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雙
摘 要: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健康的價值觀的形成不僅關系到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長,更關系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青少年是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好奇心強、自制力差,易受外界的影響,因此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工作需要個人、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四個方面形成合力,共同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貢獻力量。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科學內涵;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09-0283-02
價值觀是一個人價值目標和價值標準的總和,價值觀決定了人行為的心理基礎。隨著經濟社會全球化的深入影響,多元的文化和價值觀對人們的影響日益加深,青少年時期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所以培育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崇高的價值觀不僅是教育工作者的重任,更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在情況嚴峻的形勢下,樹立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工作變得十分重要。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也是“興國之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因此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然而,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學術界尚未達成統一共識[1]。徐國民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人們對社會主義最根本、最核心的觀點和看法,貫穿于社會主義的學說、運動、制度和形態之中,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價值驅使和內在要求,是一個相對穩定的概念[2]。畢孟琴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社會對人類未來社會價值的基本看法和總體要求[3]。田海艦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指那些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居于統治地位、起指導作用、能從最深層次科學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這一問題,并在馬克思理論體系中占據核心地位的價值理念[4]。
綜合以上觀點,本研究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十分豐富的思想內涵,它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主題思想,以“以人為本”為起點和歸宿,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和靈魂,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基本道德準則,以“集體主義”為重要原則,以“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最終訴求,這六個方面相輔相成構成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在我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工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發揮著統帥作用,是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精神力量和強大動力。
二、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缺失的現狀
現在中國社會正處于急劇轉型時期,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環境方面都發生著劇烈而深刻的變化,面對著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新格局,人們的價值觀也隨之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青少年是祖國發展的未來、民族進步的希望,青少年時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所以,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如何引導青少年平穩過渡這一關鍵時期,并且幫助他們樹立健康的價值觀是一項艱巨的社會任務。但青少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展不均衡,這種發展的不均衡主要表現為不同個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展的年齡分布不平衡、相同年齡不同個體間發展的也不平衡,甚者存在部分青少年有一些不良的傾向。產生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理想信念的迷失與淡漠
科學的、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它將激發人們的積極性、創造力,鼓舞人們的斗志,振奮人們的精神[5]。盲目的、低級的理想信念則是成才道路上的絆腳石。形成正確的、崇高的理想信念對當今的青少年來說尤為重要,因此,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崇高的理想信念,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幫助他們走向成才之路的關鍵環節。
(二)價值取向的扭曲與顛倒
伴隨經濟全球化的步伐,人們的思想也日益受到多元化價值觀的影響而趨向復雜。西方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大肆入侵,使得原本勤勞致富、艱苦奮斗的優良品質逐漸被丟棄,相反的是拜金主義、貪圖享樂、唯利是圖、浪費揮霍等不良思想,混淆了是與非,美與丑的標準[6]。
(三)道德素質的滑坡與匱乏
近些年,青少年不尊敬父母、師長的情況屢見不鮮,更有甚者步入歧途,犯下罪行;還有一些青少年在公共場所亂寫亂畫、破壞公物、在禁煙場所肆意吸煙等破壞公共環境的行為更是司空見慣;還有不少青少年犯下偷盜、傷害他人等罪行,近幾年來,青少年的犯罪率居高不下,并呈現上升的趨勢[7]。這些現象都表明,青少年道德素質的滑坡和匱乏。
(四)榮辱觀念的偏差與錯位
我們在青少年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建設培育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對于這些存在的問題我們更不要忽視。第一,青少年的榮辱觀培養呈現重大節、輕小節的狀況,第二,對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認識與實踐的不平衡;第三,對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行為評價缺乏統一標準。
(五)責任意識的缺失與逃避
由于受到社會大環境中不良風氣的影響,不少青少年不懂感恩,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意識淡薄,這都不利于培育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都表現在:在家缺乏孝心;對社會缺乏良心,對自然缺乏愛心[8]。
三、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缺失的原因分析
當代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缺失現象不是個案,也有其形成的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家庭教育走向誤區,具體表現在:一是學習成績至上,家長忽視對青少年的品德教育;二是部分家長或心靈施暴、或過分溺愛,走入完全兩個極端;三是過高期望,家長不能夠從青少年的實際出發;四是部分家長只顧“言教”,忽視律己,做出錯誤引導。這些誤區雖然體現出家長對子女無限的愛,但是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極為有害的,嚴重阻礙了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進程。青少年犯罪率的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上是家庭環境造成的,因此,家庭教育的質量應該成為整個社會深刻反思的問題。
其次是學校教育重智輕德[9],具體表現在:一是知行脫節,忽視社會實踐;二是教師的職稱評定和業務考核內容不合理;三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定標準過于單一;四是學校缺乏德育的環境和氛圍。學校教育是樹立青少年社會主義價值觀形成的主戰場,學校教育的偏差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形成產生嚴重的影響。
再次是公共傳媒存在誤導,具體表現在:一是劣質影視作品泛濫;二是一些網絡游戲內容低俗;三是手機新媒體傳播失范。公共傳媒一方面開拓了青少年的視野,提高了他們獲取信息的效率;與此同時,它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小覷,大量的信息洪流流入青少年的大腦,沖擊著他們的價值觀,如果家長和學校引導不善,它將會阻礙青少年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培育工作。
最后是青少年自身缺乏自覺性,具體表現在:一是處于心智半成熟階段,辨別是非能力差[10];二是精神空虛、浮躁,對學習無明確目標和追求;三是自我意識太強,集體意識減弱;四是理論脫離實踐,缺乏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五是意志品質薄弱,缺乏自主自控能力。青少年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正處在青春期,青春期的他們充滿著朝氣、積極進取、富有好奇心、富于創新精神、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但是受到他們自身生理和心理上不成熟的影響,再加上對外界刺激的無抵抗性,因此,在他們樹立人生觀的過程中存在著問題。
四、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的重要性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由此,培養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關系著少年能否健康成長;第二關系著黨和國家的前途與命運;第三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基礎和前提;第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青少年是能否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決定者,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力軍,他們肩負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責任,可謂任重而道遠。因此,青少年,能否以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指導,自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系著能否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五、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有效途徑
培養當代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是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培養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需要理論指導,更加需要實踐的支持。這就需要對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缺失現狀進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找到最為有效的培養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
第一,家長必須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的修養,走出長期以來形成的教育誤區。應具體做到:家長應該從重智輕德的誤區中走出來,從各個方面關愛青少年,讓他們能夠成人,成才;根據青少年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因齡施教;充分尊重個體,能做到因材施教,巧引善導,努力追求青少年全方位的合理化發展;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能夠以身作則;除此之外,家庭教育現狀的改善也需要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與積極配合。黨和政府需要積極建設家庭教育這項民心工程,高度重視家庭教育的基礎性作用,關心并支持家庭教育的改革,從而幫助和配合家長搞好樹立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工作。
第二,學校應該努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同時深入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應該具體做到以下幾點:教育工作者應當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相結合[11];教育工作者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校園文化建設有機結合;此外,學校教育還應該有黨和政府的高度配合和支持,近幾年來,黨和政府著重改善學校里的教育,依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從實際出發,結合青少年成長的特點,因地制宜地展開有成效的教育活動,做好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工作:一是黨和政府要積極配合學校深入開展關于新時代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活動。二是黨和政府要依托和協調有關部門,因地制宜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多辦實事。
第三,公共傳媒應建立全方位、立體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體系,具體應做到:一是公共傳媒要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堅持弘揚主旋律;二是公共傳媒要凈化網絡環境,發展健康有益的網絡文化;三是公眾媒體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影視劇作品中;四是積極開發綠色網絡游戲避免青少年被不良信息污染;五是努力開辟引導青少年積極向上的新陣地;六是充分利用公益廣告來帶動青少年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第四,青少年應努力實現自我提高、自我發展、自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應做到:一是全面學習,提高自我學習能力,提高自身素質,加強自我修養;首先,青少年要加強政治理論的學習,提高政治素養,其次,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樹立科學的法制觀;二是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增強自身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
六、結論
綜上所述,培育當代青少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系到億萬家庭的切身利益,是一項民心工程;同時也關系著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來,更是一項希望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培養當代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也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基礎性作用,重視學校教育的關鍵性作用更要聯合社會,發揮其全局作用;三種力量會聚一起,齊抓共管,形成全方位、立體式的教育網絡,共同助力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工作。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田海艦,鄒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論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張進輔.論青年價值觀的形成與引導[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
[6]甘春暉.社會主轉型期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問題探析[D].貴陽貴州大學,2007(2).
[7]孫志強.當代青少年核心價值觀缺失現象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0(11).
[8]劉衛華,李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下的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6).
[9]胡霞露.中國傳統道德教育對現代青少年教育的啟示——教育工作者的反思[J].中國教科創新導刊,2009(29).
[10]王征.當前我國青少年主流價值觀的建構[J].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18).
[11]朱琳.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展特點與教育對策的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