ~ 0.6 mg靜脈推注,每15分鐘1次。
觀察組在上述常規治療外,還加用膠體溶液(706代血漿)靜脈滴注, 用量500~1 000ml。鹽酸納絡酮首劑0.8mg靜脈推注,之后0.4~0.8mg每30分鐘靜脈推注1次,視病情變化增減用藥劑量或延長給藥間隔時間。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 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為入院后36h左右、胸部X線陰影消失平均在45h,對照組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為入院后43h左右、胸部X線陰影消失平均在52h;血氧飽和度恢復正常時間,觀察組是21小時,對照組是19小時。兩組各項指標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
3 結論
不潔海水嗆入肺內,造成肺內感染,亦加重肺水腫形成。高滲海水嗆入呼吸道,作為一種應激刺激,導致喉頭和支氣管痙攣,腦垂體前葉釋放B-內啡肽引起呼吸抑制,形成呼吸窘迫發生。同時,細胞外液的高滲狀態可促進細胞內液的水分逸出到細胞外,造成細胞內脫水,從而導致細胞內的生理活動障礙,影響相關臟器的生理功能,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2]。因此,改善肺泡毛細血管滲平衡紊亂是治療海水淹溺肺水腫的關鍵。
激素能抑制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癥,減輕充血和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癥浸潤和滲出以減輕肺水腫,減少組胺和5-羥色胺等其他活性物質的形成及釋放,從而減輕過敏反應引起的充血、滲出及細胞損害,改善缺氧減輕肺水腫。激素還可以減輕肺組織病理學改變、肺出血、內皮細胞的滲透性和炎性細胞浸潤,可以減少血管外的肺水量,升高表面蛋白A的量及Na+-K+-ATP酶的活性。
海水淹溺后出現肺水腫,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破壞,患者有嚴重的低氧血癥。臨床觀察發現,納洛酮能解除B-內啡肽對呼吸中樞的抑制,促進呼吸的恢復。有研究表明將納洛酮用于治療急性呼吸衰竭方面同樣獲得良好效果。納洛酮可特異性拮抗B-內啡肽,且抑制缺氧誘導的大腦皮質神經元細胞凋亡,對神經元細胞具有保護作用,從而解除呼吸抑制。
高流量面罩吸氧可使肺泡處于良好的擴張狀態, 并減少毛細血管內液體向肺泡腔滲出,從而減輕繼發性肺水腫的進一步發展, 是治療的常規措施。肺水腫發生時,中性粒細胞、肺泡巨噬細胞、肺內皮細胞被激活后,經呼吸爆發產生大量活性氧,引起氧化應激狀態,造成組織細胞損害。外源性補充抗氧化劑,其目的就在于重建機體氧化與抗氧化平衡,從而起到保護肺組織的作用。
山莨菪堿(654-2)是一種可作用于M膽堿受體的抗膽堿類藥物,可穩定細胞膜及溶酶體膜,抑制白細胞聚集及多種體液因子的釋放,降低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環。據報道654—2能明顯改善肺水腫,可以減輕肺水腫和缺氧程度,縮短機體缺氧時間,從而達到減輕海水淹溺后肺水腫的損害程度[3]。
本文在常規傳統用藥的基礎上,加用膠體溶液(706代血漿)靜點和鹽酸納洛酮靜點,可使東莨菪堿的用量減少,使患者的一般情況顯著改善。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何正光, 張建強, 代中全.鹽酸納絡酮治療溺水肺的臨床研究.臨床急診雜志, 2003,4:14-16.
[2] 崔兆文, 逄中力, 劉繼強.鹽酸納絡酮與東莨菪堿聯合治療海水溺水肺的臨床研究.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00,20:108.
[3] 彭朝勝.段蘊鈾。丁新民。等.特布他林對海水淹溺性肺水腫兔的治療作用。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志。2006。13: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