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
摘 要: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擅用評價,真正關注學生的發展過程,教師的每一個語言、每一次評價,不再是高高在上對學生的判決,應該是與學生進行的平等的交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關注他們在學習中的變化和發展。學生課堂上的互相評價也是他們展開自主學習的過程。課堂評價是一堂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課堂評價;全面發展
新課程評價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強調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更關注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的發展潛能。淡化甄別和選拔功能,關注學生的發展需要,突出評價的激勵與調控功能,激發學生的內在發展動力,促進其不斷進步,實現自身價值。
評價是杠桿,具有導向作用。作為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擅用評價,真正關注學生的發展過程,結合文本及學生個體實際情況給予能促進學生發展的客觀、公正、有指導性建議的評價。教師的評價要準確定位,為了幫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閃光點,樹立學習的信心激發進一步學習的興趣而評價。充分發揮課堂評價的有效性,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評價內容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
一、評價要有一定的深度
1.真實評價
激勵性的評價可以激活課堂,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讓每一個學生都受益,促進他們的發展。但在教學中,往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會有很多多元的感受和獨特經驗,這些都是我們教師應該珍視的。教師除了要珍視學生多元感悟和獨特體驗外,還要注意教材內容的價值取向,要巧妙引導,委婉糾正,讓課堂成為學生高尚的精神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教師有意無意地為學生制造空間,往往會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引出許多精彩紛呈、標新立異的討論,使學生的個性擺脫層層束縛,得以恣意張揚,課堂也因此而顯得靈感迸發,詩意盎然。
2.適時評價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常常會出現一些意外情況,教師應及時捕捉這些片段,通過巧妙的評價處理課堂上的意外,往往會有意外收獲。記錄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富有創意的問題和獨特的見解,給予客觀公正評價的同時并把它作為期末測評的一個依據。
3.抓重點,重過程輕結果
課堂評價范圍很廣,只有抓住重點才能充分發揮它的有效性。不能僅一個“好”字做結論。課堂評價要重過程輕結果,透過現象看本質,抓住結果析過程。從過程分析中歸納思維的規律與方法。讓學生在過程評價中得到成功感和能力提升。
二、發揮好課堂評價的作用,教師還應做到以下幾點
1.提高自身素質,吃透教材,了解學生,為學生健康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教師要提高自身素養,培養“即興發揮”的評價能力。教師自身的素養直接關系到課堂評價的好壞,教師應積極主動地通過多方面學習和研究,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強化知識功底,提高能力素質,從而在評價中得心應手。在此基礎上,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吃透教材,了解學生,精心設計問題,合理地分析,才能正確對待課堂問答,并進行科學的反饋和藝術化的處理,為學生健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學會尊重、寬容學生
尊重學生的人格、權益,是對學生進行人本關愛的立足點。教師應承認學生的差異性,尊重學生的獨立性、個體性,與學生建立平等的人際關系。尤其對于語文來說,學生有自己不同的感悟,不同的理解,教師更不必把自己的意愿強加于學生。學生各有各的理解,一千個讀者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是正常的。老師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自尊、自信的個性品質,使學生愛思考、敢思考、會思考,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這樣才會真正去聆聽每個學生的心聲,了解每個學生的長處與不足,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教學中得到發展,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
在教學中,要寬容學生。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生的發展和成長中,正確看待學生的失誤和不足。尊重學生的個性經驗,幫助、激勵學生樹立自信、挖掘潛能,促進學生發展。例如,一名平時不敢回答問題的學生,突然舉起了手,老師高興地讓她發言,可是這位學生在站起來后,一緊張,什么都忘了。老師沒有批評她,而是鼓勵她說:“你能主動回答問題,非常好。盡管這一次沒回答好,我相信下一次你肯定能成功。”在隨后的提問中,老師多次通過目光暗示或鼓勵這名學生大膽發言,這位學生終于成功地回答了老師的問題,并贏得了同學們的掌聲。應該允許學生犯錯,讓學生在犯錯中汲取教訓,在犯錯中學會不犯錯,在犯錯中長大,才會真正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實踐已證明,對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個性的挫傷,不利于學生的發展,甚至會影響到他們終身的發展。
總之,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在教學中要堅持“育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教育理念,從學生長遠利益出發,不斷探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教學策略,而課堂評價又是一堂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課堂教學評價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恰當運用評價,成就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04.
(作者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市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