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薇薇
【摘要】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維系關系的重要橋梁,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溝通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在現代初中生的教育中,以往教師強力譴責的做法已經不能形成良好的教學效果,更容易導致初中生叛逆心理的擴大,班主任在工作中注意溝通的技巧就顯得尤為重要。文章結合初中班主任的教學特點,班主任工作溝通中應當注意的問題進行探討,從而對未來初中班主任的工作進行指導。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工作溝通溝通技巧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6-0170-02
初中是小學到高中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在心智上尚不成熟,對于許多事情并不能產生正確的認識和理解,往往容易混淆事情的陰暗面。而此時也是叛逆心理極易出現的時期,對于事情的許多看法都較為偏激,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夠運用正確的思想去處理問題。針對這一特性,初中班主任的工作就顯得尤為操心,不僅要在學習上對學生進行督促,在生活上還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積極的引導,在處理一些問題上,還要涉及到與家長的溝通,與同事的溝通。因此,初中班主任掌握好溝通的技巧,有利于學生教育工作的開展。
一、初中班主任的工作特點
1.時代性
現在的初中生是接觸信息技術比較早的一代,在他們的生活中,電子設備是比較常見的東西,這些東西既給初中生的生活帶來益處,又同時增加了班主任的教學負擔。教師對于學生所了解的電子設備要有一定的熟知,避免教師的不了解造成初中生優越心理,產生不尊重老師的現象。同時班主任在工作中,要結合時代特點,在工作中做到與時俱進。[1]
2.全面性
現代的初中生教育正在向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僅僅是要求成績上的提升,成績已經不是一個學生是否優秀的衡量標準。因此在班主任的教學工作中,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是一方面,另一面就是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管理,不能忽視其他因素對學生的發展影響,注重全面培養。
3.針對性
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發育的重要階段,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發展特點。班主任要細心觀察每個學生的發展特點,不能以一概全,要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案。做到因材施教,避免對學生獨立發展的影響。
4公平性
初中生除了自身的發展特點外,還有一個共同的性格特征:就是尚未脫去小學的稚氣。因此對于初中班主任而言,在處理初中生學習生活的問題上,要盡量做到公平,否則初中生的稚氣心理就會產生老師喜歡他不喜歡我,那我也不喜歡老師的心理,從而導致對學習產生抗拒心理,影響成績。
5.教育性
教育性在不同時期的班主任工作中都是非常必要的,但由于初中生正處于轉型階段,心智還不夠健全,因此對于事情的掌握能力不如高中生成熟。這就需要初中班主任更加重視平時對學生的教育,在班會、課堂、課間有意的對初中生的學習和生活進行正確的教育引導,促使初中生良好學習和生活習慣的養成。
二、溝通對初中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1.與學生溝通,能夠對學生進行更好的理解
學生于老師而言就像是自己的第二個孩子,父母與孩子進行溝通能夠增進彼此的了解,對于教師與學生而言同樣如此。教師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能夠增進教師對于學生的了解,對于學生的性格進行掌握,從而對學生所做的事情能夠進行恰到好處的處理。教師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還有利于班主任因材施教,發掘學生的潛力,做到學生的全面發展。對于班級建設來說,不僅能夠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還能夠形成班主任與學生間的良好互動,做到互相提高。例如在上學時經常出現學生遲到的現象,此時如果班主任只是一味的訓斥,必然會導致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矛盾激化,影響班級和諧。在此情況下進行良好的溝通,了解學生遲到的原因,并且尋求解決的方法,勢必會導致另一種局面的產生。
2.與家長進行溝通,能夠尋求理解,相互配合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才能夠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班主任與家長之間進行有益的溝通,對彼此的教育工作進行交流和總結,從而尋求相互的理解,做到相互配合,這樣既避免班主任與家長之間針對于學生問題產生的誤會,還會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例如在一些學生的道德教育問題上,許多家長往往忽視了這個問題,導致許多學生在某些道德方面的喪失,此時,班主任與家長進行良好的溝通,會使家長引起重視,并在學生的家庭教育中進行灌輸,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
3.與同事進行溝通,能夠拓寬思路,相互協作
班主任承擔著學生教育的主要責任,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要進行了解。在對學習進行了解的過程中,避免不了和同事之間的溝通。與同時進行溝通,能夠更好的掌握學生的性格,畢竟許多學生在班主任面前都比較老實,這容易對班主任的工作造成誤導。為了盡量減少這種偏差,班主任要經常主動的、及時的與同事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上課情況,交換看法,交流經驗,從而促進學生管理工作的完善,形成團結力量,促進班級建設。
三、如何掌握初中班主任的溝通技巧
1.與學生的溝通技巧
(1)遵循平等性原則和激勵性原則
在與學生進行溝通時,不能將自己樹立成高高在上的教師形象,給學生造成強大的壓力,使學生許多話都不敢正面或者是直接進行回答。要將班主任與學生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傾聽學生的想法,遵循平等性原則。在學生面前不能一味的譴責,對于學生的過錯,進行持續的批評,會使學生產生厭惡心理,從而造成矛盾的激化。要對學生的過錯進行分析,從而使學生認識到錯誤的根源,并且鼓勵學生的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不斷改正,挖掘學生的閃光點。[3]
(2)了解、尊重對方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對于正在成長發育階段的初中生來說,自尊心更強。在與學生的溝通中,要注意這個問題,避免對學生的自尊心造成傷害。在了解學生的前提下,試圖走近學生的內心世界,了解學生的真正訴求,傾聽學生的意見,使學生感覺到對他的尊重,再次基礎上進行批評教育,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初中生的教學中,許多學生抄襲別人的作業,針對這一現象,如果老師盲目的在班上點名批評,會造成學生的自尊心受挫,喪失學習興趣。班主任對此情況應該私下找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為什么要抄襲作業,從而采取相應的措施。
(3)要學會運用多種溝通技巧
班主任在溝通中要善于運用多種溝通技巧,語言或是非語言的溝通技巧都要為自己所用。在學生沒考好的時候,老師可以在卷子上寫下鼓勵的話:老師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取得好成績,在做題中要仔細,不能再馬虎了等。在上課期間若是有學生走神,老師可以走到他身邊摸他一下,提醒他認真聽講。在學生回答不上來問題時,老師可以給學生一個鼓勵的微笑,然后對其進行引導等。學生發生矛盾的時候,老師不能憑自己主觀的看法對事情進行判定,要學會傾聽學生的想法和不同的意見,進而尋求解決矛盾的方法。許多事情需要對全班同學進行溝通,一對一的溝通顯然不現實,因此老師可以組織活動或者是班會,與學生進行溝通。例如如何營造好的班級氛圍這一問題,老師就可以在班會上與全班同學進行溝通,學生可以各抒己見,老師適當的進行補充,從而達成較好的溝通效果。
2.與家長的溝通技巧
(1)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
父母對于孩子的影響是終身的,學生的家庭環境對于孩子的成長起著關鍵作用。對于班主任而言,清楚學生家庭的構成,是班主任與學生進行溝通的前提。例如,有些學生在同學間總是非常的孤僻冷漠,不融入集體,有時會造成集體活動的難以進行。這種情況下,班主任就要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父母的狀況,是否有父母生病,是否是單身家庭等,只有對學生及家長進行了解后,才能更好地與家長進行溝通,尋求突破口,對學生進行更好的教育。[2]
(2)尊重家長是首要原則
在與家長的溝通中,班主任要學會換位思考問題,不能一味的批評學生,這樣會造成學生家長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使溝通無法順利進行下去。在學生犯錯的時候,班主任要學會從家長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尊重家長的感受,并且征求家長的意見,在家長心中樹立民主、真誠的形象,從而更好地進行學生的教育。
(3)以真誠的態度對待家長
在于家長進行溝通的時候,班主任要樹立自己的教師形象,溝通中要像與家人般真誠相待,注意禮節,用平常心對待。班主任不應該將學生犯的錯誤歸咎到家長的家庭教育不到位上,對于學生在學校的表現,教師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告知家長,不能以一種“你家孩子怎樣怎樣”的口吻與家長溝通,這樣會激化與家長之間的矛盾,同時對于一些學歷不高的家長,班主任要包容他們的行為,進行耐心的講解,軟化家長的情緒,成功進行溝通。
3.與同事的溝通技巧
要多傾聽其他教師的意見,尊重其他教師的意見,不能太自我,要善于對同事微笑,主動與同事溝通,對于事情的不同看法要學會求同存異,與同事多分享有趣的事情,使工作環境變得輕松愉快。
溝通是一門藝術,需要不斷的積累和學習。初中班主任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提高了班主任在學生間、家長間、同事間開展工作的成功率,對于班主任工作的順利進行,起到了催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勇杰.淺談初中班主任工作[J].基礎教育論壇,2010,4(04):54-55.
[2]李妍.從心開始,用愛溝通——如何與父母溝通[J].班主任之友(中學版),2010,3(08):21-22.
[3]張雅博.溝通,搭建師生和諧共進的橋梁[J]. 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5(08):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