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子敏 何山紅 劉士磊
[摘要] 目的 探討老年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外科治療臨床效果。方法 對我院接受治療的80例老年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入院資料進行分析,醫(yī)護人員根據患者治療時間(單、雙日)分為兩組,每組40例患者。對照組采用西藥治療,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外科手術,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等指標。結果 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高于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5%);38例實驗組患者對我院治療效果比較滿意,滿意度達到95%高于對照組患者;實驗組患者1年生存率為45%,15例患者遠期生存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 臨床上,老年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外科治療效果比較顯著,治療后并發(fā)癥也較少,能夠有效的減輕患者疼痛,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老年非小細胞肺癌;外科方法;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34.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05-175-03
非小細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癌癥,它占肺癌的80%~85%[1]。臨床上,非小細胞肺癌在臨床上發(fā)病率較高(老年患者中發(fā)病率較高),患者患病后臨床癥狀不明顯,一旦確診60%~70%患者已經是晚期,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2]。目前,外科手術方法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使用廣泛。為了探討老年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外科治療臨床效果。對我院自2012年l月~2013年10月接受治療的80例老年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入院資料進行分析,現在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我院80例老年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入院資料進行分析,醫(yī)護人員根據患者治療時間(單日、雙日)為兩組,每組有40例患者。實驗中,男47例,女33例,患者年齡在39~84歲,平均年齡為(49.4±1.3)歲。這些患者均符合肺鱗癌或肺腺癌,或腺鱗混合癌臨床診斷標準,且患者經過胸部CT能夠明顯發(fā)現病灶部位。兩組患者年齡、入院時間等資料經分析指標間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 患者治療方法
患者入院后,醫(y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檢查,如患者的心肺功能、體溫等。對照組患者采用西藥治療,患者入院3d后,醫(yī)護人員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囑其口服地塞米松7.5mg,并在24h后服用多西
實驗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進行外科手術,醫(yī)護人員在患者手術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手術前對患者進行雙腔氣管插管聯合靜脈復合麻醉。實驗中,13例患者進行右上肺葉切除手術,22例患者右全肺切除手術,2例患者右上肺葉切除手術,2例患者進行右全肺切除手術。手術后,醫(yī)護人員要密切關注患者生命特征,做好相應的急救措施[5-6]。
1.3 療效標準[4]
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患者檢查指標有所好轉。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患者需臥床休息。無效:患者癥狀沒有變化甚至有加重跡象。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實驗中,醫(yī)護人員對患者檢查過程中搜集和記錄的數據利用SPSS13.0軟件進行處理和分析,然后醫(yī)護人員再對計量采用t檢驗進行統(tǒng)計,實驗結果中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
2 結果
實驗組患者中20例患者治療效果較好,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病情有所好轉;18例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改善,總有效率為95%,高于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5%);實驗中,實驗組患者有38例患者對我院治療效果比較滿意,滿意度達到95%,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其具體情況如表2所示。
實驗組患者外科手療后,有35例患者臨床癥狀有所好轉,患者病情也得到控制,患者中位生存期為9.2個月,1年生存率為45%,15例患者遠期生存,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其具體情況如下表3所示。
3 討論
非小細胞肺癌是目前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其死亡率在癌癥中位居第一,這種癌癥在老年患者中發(fā)病率較高,患者一旦確診多數已是晚期。由于外科手術根治切除率低和術后遠期效果差,傳統(tǒng)上外科手術方法治療多被視為外科禁忌[7]。
近20年來,隨著高科技醫(yī)療設備的進步、外科技術的提高和多學科綜合治療的應用,越來越多的這類患者經嚴格選擇,使得過去認為不適于手術治療的若干Ⅲa期和Ⅲb期NSCLC患者能夠獲得腫瘤的完全切除,同時根據具體需要和可能,輔以不同方式方法的多學科綜合治療,從而獲得改善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命的效果。周清華等[8]報道349例局部晚期NSCLC的擴大手術治療結果?;颊呤中g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5.2%,手術死亡率為0.6%。術后1、3、5年生存率分別為79.36%、59.93%、33.14%,而單純進行化療或放療效果極差,一般僅能成活3~6個月。且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別為80.6%、45.7%、23.2%,也很好地肯定了這一治療效果。而本次實驗組患者外科手療后,35例患者臨床癥狀有所好轉,患者中位生存期為9.2個月,1年生存率為45%,15例患者遠期生存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
而對于老年非小細胞肺癌的手術治療,年齡并不是限制患者進行手術的主要因素,臨床上,醫(yī)護人員應該把握患者的手術適應證,對患者進行肺功能檢查、血氣分析等綜合測試指標來判定患者是否具備外科手術條件。手術前,醫(yī)護人員要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做好相應的急救措施(如預防癌細胞發(fā)生腦轉移等),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9]。手術后,醫(yī)護人員還要時刻關注患者的生命特征,避免出現低氧血癥。實驗中,患者手術后20例患者治療效果較好,18例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改善,治療總有效率為95%,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5%);實驗組患者有38例患者對我院治療效果比較滿意,滿意度為95%,高于對照組患者。就我個人而言,老年非細胞肺癌患者對由于年齡較大、病情發(fā)展快,臨床上并不提倡對患者進行化療,一方面非小細胞肺癌對化療不敏感,另一方面,患者化療后自身免疫力減退,且化療延誤手術時機,患者化療后恢復比較慢,外科根治性切除手術應該是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為首選方法。
綜上所述,臨床上,老年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外科治療效果比較顯著,治療后并發(fā)癥也較少,能夠有效的減輕患者疼痛,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黃和平,王味,呂偉偉.老年非小細胞肺瘡的外科治療特點[J].中國醫(yī)師雜志,2010,12(10):1141-1142.
[2] 丁征平,申屠陽,趙天成.高齡非小細胞肺瘡患者的手術治療及預后[J].中國矯形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09,16(l):14-17.
[3] 許廣照,程克忠,毛清華.121例Ⅲ期非小細胞肺癌外科治療分析[J].中華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8,3(67):93-94.
[4] 陳曉峰,丁巍,丁嘉安,等.肺癌術后發(fā)生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的發(fā)病特點及治療[J].中國癌癥雜志,2011,11(3):254-256.
[5] 葛明建,吳慶琛,向小勇,等.電視胸腔鏡輔助肺葉切除及系統(tǒng)性淋巴結清掃術治療肺癌的臨床分析[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10,17(3):254-256.
[6] 陶勇,陳榮林,李勇,等.60歲以上老年肺癌的外科治療[J].臨床肺科雜志,2007,12(11):1211-1212.
[7] 南克俊,肖菊香,趙新漢.現代腫瘤內科學[M].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288-289.
[8] 樊巧云,張洪珍,劉淑貞,等.住院放化療肺癌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分析[J].醫(yī)學與哲學(臨床決策論壇版),2008,3(4):34-35.
[9] 崔成旭,張湘茹,朱允中,等.多西他賽聯合異環(huán)磷酰胺方案與多西他賽單藥方案二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J].中國癌癥雜志,2009,16(10):855-858.
(收稿日期:201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