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忠臣 金東日
摘 要:一節有效甚至高效的課堂教學的要求是,教師要在教學之前弄清教學內容的類型和此部分的目標要求,并在此基礎之上設計出合適的教學策略。化學知識依據認知心理學的方法可劃分為:程序性知識、陳述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不同類型知識的學習,其教學目標不同,那么教學策略也應該有些差異。將針對化學學習中陳述性知識的教學策略進行淺顯的討論。
關鍵詞:化學學習;陳述性知識;教學策略
陳述性知識是學生形成創造力和提高解決問題能力的前提,學生只有掌握陳述性知識,并且形成一定的知識脈絡,才能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從而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
一、化學陳述性知識
陳述性知識,又稱“描述性知識”,是依據現代認知心理學的看法對知識劃分的三種類型之一,它主要指的是學生有意識地提取線索,并且能直接加以回憶和陳述出來的知識,其主要是用來說明事物的特征和性質、狀態,進而用于辨別和區別事物,通常是以事實陳述或命題的形式的方式進行呈現。而化學陳述性知識也就是能反映出物質的本質屬性及其變化的內在規律,是有關化學方面的事實、概念和原理性知識[1]。例如,“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叫做分解反應”“氮氣不可支持燃燒”等等。
化學陳述性知識可分為:
1.關于化學符號和名稱的知識
這類知識是對化學現象的高度概括和對本質抽象提取,如化學式、元素符號、原子結構示意圖、化合價、化學方程式、物質名稱以及化學儀器等等。它們都是化學學科中特有的語言,也是化學學習過程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學習工具。
2.簡單命題性或事實性的知識
這類知識是其他分支化學學習的必備基礎,如化學中的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的結構性質、物質制備以及用途等。它是學生學習其他分支化學知識的根基,常被稱作“真正意義上的化學”。
3.有意義的命題組合知識。
這類知識一般指的是反映物質及變化屬性和內在規律的化學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如,化學平衡、有機化學、物質結構等理論性知識。它能夠加深學生對化學現象本質的理解,促使學生對事實性知識的掌握和進一步的對化學知識轉移。
二、化學陳述性知識的教學策略
化學陳述性知識比較直觀具體,理解起來算是比較容易,但由于知識點零散難整理。那么,為了引起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教學策略,讓學生去理解掌握,進而對此進行提取、加工以便形成適合自己高效的學習策略。
1.趣味記憶策略
隨著新一輪的教育改革深入,素質教育的推進,以前陳舊而老化的教育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教育的開展,于是趣味教學策略脫穎而出。這種教學方法比傳統的教法更能點燃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致使神經興奮,喚起學生學習的動機,并能夠給學生創造一個最佳的記憶心理狀態[2]。因此,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可以將一些抽象化和比較難于記憶的知識趣味化,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記憶。
案例一:原子的結構
九年級上冊《原子的結構》教學中一般的教師都是通過陳述的方式來講授原子分為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核外電子圍繞原子核做高速運動。那么,如果教師可以趣味地將原子核比擬為一個懸于半空的圓球狀的奶油蛋糕,將核外電子比擬為蒼蠅,蒼蠅聞到甜味兒會圍繞蛋糕周圍做無規則運動,類似于原子的結構以及電子和原子核的關系。
案例一中原子的結構這部分屬于微觀抽象性知識,而初中學生的思維還停留在對宏觀知識認識的層面上,利用這樣一個趣味的比擬可以使學生從微觀認識提升到宏觀上來,不但能活躍課堂的氣氛,而且易于理解并形成長時記憶。
2.比較記憶策略
比較是用來確定現象異同的一種特定的思維過程。比較法是對一些有聯系的知識或是相同、相似、對立知識學習的有效方法。通過對某些相同或相似且容易混淆的知識進行整理和對比,找出它們所具有的共同點和不同點,使學生能夠清晰的記憶,避免混亂[3]。比較記憶策略一般通過劃線圖或者列表的形式呈現。
案例二: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的性質比較
案例二中通過表格的形式把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相類似的性質進行了比較、分析,并且掌握了它們之間的異同點,在看似相同的部分找出其中的不同點,在看似不同的部分尋找其中的共性,使得兩種易混淆的化合物更好地相互區分和結合,并通過表格形式呈現出來,直觀明了。類似如此易混淆的化學知識還有很多,教師都可以應用比較記憶的策略進行講解。
3.知識結構化策略
知識結構化是根據一定的線索把某些凌亂的、孤立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從而形成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建立成一個系統化、結構化的知識脈絡網。化學知識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知識點比較零散復雜,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除了對各個知識點之間聯系的講解之外,更應該注重的是要有意識地將零散的知識結構化、系統化,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清晰而有序的知識庫,方便使用時能夠有效的檢索。另外,學生自己也應該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建構[4]。常見的知識結構化策略包括網絡圖表、列提綱等。
案例三中的“鋁三角”結構示意圖將Al3+、AlO2-、Al(OH)3三種粒子之間的反應關系通過結構圖的方法展現出來,使學生一目了然,從而更清楚地把它們復雜的關系系統化,便于記憶。這樣的知識結構化策略能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個直觀的記憶圖,提高他們對問題解決的效率和能力。
4.多感官協同記憶策略
心理學的研究顯示,在接受來自于外界的信息時,由于感覺器官參與的不同將會引起記憶的保持率也不相同。在學習中參與的感官越多,對信息的記憶就會越牢固,如果單純的只有一種感官進行參與,那么這段知識就很不容易形成長時記憶。在學習中同時動手、動腦、動口、動筆、動眼多感官協同記憶策略就能較高效地提升學生的記憶能力,并能滿足不同學生對學習方式的不同需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充分發揮其擅長的方式,從而收獲最佳的效果。
案例四: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教師預先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氣體,請學生仔細觀察并歸納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視覺:無色氣體)。找學生聞一下它的氣味,并描述氣味(嗅覺:無味)。然后進行實驗:在托盤天平的兩端放入相同的紙杯各一只,并調節平衡。隨機找一名學生向其中的一側紙杯中倒入預先制備好的二氧化碳氣體(動覺),發現天平向倒有二氧化碳的一側傾斜,請學生進一步思考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視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接著向裝滿二氧化碳氣體的塑料瓶中倒入一些水,旋緊瓶塞并振蕩,發現塑料瓶癟了,這又說明了什么問題(視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案例四中通過視覺的感官知道了二氧化碳的狀態、密度、溶解度、顏色,通過嗅覺的感官知道了二氧化碳的氣味,通過動覺體會到了實驗過程,這種學習方式實現了手、腦、口、鼻并用的多感官協同學習模式,將觀察、思考、實驗有機地聯系起來探究了物質的本質。利用這種方法獲得的知識比較深刻、鮮活,并且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5.歌訣、諧音策略
歌訣、諧音策略指的是把學習的化學知識編成易于記憶的順口溜、口訣,進而將零碎的、難于記憶的化學知識整合化,成為一個整體。而利用諧音策略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產生興趣,這樣記起來就不會有抵觸的心理障礙[4]。
案例五:元素的化合價規律
在初中學習“化學中元素的化合價”時,教師會將各種元素的化合價編譯成順口溜來記憶:一價氫氯鉀鈉銀,二價氧鈣鋇鎂鋅;三鋁四硅五價磷,二三鐵,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齊全,銅汞二價最常見。
元素化合價在初中學習的最開始階段都屬于機械性記憶的知識,很不容易準確記憶,案例五中的教師采用了順口溜的方法記憶,引起學生的興趣,并能夠形成清晰的記憶,達到了一種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六:氧氣的制取
在加熱高錳酸鉀或氯酸鉀與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實驗中,其實驗步驟為:(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2)裝入預先準備的實驗藥品,用帶導管的單孔橡皮塞塞緊試管;(3)將試管固定在鐵架上;(4)點燃酒精燈,加熱試管;(5)當看見導管中有連續均勻的氣泡冒出時開始收集;(6)收集完畢,首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再取走試管;(7)熄滅酒精燈。這些步驟可以概括為:查、裝、定、點、收、離、熄。用諧音記憶簡便為:茶、莊、定、點、收、利、息。
對于初中的學生來說,機械地單純的背誦,不僅會記不牢,還會發生混淆。由此教師采用了諧音的方法,使復雜的操作步驟變得簡單易懂、易記,而且還增加了趣味性,方便學生記憶。
化學陳述性知識是作為化學策略性知識、化學程序性知識和發展學生智力的一個良好基礎,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應該更加恰當、合理、準確地運用其相應的教學策略,以便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對陳述性知識的掌握、運用以及牢固的記憶[5]。
參考文獻:
[1]黃梅.化學陳述性知識的教學邏輯與教學策略[J].中國化學教學參考,2012(07).
[2]李振建.淺談趣味教學法在中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河南農業,2008(12).
[3]楊玉東.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的教學策略[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12(07).
[4]張章錄.化學陳述性知識教學策略探析[J].課程與教學研究,2013(06).
[5]刑茜.淺議語文陳述性知識教學策略[J].鐵道師院學報,1999(04).
(作者單位 吉林省延吉市公園路延邊大學)
案例四: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教師預先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氣體,請學生仔細觀察并歸納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視覺:無色氣體)。找學生聞一下它的氣味,并描述氣味(嗅覺:無味)。然后進行實驗:在托盤天平的兩端放入相同的紙杯各一只,并調節平衡。隨機找一名學生向其中的一側紙杯中倒入預先制備好的二氧化碳氣體(動覺),發現天平向倒有二氧化碳的一側傾斜,請學生進一步思考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視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接著向裝滿二氧化碳氣體的塑料瓶中倒入一些水,旋緊瓶塞并振蕩,發現塑料瓶癟了,這又說明了什么問題(視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案例四中通過視覺的感官知道了二氧化碳的狀態、密度、溶解度、顏色,通過嗅覺的感官知道了二氧化碳的氣味,通過動覺體會到了實驗過程,這種學習方式實現了手、腦、口、鼻并用的多感官協同學習模式,將觀察、思考、實驗有機地聯系起來探究了物質的本質。利用這種方法獲得的知識比較深刻、鮮活,并且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5.歌訣、諧音策略
歌訣、諧音策略指的是把學習的化學知識編成易于記憶的順口溜、口訣,進而將零碎的、難于記憶的化學知識整合化,成為一個整體。而利用諧音策略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產生興趣,這樣記起來就不會有抵觸的心理障礙[4]。
案例五:元素的化合價規律
在初中學習“化學中元素的化合價”時,教師會將各種元素的化合價編譯成順口溜來記憶:一價氫氯鉀鈉銀,二價氧鈣鋇鎂鋅;三鋁四硅五價磷,二三鐵,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齊全,銅汞二價最常見。
元素化合價在初中學習的最開始階段都屬于機械性記憶的知識,很不容易準確記憶,案例五中的教師采用了順口溜的方法記憶,引起學生的興趣,并能夠形成清晰的記憶,達到了一種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六:氧氣的制取
在加熱高錳酸鉀或氯酸鉀與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實驗中,其實驗步驟為:(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2)裝入預先準備的實驗藥品,用帶導管的單孔橡皮塞塞緊試管;(3)將試管固定在鐵架上;(4)點燃酒精燈,加熱試管;(5)當看見導管中有連續均勻的氣泡冒出時開始收集;(6)收集完畢,首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再取走試管;(7)熄滅酒精燈。這些步驟可以概括為:查、裝、定、點、收、離、熄。用諧音記憶簡便為:茶、莊、定、點、收、利、息。
對于初中的學生來說,機械地單純的背誦,不僅會記不牢,還會發生混淆。由此教師采用了諧音的方法,使復雜的操作步驟變得簡單易懂、易記,而且還增加了趣味性,方便學生記憶。
化學陳述性知識是作為化學策略性知識、化學程序性知識和發展學生智力的一個良好基礎,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應該更加恰當、合理、準確地運用其相應的教學策略,以便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對陳述性知識的掌握、運用以及牢固的記憶[5]。
參考文獻:
[1]黃梅.化學陳述性知識的教學邏輯與教學策略[J].中國化學教學參考,2012(07).
[2]李振建.淺談趣味教學法在中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河南農業,2008(12).
[3]楊玉東.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的教學策略[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12(07).
[4]張章錄.化學陳述性知識教學策略探析[J].課程與教學研究,2013(06).
[5]刑茜.淺議語文陳述性知識教學策略[J].鐵道師院學報,1999(04).
(作者單位 吉林省延吉市公園路延邊大學)
案例四: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教師預先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氣體,請學生仔細觀察并歸納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視覺:無色氣體)。找學生聞一下它的氣味,并描述氣味(嗅覺:無味)。然后進行實驗:在托盤天平的兩端放入相同的紙杯各一只,并調節平衡。隨機找一名學生向其中的一側紙杯中倒入預先制備好的二氧化碳氣體(動覺),發現天平向倒有二氧化碳的一側傾斜,請學生進一步思考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視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接著向裝滿二氧化碳氣體的塑料瓶中倒入一些水,旋緊瓶塞并振蕩,發現塑料瓶癟了,這又說明了什么問題(視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案例四中通過視覺的感官知道了二氧化碳的狀態、密度、溶解度、顏色,通過嗅覺的感官知道了二氧化碳的氣味,通過動覺體會到了實驗過程,這種學習方式實現了手、腦、口、鼻并用的多感官協同學習模式,將觀察、思考、實驗有機地聯系起來探究了物質的本質。利用這種方法獲得的知識比較深刻、鮮活,并且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5.歌訣、諧音策略
歌訣、諧音策略指的是把學習的化學知識編成易于記憶的順口溜、口訣,進而將零碎的、難于記憶的化學知識整合化,成為一個整體。而利用諧音策略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產生興趣,這樣記起來就不會有抵觸的心理障礙[4]。
案例五:元素的化合價規律
在初中學習“化學中元素的化合價”時,教師會將各種元素的化合價編譯成順口溜來記憶:一價氫氯鉀鈉銀,二價氧鈣鋇鎂鋅;三鋁四硅五價磷,二三鐵,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齊全,銅汞二價最常見。
元素化合價在初中學習的最開始階段都屬于機械性記憶的知識,很不容易準確記憶,案例五中的教師采用了順口溜的方法記憶,引起學生的興趣,并能夠形成清晰的記憶,達到了一種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六:氧氣的制取
在加熱高錳酸鉀或氯酸鉀與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實驗中,其實驗步驟為:(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2)裝入預先準備的實驗藥品,用帶導管的單孔橡皮塞塞緊試管;(3)將試管固定在鐵架上;(4)點燃酒精燈,加熱試管;(5)當看見導管中有連續均勻的氣泡冒出時開始收集;(6)收集完畢,首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再取走試管;(7)熄滅酒精燈。這些步驟可以概括為:查、裝、定、點、收、離、熄。用諧音記憶簡便為:茶、莊、定、點、收、利、息。
對于初中的學生來說,機械地單純的背誦,不僅會記不牢,還會發生混淆。由此教師采用了諧音的方法,使復雜的操作步驟變得簡單易懂、易記,而且還增加了趣味性,方便學生記憶。
化學陳述性知識是作為化學策略性知識、化學程序性知識和發展學生智力的一個良好基礎,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應該更加恰當、合理、準確地運用其相應的教學策略,以便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對陳述性知識的掌握、運用以及牢固的記憶[5]。
參考文獻:
[1]黃梅.化學陳述性知識的教學邏輯與教學策略[J].中國化學教學參考,2012(07).
[2]李振建.淺談趣味教學法在中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河南農業,2008(12).
[3]楊玉東.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的教學策略[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12(07).
[4]張章錄.化學陳述性知識教學策略探析[J].課程與教學研究,2013(06).
[5]刑茜.淺議語文陳述性知識教學策略[J].鐵道師院學報,1999(04).
(作者單位 吉林省延吉市公園路延邊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