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華 汪聰 朱周燕
摘 要:伴隨國內建筑業的高速發展外加國外建筑企業的加入,我國建筑業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文章首先通過對我國建筑業的現狀和發展進行研究,得出應對建筑業產業組織結構進行調整的方法,最后根據核心競爭力的基本特征,針對在建筑企業如何提高核心競爭力提出了可以借鑒的建議和改進措施。
關鍵詞:建筑業;核心競爭力;評價指標;評價體系
1 建筑業核心競爭力的基本理論
企業核心競爭能力構成要素是在企業是市場經營主體的前提下,企業本身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包括一下兩點:
1.1 企業發展戰略的確立。企業發展中的發展戰略是一個企業的目標和方向,確定了總體目標,就有了企業自身能力的評估和將來發展方向的選擇,科學的分析與預測才能對企業的將來有所幫助,從而才能確定企業發展的最終目標。
1.2 管理機制的制定。發展戰略確立以后,要實現戰略目標,尤其對企業在我國處于經濟制度的根本轉變過程中,有效的管理機制是一個首要的解決的問題,具體來說就是要制度創新。要建立適應客觀規律環境的管理機構和法人治理體制。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要從自身的實際和自身所處的客觀環境的實踐出發,即便是通過需要學習和借鑒,也不能照搬照抄,把別人的東西完全的搬到自己的企業來,因為即便是別人很好的東西,由于自身情況不同,很大程度上會出現水土不服的可能。因而制度的創新才尤為關鍵!
2 建筑業核心競爭力指標體系的研究
2.1 建筑業核心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建筑企業為了適應市場的變化,必須要滿足不同的客戶需求,在這種過程中不斷改進,充分調動企業內部的各種資源,同時吸收外部資源的優勢,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因此,要找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核心并加以培育,對于確立建筑企業的市場地位和競爭實力,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2.2 建筑業核心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思路。論文以識別出的核心競爭力構成要素作為評價指標體系的準則層,即一級指標后,再按照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原則,本文根據建筑行業的特點,借鑒國內外相關的資料,來設計一個有關核心競爭力的評價指標。對于各個指標的選取,要遵循可操作性可測評性的原則,先選出最終對企業效益起作用的若干要素,如企業對市場的掌控能力、企業的工程項目管理能力、融資能力、財務狀況、企業和外圍單位的關系、企業對新技術的態度、企業人力資源素質高低、該企業文化是為員工和社會認知度、企業風險能力等然后進行分門別類。最終目的是可以通過指標的改進,來提升本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3 建筑業核心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通過上文的分析,將各構成要素的有機融合和相互作用后形成了建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體系,其層次結構如下:(1)社會公眾對企業的認知度。該層次是企業的外在表現,是公眾能夠憑借企業核心競爭力外在表現的某種優勢的直觀反映,如企業在工程項目管理過程中具備的能力高低、市場運作能力、是否具有特色、資金是否充足等,即:外行看到的“熱鬧”。(2)建筑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中間平臺。中間平臺為建筑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起到支撐作用,發揮“平臺效應”。包括能否獨立研發新技術、能否抵御風險經營管理好企業、能否吸引人才人力資源素質高低等。(3)建筑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內部核心。內部核心層主要指企業自身的文化,能幫助形成建筑企業核心競爭力,即內行看到的“門道”。有了企業文化,全體成員就有共同遵守的價值觀念,并且能以此指導自己的行為,它能夠引導員工的正確判斷自己的行為,通過引導全體員工的行為,培養好的工作習慣,使全體員工的行為符合企業需求,減少矛盾和摩擦的產生,它是企業的靈魂,能為企業帶來生命,是在長期的經營中,企業慢慢地積累下來才能形成的。
3 提升建筑業核心競爭力主要因素
建筑業核心競爭力體系包含了以社會公眾對企業的認知度、建筑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中間平臺、建筑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內部核心內涵的內部核心等三大要素,每一要素又有若干具體指標,這些指標對于企業核心競爭力又起著大大小小的作用,那么該從哪里著手,如何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呢?針對上述關于建筑業核心競爭力的研究,聯系本人的工作實踐,本文針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提出如下策略。
3.1 重視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研究,創建學習型組織。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養過程就是一個知識積累并發酵的過程,然后又通過知識來創新、轉移并發揮其功效。這就要求企業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能通過自身的學習需求,調動企業積極性,激發企業創造出其他企業無法模仿的特色,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永葆活力。
3.2 高度重視內部核心的建設。評價體系的內部核心是企業文化。建筑企業有很多實際困難,如施工場地不集中、人員不固定、難以完成協作的要求等,要解決這些困難建筑企業要通過建立先進的企業文化,增強企業的凝聚力。企業和員工要有共同的經營理念、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把整個企業在共同的追求的緊密聯系下形成一個有戰斗力的組織。
3.3 加強建筑企業信息化建設。在企業施工時,有很多項目是同時進行的、涉及的地域也比較廣,還有監理、設計等其他部門的參與,尤其是建設面積比較大的時候,必然會投入更多的管理人員,造成管理層級的增加,由此會帶來管理成本增加、反饋速度慢、相互推諉、資源浪費或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等問題。必須要將建筑企業需要的各種信息匯總到一個平臺并進行整合,建立一種高效、及時的扁平化的管理體系。
3.4 學會借力。借力的方式很多,組建戰略聯盟是其中一種,建筑企業為了具備較強的核心競爭力,必須采用多種手段,要相互開展各種形式的合作,進行深層次的合作,通過組成這種戰略聯盟,實現資源共享,相互彌補不足,從而達到共贏的目的。其他的借力手段還有借用人才等等。
4 核心競爭力培育注意事項
建筑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是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耐心、細心和恒心,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公司內部從上到下的全體成員應該對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性形成一致看法,應該把此項項戰略性的工作來抓。(2)在培育核心競爭力的工作過程中,應該有專門負責人,此人應該是穩定的有權威的高層領導。(3)要有堅定的信心構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過程中,會有很多困難,負責人要有信心、有耐心,開動腦筋,想辦法克服困難,堅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一定會達到目標。(4)培養核心競爭力需要有充足的資金,要把這項投入看出戰略性投資,而不能僅僅看是否帶來盈利,用衡量投資的眼觀來對待這筆資金。(5)處理好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與開展其他業務工作的矛盾。由于這項工作是個長期的工作,要有專人開展一段時間,而且是個破舊立新的過程,并且不會立刻產生效益,所以會和其他人員、其他工作有沖突,忽視核心競爭力培育,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產生,需要建立新的中長期考核目標,重點對能力進行評價,而不能只看眼前是否產生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薄湘平,易銀飛.國內外企業競爭力研究綜述[J].商業研究,2007 (12):11-14.
[2] 瞿艷平.博士學位論文集[C].西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 123-125.
作者簡介:楊春華,女,上海城市管理職業技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