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桂萍
內容摘要:從古至今,閱讀都是獲取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它可以提高一個人的文化修養與思想境界。在當今社會,閱讀教學則成為中學語文課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可以幫助中學生更好地獲取知識、更快地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教師如何安排閱讀教學,提高其有效性,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就如何提高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這一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學語文 閱讀教學 有效性
如今,閱讀教學在中學語文課堂里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沒有發揮其真正的作用。學生的讀寫能力乃至語文素養都沒能得到培養,這主要與課堂上教師閱讀教學步驟過于死板、教學形式單一等問題有關,這種“填鴨式”強制教學導致學生的思維受到嚴重束縛。學生與文章作者不能產生共鳴,情感得不到熏陶。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得不到真正的培養。因此,提高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便顯得極其重要。
一.設置充滿思想與趣味性的課堂導引
充滿激情、趣味性、新鮮感的課堂導引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而與文章內容相關的情景設定能讓沉悶、單調的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愉快。如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音樂、影片,使學生心理感到愉快舒適。而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又能活躍學生的思維,這種快樂式的學習也可以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從而充分激發自己的想象力。學生能夠更快地融入到課堂中,由被動式接受轉變為主動式求學,這樣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圍繞文章內容展開想象。
二.豐富教學形式與手段
教學形式與手段的豐富,對于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有很大幫助。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要根據文章內容的重點和難點設計行之有效的課型結構。如討論合作課型、實踐課型、思維訓練課型等。當然,由于書本中文章內容的千變萬化,教師可根據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課型結構,在達到理想的課堂目標后,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與閱讀水平。如在學習《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文時,教師可以將課型設計為影片教學,先讓學生提前了解林沖的生平事跡,然后在課堂上播放相關的電視劇片段,可以讓學生們更好地把握文章中的細節描寫,從而對林沖這一人物的思想性格有更深刻的領悟。
三.建立雙向課堂互動機制
以往的課堂教學大多只是教師單方面的傳道授業解惑。對于學生來說,除了被動的接受沒有其他選擇。而建立課堂雙向互動機制則能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同時也能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在這種教學機制的影響下,學生需要親自動口、動腦,這可以鍛煉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與思考能力。而學生們的不同看法可以拓寬他們自己的思路,促進他們的個性化發展。所以要切忌在教學過程中一味的“填鴨”與強制。
四.更多關注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
語文課堂上的閱讀教學并不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在課堂上,教師須想盡辦法讓學生去主動思考,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設計一些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思辨。設計一些恰當的提問,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如果學生的閱讀內容只局限于書本,或者老師要求的名著文章。再加上不合理的課堂教學,那么就會導致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從而導致如學習興趣減弱,獨立思考能力下降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所以教師應鼓勵學生多閱讀一些有助于拓展思維的文章,不拘泥于課本,才能真正有效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五.建立良好的鼓勵與反饋機制
要想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建立良好的鼓勵與反饋機制很重要。這項機制若運用得當,可以改善當前學生們的語文學習狀況,極大地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反之,則會影響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降低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事半功倍。首先,應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狀態、學生們的不同個性采取不同的鼓勵方式,如語言鼓勵等。其次,在學生之間開展問卷調查,或者與學生進行談話,主要是征求學生對老師教學工作的意見,在聽取同學的建議之后,進行反思,進而完善自己的教學計劃。這樣可以提高教學實效,也能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
綜上所述,要想切實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主要取決于教師,運用高超的教學技藝來充分帶動學生們的積極性,關注學生們的個性化發展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引導、鼓勵,加上科學的方法,再配以學生在課堂上的合作,提高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可以實現的。
(作者單位:遼寧朝陽縣勝利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