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曉
摘 要:語文是小學的一門主課,而布置語文作業的目的是幫助學生鞏固、運用所學到的基礎知識,提高學習技能,培養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想達到這種目的,老師布置作業時,就需要用心揣摩,合理設計,根據當前學生的學習情況,小學語文適合設計分層作業,在作業量、作業難度、完成作業的時間等方面,都分成不同的層次,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讓所有學生都可以真正通過作業鞏固課堂上學習的知識,發揮作業的最大效益。
關鍵詞:小學語文;分層作業;設計;方法
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認為:“每一個學生的智力都各具特點,并有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有自己的學習類型和學習方法,是有豐富個性的、不斷發展的個體,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課程學習的特點,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給每一個學生提供思考、創造、表現及成功的機會。”因此,老師給學生布置作業時要做到因材施教,客觀看待學生身上存在的學習能力的差異
性。作業是為了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所以,根據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不同,就應該設計分層作業,讓每個學生的語文水平都能得到提升、發
展個性、發揮潛能,這是語文學習的目標,是老師布置語文作業的目的。
一、小學語文設計分層作業的必要性
近年來,課程改革以迅雷之勢進入大中小學校,尤其是小學,備受教育界關注。畢竟,小學生作為祖國的花朵,作為民族的希望,社會各界都對其寄予很高的期望,小學生的學習教育問題,就成為重中之重。小學的主要學科是語文和數學(有些學校還有英語),學習數學,可以通過老師講解例題,學生課下多做習題,就能較好地掌握所學知識,但語文不一樣,因其感情色彩濃厚,需要學生去領悟,老師在給學生布置語文作業時,不像數學那么簡單,就需要好好設計。因為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完成作業的效率也不一樣,那么老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也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分不同的層次,幫助所有學生都能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提高。設計分層作業,是當前語文教學的必然要求,是為了讓所有學生共同發展,而不僅僅只是為了某幾個學生的進步。只有做到這樣,才能減輕學生的負擔,幫助這些小學生學好語文,提升學力,提高質量。
二、小學語文分層作業設計的方法策略
作為語文老師,應該以學生為本,確立新穎多樣、面向全體、學以致用的語文作業觀,樹立新的語文分層作業設計理念,主要的方法策略有以下幾點。
1.作業量分層
在中國的學校,有一種學習方法叫做“題海戰術”,顧名思義,它就是要求學生做很多的習題作業,以鞏固課堂上的知識。可是我們也發現,它的效果并不佳,并不是適用于所有學生,尤其是對于語文學習,它最后收到的可能是適得其反的效果。那么,掌握好作業量,就成為教師在給學生布置作業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比如,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以適當地減少他們的作業量。每節課的基礎練習是必需的,它是為了幫助學生扎實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可是老師設計的一些拓展性練習,學困生就可以自己選擇。教師將作業量分為不同的層次,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給予他們不同的作業量。例如,在人教版的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一課是《小橋流水人家》,這一課老師會布置很多作業:(1)背誦全文或者其中的某部分;(2)下節課聽寫本文的生詞;(3)畫一幅你心目中的“小橋流水人家”圖;(4)查閱資料,我國有哪些地方符合文章描述的內容;(5)如果是你,你會愿意在這樣的“小橋流水”處居家嗎?為什么?老師布置的這么多作業,確實都是為了鞏固學生課堂上學習的知識,但是,并非每個學生都能完成這些作業,老師可以要求所有學生都完成1、2、5三題基礎作業,而3、4兩題,如果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完成不了,可以適當地減少或者不做。這樣,作業數量少了,質量自然就高了,可以幫助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培養其自信心。
2.作業難度分層
雖然一個班所有的學生都是同一個老師所教,可是由于各種原因,他們對語文的學習能力不盡相同。針對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有差異的客觀事實,應該重視找準每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他們確定相應的目標,設計難易有別的作業。將作業難度進行分層,根據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不同,有針對性地布置作業,這樣更有利于所有學生的共同進步。例如,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教材中有一課是《和時間賽跑》,在學習這一課后,老師布置了以下作業:(1)摘抄有關珍惜時間的好詞佳句;(2)下節課上課時講述一個關于珍
惜時間的小故事;(3)寫一篇小短文,表達一下自己關于珍惜時間的感悟。讓學生自由選擇,并根據他們的自身水平確定為基礎、發展、創造三級目標,要求一般學生能實現基礎目標,努力完成發展目標;基礎較好的學生,就要努力完成創造目標。這樣一來,所有的學生都能較好地完成作業,能促使他們的語文能力得到有效
發展。
3.完成作業的時間分層
語文教學中,必須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學生由于語文學習能力的不同,完成作業的質量和效率也就不一樣,將學生完成作業的時間分層,才能保障后進生也可以很好地完成作業。例如,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一課是詩歌《白樺》,老師會要求學生背誦這一課,上完課后,有些基礎好、記憶力好的學生,可能當堂課就會背熟,而有些學生則無法做到。這時,對于那些課堂上背不熟的學生,老師可以允許他們回家繼續背,直到熟練為止。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后進生完成作業的質量,使之扎實鞏固所學知識,形成良性循環。
三、小學語文分層作業設計的注意事項
小學語文設計分層作業,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把握好范圍,需要根據小學生身心特點及個性特點,遵循教學規律來設計,使語文作業趣味化、藝術化、生活化、個性化、科學化,從而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美國學者卡爾羅說過:“如果提供足夠的學習機會,再具備合適的學習材料,那么,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有可能達到既定的目標。”每個學生都存在著兩種發展水平:一是現有水平;二是潛在水平,老師設計分層作業只有從這兩種水平的個體差異出發,把最近發展區轉化為現有發展水平,并不斷創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發展區,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真正讓作業實現其價值。例如,人教版的小學語文教材會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針對這一課,老師會布置相應作業,比如:(1)為什么作者要將這個故事的背景設為圣誕節?(2)賣火柴的小女孩最終悲慘地死去,第二天人們發現了她的尸體,這時候可能會發生什么事?(3)你想對賣火柴的小女孩說點什么?這三題作業,分層設計,都沒有標準答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小學生也有自己的想法,因為每個人掌握的知識不一樣,看待事物的眼光不同,設計這樣的作業,遵循教學規律,讓學生能真正暢所欲言,形成自己的思維方法,有利于他們的語文學習。
小學語文設計分層作業,要提供適合于學生的作業形式與內
容,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愿意去主動學習,培養其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讓不同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能得到提高。肖川博士說過:“作業是教師精心準備的、送給孩子的禮物,它為孩子綜合運用知識、發展和表現個人天賦提供機會,使教學的影響延續到全部的生活之中。”分層作業,它讓所有學生的個性和特長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是老師送給學生的適合他們“口味”、有利于他們發展的精美“禮物”。
參考文獻:
[1]江竹鳳.談小學語文分層作業設計[J].新語文學習:教師版,2011(03).
[2]趙義.小學生作業設計淺談[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09(08).
[3]王瑩瑩.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和教法初探[J].安徽教育,2009(07).
(作者單位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沙城二小)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