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淑萍
【摘 要】本文通過對鉗工專業學習的特點和市場需要的探討,指出其適合其發展方向的教學方式——一體化教學和實訓教學的重要性,為今后職業技工院校的發展方向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鉗工 發展方向 一體化 實訓 支持
一、鉗工專業的涵義及其發展史
鉗工:切削加工、機械裝配和修理作業中的手工作業,因常在鉗工臺上用虎鉗夾持工件操作而得名。
鉗工是機械制造中最古老的機械加工技術。19世紀以后,各種機床的發展和普及,雖然逐步使大部分鉗工作業實現了機械化和自動化,但在機械制造過程中鉗工仍是廣泛應用的基本技術。其原因是:1. 劃線、刮削、研磨和機械裝配等鉗工作業至今尚無適當的機械化設備可以全部代替;2. 某些最精密的樣板、模具、量具和配合表面,仍需要依靠工人的手藝作精密加工;3. 在單件小批生產、修配工作或缺乏設備條件的情況下,采用鉗工制造某些零件仍是一種經濟實用的方法。
二、鉗工的分類及專業特點
鉗工專業以普通鉗工為基礎,派生裝配鉗工,維修鉗工,工、模具鉗工等。各自有如下特點:
1. 普通鉗工: 主要有兩方面的工作——輔助性操作和切削性操作。輔助性操作及劃線,它是根據圖樣在毛坯或半成品工件上劃出加工界限的操作;切削性操作指鉗工鏨、鋸、銼、攻、套、鉆孔(擴、鉸加工)、刮削和研磨等多種加工。
2. 裝配鉗工:把零件按機械設備裝配要求,進行組件、部件裝配和總裝,并經調整、檢驗和試車等,使之成為合格的機械設備。操作機械設備或使用工裝、工具進行機械設備零件、組件或成品組合裝配與調試的人員屬裝配鉗工。
3. 維修鉗工:當機械在使用過程中產生故障、出現損壞或長期使用后精度降低,影響使用時,通過鉗工進行維護和修理,此類從事機械設備部分維護和修理的人員,屬維修鉗工。
4. 工、模具鉗工:主要工作是模具制造、修理、維護以及設計更新;模具鉗工的工作范疇也包括各種夾具、鉆具的設計、制造與維護;此外,某些行業還要求模具鉗工有能力對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工裝設備進行設計、加工、組裝、測試、校準等。模具鉗工對技能要求高,強調動手能力,除了有關模具、夾具的知識與技能外,還要求有操作各種機床(如車床、鉆床、銑床、磨床等)的能力。
三、實踐中鉗工專業生和實訓課的授課情況
1. 學生入學時填報選報裝配、維修、模具鉗工任意一個專業,形式為三選一。學生穩定后,約一至二個月后,學校向上級主管部門備案注冊,注定了學生只能修其選擇的該專業,考證也必須是該專業的。如果學生中途想學鉗工類的其他專業,則必須放棄已修學業,改報鉗工其他專業工種,重新注冊學習,方能參加該專業的職業鑒定考試,取得該工種的職業資格。
2. 不論是裝配、維修、模具鉗工的哪一種,前期所學的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實訓課程大體相同,只在一年至一年半后,根據不同的工種進行針對性的專業理論和實踐課的教授。然而,往往由于學校的師資和實訓條件的不完善,導致專業理論課的講授大多由外聘高等院校的研究生及教師完成,而專業實訓課也由于實訓條件的不具備由基礎訓練跳過中間過渡環節,直接進入后期訓練,造成學生理解、接受知識技能的困難。
3. 師資配備不甚合理。目前各業界專業人士均普遍認為,中等職業院校應以完成時間任務為目的,突出實訓課為主線的教育方式,強調培養既能“講”又能“做”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雙高的“一體化”教師及“雙師型”教育人才。但現實并不這樣,原因如下:
①師資引入方面,在我國目前以學歷評定一個人能力及入行門檻的大形勢下,學歷教育吃香。而學歷教育,重理論、輕實踐。想要進入一所院校當教師,學歷門檻日漸高漲(要求相關專業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本專業高級工以上的任職資格證書),這就大大限制實踐能力強、經驗豐富但學歷較低的各專業技術人才的引入;而好不容易進入職教領域的一些專業理論課、實訓課教師隨著對教學工作的了解,也會漸漸改變自己的初衷,改授其他課程。
②專業理論課與實訓課在職業鑒定中的配比,分別為50%∶50%。而理論課中的工藝課往往占到專業理論課中的60~70%, 這意味著作為一體化教師對一個專業授課比重及承擔情況為80%左右,可見工作量之大、任務量之重。但在現實的課時量計算方面,工藝課與其他公共基礎課及專業基礎課的計算方式是相同的,并不能體現工藝課的價值,而實訓課的課時計算方式在同等授課條件下,往往只是其他基礎課的80%,因此造成了經過一段時間后,能講一體化的教師往理論課轉,能講工藝課的教師往其他專業基礎課轉,甚至于造成以前講工藝課的教師,一提到講工藝課“談虎色變”的程度。
③專業理論課教師只想講理論課,不想講實訓課的原因為,實訓課設備多,操心多,學生太難管理,不像理論課,只要看住學生不出教室門, 就不會出大的安全事故。另外,一個學校的實訓課教師在專職教師中所占比例較少,專業理論知識相對欠缺,如要講授專業基礎課或工藝課,必須不斷充實自己的理論水平,但在實際教學中,他們的課時往往是最滿的,甚至于超課時。每學年授課量普遍較大較多。大多為超負荷工作,根本無時間為自己“補給加油”。長此以往,致使知識層面老化,跟不上市場需求,更不要談講授“與時俱進”的工藝理論課了。
4. 實訓基地不完善。以機修鉗工專業為例,要想擁有一個合理科學的實訓基地,必須具備基本功訓練場地、機加工實訓場地、基本電氣原理實訓場地、設備維修實訓場地。目前的中職院校,還可以申請到相應的建設基金,但以培養技術工人為主要目標的技工學校,往往不容易甚至要不到建設實訓場地所需的資金,所以造成中職院校資金雄厚,但實訓師資跟不上,而技工學校師資尚可,但實訓基地建設不足的局面。從以上情況可知,不管是哪種院校畢業的學生,在市場需求方面,都是有欠缺的。
5. 評價機制與目前提出的一體化教學實際不符。目前,我國提倡一體化教學方法,講求滿足教授學生的知識與專業技能實用、夠用為主。所以在一體化教學中,教師只講授與該項任務有關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以能保證學生可以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雖然這真正體現了實用、夠用的原則,但學生參加職業資格評定時的國家職業鑒定題庫內的考試內容,卻涉及面極寬,不僅涵蓋了大量理論工藝知識,還包括多行業的專業技術知識,學生們對此往往頭暈目眩、捉襟見肘,只能望題興嘆,過不了關。endprint
四、鉗工專業發展方向的建議(如圖所示)
Ⅰ Ⅱ Ⅲ Ⅳ
說明:Ⅰ. 學生選修專業——鉗工
Ⅱ. 裝配、工模具、維修鉗工的理論、實訓授課合并進行。公共專業課、實訓課大致相同。
Ⅲ. 維修鉗工、工模具鉗工共同進行機加工實訓,輔以機械設備及相關工藝課程。
Ⅳ. 發展方向:
裝配鉗工的實訓課以零件加工、小型組、部件裝配、調試為主,強化相應的理論專業課教學。
工模具鉗工以模具的設計與調試為主,強化相關工模具設計、制造、數控等相關專業工藝課的學習。
維修鉗工進行簡單電路的一般知識及各類設備維修,強化相關機器設備的檢驗、故障、原理、維修方法、維護潤滑等專業知識。
以上教學方式適應了技工學校的教學特點,使只接受普通義務教育的初高中學生從對一個專業工種的盲目選擇→模糊認知→清晰認識→選擇適合自己的工種→堅定認知→學有所成,形成一個符合學生選業、適業規律的認知鏈,使學生從無知到“知之”再到“應職”,適應了技工學校的教育宗旨和教學目標。
五、鉗工專業改革所需支持
1. 教學計劃及教學大綱的支持。聘請專業教師、學生、企業或行業界人士輔助教育界專家、學者,共同編寫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使課程的設置與行業、企業、職業界的聯系更緊密;只有這樣,教育內容才能跟得上行業企業現行的主流技術,更具有針對性、適應性和實用性。
2. 改變入門注冊制度,使學生漸進性地選擇某個專業工種,并對該工種有一定的了解、認識,并決定性選擇該工種,有意愿進一步研修該工種,并志愿執業該工種時,進行執業前注冊并鑒定。
3. 完善實訓基地建設。為完成技工學校教育的多渠道多元化發展,使從技工院校畢業的學生更適應當前飛速發展的經濟、技術及市場形勢,加強技工院校的實訓基地建設已迫在眉睫,只有不斷充盈專業性實訓基地,才能保證由我們培養出的人才是符合當前形勢的專業性、復合型技術人才。
4. 調配師資。一體化教師的培養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表面上,要為一體化教師的培養提供便利、實用、有效的鼓勵機制。支持在校學生、在職員工的進修,并從精神、經濟上給予從事一體化教學的一體化專業工藝課教師有力支持。
5. 評定機制。改革職業鑒定評定機制,使國家職業鑒定試題庫更加符合一體化教學的授課內容和教學方式,使得一體化教學有據可依、依有所用、用有所長,避免所答非所問、問非所答的局面。
【參考文獻】
[1]夏致斌. 模具鉗工[M]. 機械工業出版社.
[2]杜繼清,鉗工[M].人民郵電出版社.
[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 裝配鉗工[M].科學出版社.endprint
四、鉗工專業發展方向的建議(如圖所示)
Ⅰ Ⅱ Ⅲ Ⅳ
說明:Ⅰ. 學生選修專業——鉗工
Ⅱ. 裝配、工模具、維修鉗工的理論、實訓授課合并進行。公共專業課、實訓課大致相同。
Ⅲ. 維修鉗工、工模具鉗工共同進行機加工實訓,輔以機械設備及相關工藝課程。
Ⅳ. 發展方向:
裝配鉗工的實訓課以零件加工、小型組、部件裝配、調試為主,強化相應的理論專業課教學。
工模具鉗工以模具的設計與調試為主,強化相關工模具設計、制造、數控等相關專業工藝課的學習。
維修鉗工進行簡單電路的一般知識及各類設備維修,強化相關機器設備的檢驗、故障、原理、維修方法、維護潤滑等專業知識。
以上教學方式適應了技工學校的教學特點,使只接受普通義務教育的初高中學生從對一個專業工種的盲目選擇→模糊認知→清晰認識→選擇適合自己的工種→堅定認知→學有所成,形成一個符合學生選業、適業規律的認知鏈,使學生從無知到“知之”再到“應職”,適應了技工學校的教育宗旨和教學目標。
五、鉗工專業改革所需支持
1. 教學計劃及教學大綱的支持。聘請專業教師、學生、企業或行業界人士輔助教育界專家、學者,共同編寫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使課程的設置與行業、企業、職業界的聯系更緊密;只有這樣,教育內容才能跟得上行業企業現行的主流技術,更具有針對性、適應性和實用性。
2. 改變入門注冊制度,使學生漸進性地選擇某個專業工種,并對該工種有一定的了解、認識,并決定性選擇該工種,有意愿進一步研修該工種,并志愿執業該工種時,進行執業前注冊并鑒定。
3. 完善實訓基地建設。為完成技工學校教育的多渠道多元化發展,使從技工院校畢業的學生更適應當前飛速發展的經濟、技術及市場形勢,加強技工院校的實訓基地建設已迫在眉睫,只有不斷充盈專業性實訓基地,才能保證由我們培養出的人才是符合當前形勢的專業性、復合型技術人才。
4. 調配師資。一體化教師的培養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表面上,要為一體化教師的培養提供便利、實用、有效的鼓勵機制。支持在校學生、在職員工的進修,并從精神、經濟上給予從事一體化教學的一體化專業工藝課教師有力支持。
5. 評定機制。改革職業鑒定評定機制,使國家職業鑒定試題庫更加符合一體化教學的授課內容和教學方式,使得一體化教學有據可依、依有所用、用有所長,避免所答非所問、問非所答的局面。
【參考文獻】
[1]夏致斌. 模具鉗工[M]. 機械工業出版社.
[2]杜繼清,鉗工[M].人民郵電出版社.
[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 裝配鉗工[M].科學出版社.endprint
四、鉗工專業發展方向的建議(如圖所示)
Ⅰ Ⅱ Ⅲ Ⅳ
說明:Ⅰ. 學生選修專業——鉗工
Ⅱ. 裝配、工模具、維修鉗工的理論、實訓授課合并進行。公共專業課、實訓課大致相同。
Ⅲ. 維修鉗工、工模具鉗工共同進行機加工實訓,輔以機械設備及相關工藝課程。
Ⅳ. 發展方向:
裝配鉗工的實訓課以零件加工、小型組、部件裝配、調試為主,強化相應的理論專業課教學。
工模具鉗工以模具的設計與調試為主,強化相關工模具設計、制造、數控等相關專業工藝課的學習。
維修鉗工進行簡單電路的一般知識及各類設備維修,強化相關機器設備的檢驗、故障、原理、維修方法、維護潤滑等專業知識。
以上教學方式適應了技工學校的教學特點,使只接受普通義務教育的初高中學生從對一個專業工種的盲目選擇→模糊認知→清晰認識→選擇適合自己的工種→堅定認知→學有所成,形成一個符合學生選業、適業規律的認知鏈,使學生從無知到“知之”再到“應職”,適應了技工學校的教育宗旨和教學目標。
五、鉗工專業改革所需支持
1. 教學計劃及教學大綱的支持。聘請專業教師、學生、企業或行業界人士輔助教育界專家、學者,共同編寫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使課程的設置與行業、企業、職業界的聯系更緊密;只有這樣,教育內容才能跟得上行業企業現行的主流技術,更具有針對性、適應性和實用性。
2. 改變入門注冊制度,使學生漸進性地選擇某個專業工種,并對該工種有一定的了解、認識,并決定性選擇該工種,有意愿進一步研修該工種,并志愿執業該工種時,進行執業前注冊并鑒定。
3. 完善實訓基地建設。為完成技工學校教育的多渠道多元化發展,使從技工院校畢業的學生更適應當前飛速發展的經濟、技術及市場形勢,加強技工院校的實訓基地建設已迫在眉睫,只有不斷充盈專業性實訓基地,才能保證由我們培養出的人才是符合當前形勢的專業性、復合型技術人才。
4. 調配師資。一體化教師的培養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表面上,要為一體化教師的培養提供便利、實用、有效的鼓勵機制。支持在校學生、在職員工的進修,并從精神、經濟上給予從事一體化教學的一體化專業工藝課教師有力支持。
5. 評定機制。改革職業鑒定評定機制,使國家職業鑒定試題庫更加符合一體化教學的授課內容和教學方式,使得一體化教學有據可依、依有所用、用有所長,避免所答非所問、問非所答的局面。
【參考文獻】
[1]夏致斌. 模具鉗工[M]. 機械工業出版社.
[2]杜繼清,鉗工[M].人民郵電出版社.
[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 裝配鉗工[M].科學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