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波
【摘 要】新生入學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新時期下高校新生入學教育的必要性和新生入學教育內容,以促進學生成長、成才、成功。
【關鍵詞】入學教育 必要性 主要內容
一、新形勢下大學生入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必要性
新形勢下,我國價值趨于多元化,一些領域道德失范、誠信缺失、拜金主義等不良思想和行為給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了負面的影響。其次大學新生均是從全國各地匯聚到一起,由于成長環境、生活習慣、經濟條件、個人性格等各方面存在差異而產生不適應。再次新時期下大學生成長環境優越,心理承受能力較弱,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對物質和財富的追求超過了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個性張揚、缺少團隊合作。近年來,大學新生出現不適應新的學校,生活環境問題頻頻出現。有的學生難以適應新的環境,有的學生學習目標迷失,有的學生存在著心理調適不當、人際交往困惑等問題,甚至個別新生因為不適應大學生活而退學。根據教育咨詢機構麥可思最新調查發現大學新生入學教育滿意度不高自動退學率近3%。不少學生因為不適應高校生活而終結自己的大學夢。特別是隨著近年來大學新生中獨生子女人數的不斷增加,新生入學后的適應性問題愈加突出。因此,切實做好新時期下新生入學教育工作是對加強學院學風建設、提高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確保人才培養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新時期下入學教育的主要內容
在新時期,新生入學教育主要使新生在思想、行為、心理等方面適應大學階段的要求,認識專業及其發展趨勢,認識自我,引導新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逐步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為順利完成大學學業打下堅實的基礎。結合西安翻譯學院的工作實踐及新時期大學生的主要特點,我認為大學生入學教育工作應包含以下主要內容:
1. 校史教育
校史是一所學校歷史和發展軌跡的真實記錄,是學校新建、發展、壯大的歷程,是辦學經驗、教訓、智慧等方面的長期積淀。讓學生了解學校的歷史、現在與未來,以及學院的發展史、發展前景、校園環境、功能布局、條件狀況、特色和培養目標等內容。發揮學院光榮的傳統和優良的校風、學風等,激發新生對學院的熱愛,才能有良好的心態去安心學習,思想有提高、學習有動力、生活有規律、前途有希望。
2. 專業教育
新生入校后,由于新生在高考期間選擇專業的盲目性,所以對專業大多比較陌生,對專業發展的前景不清楚等,專業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提高,更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專業素養、社會責任感等方面的培養和提升,分專業介紹專業設置和專業優勢,使學生了解本專業目前的發展前景、培養模式、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本專業的課程設置情況、要求掌握的專業技能、考證情況安排、社會需求情況及畢業后的就業方向等,初步形成較為穩定的專業思想,初步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樹立專業學習信心。
3. 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就是生命教育,是引導學生自營自救,鍛煉自護自救能力,能果斷正當地進行自我保護,機智勇敢地處置遇到的各種危險。專家認為,通過教育和預防,80%學生意外傷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可見加強安全教育工作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基礎。學校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是人身安全教育,剛剛步入大學的新生對學校所在環境想更多的了解,周末或節假日離開校園,容易發生迷路、不熟悉當地交通路線等發生的意外。其次是財產安全教育,簡要介紹高校財產安全的表現形式、基本特征以及預防措施,以提高大學生特別是新生的防范意識,加強對自身財物的保管,避免財產損失。再次是消防安全及安全實用常識,介紹常用消防常識,學習相關消防法知識,常見消防設備的使用方法及一些簡單的安全自救能力等等。
4.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人和組織相結合,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研究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長、經歷及不足等各方面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通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大學生確定未來職業發展的方向及目標,使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生活做到有的放矢,為就業奠定知識與能力基礎。明確未來職業發展方向及目標,可以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方向以及在大學期間需要掌握的相關專業知識與各項技能,促使學生自我激勵,全面提升個人的專業能力和整體素質,為就業奠定知識與能力基礎。
綜上所述,認真做好大學新生的教育工作,是大學生成長的關鍵。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對幫助大學新生很好地完成整個大學期間的學習任務,順利地完成一個從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轉變,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強文化,樹立整潔文明、親密互助的宿舍風氣,積極向上、團結友愛的班風,促進大學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健康成長。新生入學熟悉環境后,輔導員應通過座談會或報告會等形式向新生進行教育,使他們在入校伊始就確立新的目標,成為均衡發展的新一代大學生。
【參考文獻】
[1]郭淑華. 大學新生適應教育的實踐與探索[J]. 中國輕工教育,2006(3).
[2]江先鋒,薛玲. 挫折教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課題[J].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育研究,2007(4).
[3]夏紀林. 大學生心理健康分類教育的理論與實踐[J].江蘇高教,2008(2):112-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