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伶
【摘 要】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是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重點,為此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通過深化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改革,對工程測量與監理專業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師團隊、實踐教學體系進行了建設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高職院校 工程測量與監理 專業建設 產業服務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圍繞國家“十二五”規劃的實施,以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為出發點,教育部、財政部決定2011年啟動“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能力”項目,中央財政投入專項資金,在全國獨立設置公辦高等職業學校中,首批支持1000個左右專業進行重點建設,我校工程測量與監理專業名列其中。
一、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建設基本思路
按照國家“十二五”規劃部署,圍繞現代農業、制造業發展重點方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和生活性服務業等重點領域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在全國獨立設置公辦高等職業學校中,教育部、財政部支持一批緊貼產業發展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社會認可度高、就業好的專業進行重點建設,投入專項資金,推動高等職業學校創新體制機制,加快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整體提升專業發展水平和服務能力,為國家現代產業體系建設輸送大批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二、改革舉措與保障措施
(一)以“行校企”合作理事會為平臺,深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
在學院產學研合作辦公室的組織協調下,與測繪、水利、建筑等共同成立合作委員會,形成行業指導、學院主體、企業融入的格局,提高本專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充分發揮“理事會”作用,優化辦學環境,通過各種渠道建立與行業企業以及社會各界的聯系,完善高效、科學的“行校企”合作辦學機制,為學院發展提供政策、人力、財力支持。依托平臺,共同開展專業建設,開發教學資源;共同培養雙師素質教師,打造專業教學團隊;共同建設實習實訓基地;共同加強校企社會服務能力建設;共同制定人才需求和培養方案;共同構建人才培養質量考評體系。
(二)破解校企合作時空障礙,深化專業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
職業教育已成為永川城市名片,職教基地資源富集,特色鮮明,在西部地區具有較強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共享“職教集團”資源,堅持校企合作,依據“崗位要求、工作過程”,共同設計課程體系,制定課程標準,開發實用教材,探索教學方法,加強課程建設,深化教學改革;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教學模式,與企業合作開發共享優質教學資源,聘請企業兼職教師在生產、工作現場直接開展專業教學,實現校企聯合教學;以項目導向,任務驅動貫穿教學過程始終,大力開展學生技能(設計、作品)競賽(展示)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潛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和創新能力。
(三)加強校企之間的深度合作,建設高效“雙師”結構教學團隊
依托“職教集團”,通過與測繪、水利、建筑行業企業廣泛開展校企合作項目,形成校企互動、共享共贏機制,增強校企之間的深度融合,使兼職教師參與專業課程建設、實訓基地建設,指導學生校外頂崗實習,完成專業課程教學任務。培養雙師素質教師,制定相關激勵政策,采取有效措施,鼓勵教師下企業,規定專任教師每年必須有兩個月以上時間在測繪及水利行業企業鍛煉,提高實踐操作能力和新技術應用能力。
(四)加強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強化實踐育人和職業素質培養
系統設計、實施生產性實訓和頂崗實習,探索建立“校中廠”“廠中?!钡刃问降膶嵺`教學基地,工程測量與監理專業實踐性強,專業化程度高,推動實踐教學改革十分必要;強化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企業提供設備、技術和師資,而學校提供場地和管理,校企聯合組織實訓,為校內實訓創建真實的崗位訓練、職場氛圍和企業文化,提前培養學生畢業走向工作崗位的適應性。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摸索、總結、開拓創新,制訂切實可行的改革計劃,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課程實踐教學的質量。
(五)探索中高職系統培養體系,實現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
引入行業、企業技術標準,圍繞工程測量與監理專業對應的崗位及其對應的能力要求,依托測繪、水利、建筑行業,聯合企業共建與職業崗位能力相適應的課程體系,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為載體,加強專業內涵與系統培養體系建設。通過對三校生和行業、企業的調研,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統培養的制度和形式,促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的協調發展。本專業充分利用學院教學資源和數字化網絡平臺,深入行業企業開展測量類技能培訓;建立和完善共享型網絡專業教學資源庫,開放網絡教學資源環境,滿足在崗職工自主學習需求,為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搭建公共平臺,破解在崗職工終身學習的時空障礙,實現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的對接。
三、結束語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提升工程測量與監理專業服務產業能力建設項目,立足測量行業,面向重慶直轄市及西部地區,以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為目標,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需求,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之路,創新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強課程體系、高水平師資隊伍、教學資源庫及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全面提升專業建設水平、條件裝備水準和產業服務能力,同時帶動工程類專業的建設與發展,并在西南地區高職院校相關專業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
【參考文獻】
[1]楊娟.高職院校政行校企深度合作辦學的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2(10).
[2]要永在.關于工程測量與監理專業建設的思考[J].中國水利,2012(12).
[3]陳彩軍. 高職測量技術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北京測繪,2010(1).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