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弟
摘 要: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把數學學習和學生已有生活結合起來,可以使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就如何把數學學習和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談談一些體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生活是教育的起點,也是教育的歸宿,數學教學只有立足于生活,把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才不會使數學教學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才能真正實現數學教學要為生活服務的教育理念?!读x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痹跀祵W教學中,教師要精心選擇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的結合點,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運用數學知識,使學生從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增加數學學習的樂趣,讓數學真正走進學生的生活。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就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在數學教學中創設生活情境,把學習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可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情感,進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因此,要讓數學走進孩子們的生活,就要找準數學知識和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的切入點,創設直觀形象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如,在教學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買文具”這部分內容時,就可以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來說,就是在課堂上模擬超市的情境,教師可以在每種文具的價格上打上標簽,讓學生結合自己購物時的情境想想這些數字該怎么讀,加上小數點的數字和以前學的數字有什么區別,它們分別代表的是幾元幾角幾分,在此基礎上使學生明白小數點的重要性,在這種生活情境中,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認識到數學學習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體驗到了學好數學的重要性。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學生可以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的生活處處都離不開數學,這樣從日常的生活現象入手,把數學知識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立足生活,發現問題
對于小學生來說,情緒化思想比較嚴重,總是對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充滿興趣,如果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進而提取出數學的概念、公式、法則等,將會調動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說:“發現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币虼耍诮虒W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毋庸置疑,從學生最平常的生活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是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數學與購物里的“估計費用”這一部分內容時,可以這樣引導:“同學們,在你們平常購物的生活中,曾經遇到過哪些困難,或者你有什么估算上的問題想提出來供大家研究的,都可以說一說。”在老師的啟發下,有學生會談論自己在購物時由于估算超標、帶錢不夠或者估算偏低、沒有把物品買齊全等話題,這些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探究的欲望,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進行延伸、拓展,和學生共同找出估算的最佳方法。
這種立足學生生活,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于學生數學知識的建構、生成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并且這種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的學習方法也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只有當學生能夠認識到數學存在于現實生活中,并被廣泛應用于現實世界時,才能切實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學生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能夠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僅是讓學生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能夠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真正實現所學知識要為生活服務的教育理念,通過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可以充分感受到學習知識的實用
性,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增強學習的信心。
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四年級小數除法“精打細算”這部分教學內容時,可以創設這樣的教學情境:“同學們商場搞活動,甲商店8盒酸奶11元2角,乙商店買四盒送一盒,也就是買5盒7元2角,這兩種酸奶品牌一樣,我們買哪種酸奶更便宜呢?請大家運用自己學過的知識來解決這個問題。”新課程理念倡導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使學生能夠運用自己學過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這樣的設計從學生最常見的生活現象入手,通過小數除法在生活中的運用,有
效地體現出來買東西要貨比三家、精打細算的生活經驗,深刻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引導學生把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數學化,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具有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數學的“本領”,認識到數學是生活的組成部分,我們的生活到處都離不開數學,養成隨時對數學知識進行吸收運用的習
慣,調動學生主動學習數學、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積極性。
四、注重實踐,體驗樂趣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深入生活,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去認識周圍事物的能力,另外,提倡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如,在學習完“元,角,分”這部分內容以后可以讓父母帶自己到超市親自購物,并運用學過的數學知識算出應付多少錢,需要找回多少錢;在學完“觀察物體”以后,可以走出家門,走向社會,把自己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物體的畫面拍下來,定能激發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再比如,在學完“圖形的面積”以后,可以讓學生算一算自己家的面積、自己臥室的面積、書桌的面積等。通過實踐活動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究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興趣濃厚,樂于探究,充分體驗到了數學的樂趣,為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學習對生活有用的數學打下了
基礎。
綜上所述,數學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學以致用,注重實踐,只有這樣,才能使數學成為學生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讓數學真正走進學生的生活。
參考文獻:
吳媚.讓課堂成為數學與生活的橋梁:淺談數學生活化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2011(11).
(作者單位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永興中心小學)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