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凌
【摘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信息技術在人類的各個領域中開始得到廣泛應用。為了適應這一發展趨勢,我國在小學便開設了信息技術這門課程,以給學生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并同時加強信息技術與其他教學課程的整合。因此,廣大教師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這一新型結構類型進行了不斷的實踐與探索,既體驗到了其帶來的優勢,同時也因為其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遭遇了一些困惑。本文就從小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應用層面出發,向大家闡述我個人的幾點建議和看法,以供其他教學同仁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整合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6-0143-01
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提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庇纱耍覀兛梢钥闯鲂畔⒓夹g與小學課程整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那么,在小學教學實踐中,我們該如何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有效整合,從而促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呢?下面,我就結合我本人的教學實踐,談談我的看法。
一、信息技術在小學各科整合中的具體應用
1.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科目進行整合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有機整合,主要體現在學生識字、模仿課文朗讀和展示課文情境方面。因為信息技術具有集聲音、圖片、圖文于一身的優勢,可以把語文教材中的內容以更為形象和直觀的方式展現在學生眼前,而且,我們面對的是年齡尚小的小學生,他們身心發展不成熟,注意力也不易集中,而利用多媒體技術則給了學生一種比較直觀的視覺刺激,能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從而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比如,在學習三年級上冊《趙州橋》這篇文章時,如果僅靠我們口頭語言的講述和教材原文,對于理解能力不高的小學生來說,還是無法真正了解趙州橋的建造特點,這時,我們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觀看有關趙州橋的圖片和視頻資料,這樣,學生就能對趙州橋的設計一目了然,并真切感受到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
2.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科目進行整合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進行有機整合,主要體現在數學圖形的演變過程、較難知識的簡單化以及抽象內容的具體化等方面,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比如,在學習二年級下冊《圖形與變換》中“平移和旋轉”教學內容時,如果我們一上來就給學生講這兩個詞的定義,由于小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有限,還是不能準確理解這兩個詞的定義,這時,我們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涉及到平移和旋轉的具體實例,如纜車、小火車、滑梯、摩天輪、升降電梯等等,這種形象直觀的動態演示方式比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效果要好得多,學生理解起來也容易,而且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3.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科目進行整合
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科目進行整合,主要體現在模仿朗讀、創設情境、拓展學生課外知識方面。小學生一般比較擅長于形象思維,所以立體和動感的畫面更能吸引他們,而且使原本抽象的教學內容變得有聲有色,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多種感官共同參與,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比如,在學習五年級上冊《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這一單元時,我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觀看了各種各樣食物的圖片,并在下面注明英文名稱,然后,讓學生自主選擇一些圖片上的食物進行對話演練,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單詞量,同時也使本課的教學重點得以攻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鍛煉和提高。
當然,信息技術與小學其他科目結合得也非常緊密,由于時間和篇幅的關系我只與大家分享了其中比較典型的例子,以使廣大教師和學生受到啟發。下面,我就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作用進行兩點簡單的總結。
二、小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作用
1.反觀現在的小學教學課堂,很多教師依然在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學生的主體地位受不到重視,久而久之就對學習產生了一種厭倦和抵抗心理,而利用信息技術與課程進行有效整合,則能使學生由原來的“接受性”學習向“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方式進行轉變,進而提高學生獲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2.小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主力軍,因此,我們應當著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進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時,教師是網絡資源的收集者和提供者,在具體教學時,則要引導學生對網絡知識進行自主探索,讓學生有廣闊的思維空間,并且,在老師的正確指導和啟發下,使學生投入到創新活動中去,從而使學生的創新能力獲得提高。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我國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新途徑,它與各學科的教學都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系。所以,在我國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下,我們應該積極倡導和探索這一新型教學結構模式,以發展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進而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克東《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與實踐》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2001年8月
[2]李秀蘭、陶維林、唐玲 《信息技術與中小學課程整合的研究與實踐》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2
[3]李連寧《面向未來加快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步伐》人民教育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