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
摘 要: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多媒體逐漸成為課堂教學的最為主要的輔助手段,這是由于多媒體教學課件有著自己的客觀優勢,但在運用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因經,教師要對小學數學課堂中運用多媒體教學進行研究。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小學數學教學;整合分析
多媒體教學又稱計算機輔助教學,其核心就是將現代教育技術融入到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中去,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用于多媒體課件制作,以此充實教學容量和豐富教學內容。在現實課堂教學中,如何充分利用教育技術為數學課堂服務,發揮其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優勢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深思考的重要課題。
一、數學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1)直觀形象。數學內容是抽象的,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該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講得直觀形象,并且要講得生動,讓學生所喜愛。傳統的教學手段不能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地表達出來,而多媒體技術卻能很好地解決由抽象到直觀這一問題,通過多媒體教學,學生能夠直觀地感知事物內在的本質。例如在教學“圓柱的體積”一課時,學生很難想象將一個圓柱剪拼成一個長方體,把圓柱平均分成的份數越多,則拼成的圖形越接近長方體。如果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去剪的話,就很有難度。首先是不好剪,很容易剪偏了使得不能平均分。其次是即使能夠平均分,拼起來的圖形很難想象是一個長方體,因為動手操作很難將一個圓柱分成若干分。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只要利用Flash軟件演示,就能將圓柱分成n份,n越大,形狀就越能接近長方體。在動態的演示中,將抽象的問題變成了直觀形象,學生的認識也得到了一次質的飛越。
(2)圖文并茂。傳統的教學,形式比較單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容易被調動起來。多媒體整合了圖形和音像等多種元素,可以給學生視覺和聽覺的雙重刺激,可以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把抽象的事物直觀化,容易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產生常規教學法無法達到的綜合效果。
(3)操作便捷。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在黑板上花大量的時間,因為其幾乎要把上課要講的練習題都書寫在黑板上,這樣的教學會浪費掉寶貴的教學時間,尤其花大量的板書時間,還不如讓學生自己多講一點。然而多媒體教學就填補了這個空缺,減少了教師大量書寫的時間,而且為教師贏得了充分的教學時間,使得教師40分鐘的時間都用于教學,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數學多媒體教學的弊端
從教師角度而言:首先,在進行多媒體教學時,由于課件是提前制作好的,而課堂的生成是隨機的,若課堂的生成不在教師的預設之內,部分年輕的教師會控制不住課堂的氣氛,從而影響教學。第二,在進行多媒體教學時,教師既要控制多媒體,又要組織教學,可能在關注學生身上的時間會比傳統的教學少,從而削弱了師生之間交流的時間。第三,教師要懂一點簡單的媒體制作知識,例如怎樣制作PPT、如何處理圖片等,這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制作。
從學生角度而言:首先,在多媒體教學中,課件所呈現的容量可能要比傳統教學要多,而教師的教學節奏可能也比傳統教學要快,以至于學生的思考時間比往常要少些。其次,較多的使用多媒體,雖然知識變得較為直觀,學生更易理解,但降低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不易理解一些教材所呈圖表的本質內涵。第三,多媒體教學是一種模式化定向式的教學,課件所呈現的內容都是事先設計好的,可能會影響著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三、多媒體教學的有效策略
(1)正確定位多媒體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事實上只是課堂教學中的配角,它起著輔助教學的作用。所以,教師要正確定位多媒體教學的手段,在數學教學中應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的特征而選擇適當的教學手段,實現教學的最優化。
(2)多媒體教學要適度、適時。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講究一個度字,多媒體教學也不例外。在進行多媒體教學時,也需要一個度,教師每節課的教學容量不能太大,要一切以學生掌握知識為前提,不能盲目追求課堂容量大、題型全,因為大規模的套題會使學生毫無喘息的機會。另外,在多媒體教學時要適時,不能一味地用它,要做到該出手的時候出手。例如在學生的認知發生沖突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幫其解決,或是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使用多媒體教學,這樣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制作的課件要適合教學對象。數學是一種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的本質。在數學教學的多媒體演示中,漂亮的背景、夸張的動畫、震撼的效果有可能產生喧賓奪主的作用,因此好的課件一定要適合教學的對象。
參考文獻:
[1]李大為.芻議多媒體與數學教學的整合[J].江蘇教育學院學
報,2004(11).
[2]齊月娥.淺談多媒體與數學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08(7).
[3]丁成明.談多媒體在數學教學應用中應遵循的原則[J].中小
學教學研究,2001(3).
[4]鄧玉清.對多媒體教學課件設計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學院
學報,2010(2).
(浙江省樂清市淡溪鎮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