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遠志
摘?要:聽是人們交流交往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學會傾聽,對提高學生的交往與交際能力,學會與人溝通至關重要,也是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基礎,同時,學生傾聽的能力也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展對學生傾聽習慣和傾聽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以此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課堂;教學;培養;傾聽;能力
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應更多地思考影響學生成長和發展的現實問題,以此作為教育教學的切入點,遠離假、大、空的長篇大論,尋求真、善、美、實的教育實踐?!皩P穆犞v”是傳統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基本要求和規范,也是學生學習能力與學習習慣的具體表現。有很多老師都慣用這個標準來要求學生,卻忽略了另一問題,就是怎樣“聽”的問題,怎樣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聽”的能力的訓練和培養,這就應讓學生學會傾聽。因為,傾聽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我常常從培養學生傾聽入手,讓他們的健全人格與學習能力在課堂中得到同步發展和提升。
1.傾聽是學會交往的基本方式
“傾聽”即用心地聽。聽是人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心理學家對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動進行研究,發現人們在各種交往方式中,聽占45%,說占30%,讀占16%,寫占9%。初中思想品德課程內容標準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學會人際交流與溝通”。語言學家卡耐基說:
“一雙靈巧的耳朵,
勝過十張能說會道的嘴巴?!庇纱丝梢?,聽是人們交流交往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學會傾聽,對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學會與人溝通至關重要,也是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基礎。因此,我在教學中十分重視對學生傾聽能力和傾聽習慣的培養。
2.學會傾聽,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個人素養
與人交往是一個平等對話、溝通和交流的過程。傾聽別人的發言、意見是對交流對象的一種尊重和禮儀。學生與人交往從學會尊重開始,尊重他人就應從傾聽開始。無論與父母、老師、同學交往,還是與普通朋友交往,傾聽都尤為重要。
我在課堂教學中,非常注重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因為傾聽學生是對學生的一種尊重,一種認可,一種關注和一種付出。當我用信任的眼光、專注的神情傾聽學生的表達時,會欣喜地發現孩子們回報我的是一份感激、一份依靠、一份信任和一份喜悅。是呀,世人又何嘗不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肯定和表揚呢?當然,這也是對學生做出的一種表率和模范。與此同時,我也會要求學生認真傾聽同學、老師的發言。告訴他們傾聽是一種美德,是一種習慣,是一種品質。我從學生進校就送給他們一句話:“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讓學生銘記于心。久而久之,孩子們養成了當別人發言時,必須專注去傾聽的習慣。這是對同學的一種尊重和信任,當你發言的時候,他們也會這樣對待你。在這種默契的配合下,課堂教學有序了,高效了,學生也有禮貌了。
3.學會傾聽,提高學習能力和效率
在課堂教學中,我常要求學生對同組、異組的同學或老師的意見進行補充、評價和建議。比如:請你重述一下某某同學的觀點,請你歸納一下剛才某某同學的論述,讓他的觀點更精練,之類的問題或要求。因為這樣可促使學生在聽別人發言的過程中大腦高速運轉,積極思考,讓聽的過程無聲勝有聲,形成邊聽邊想的良好習慣和能力,更有利于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與質疑的能力。課堂教學不必追求嘩眾取寵、熱鬧紛繁,要讓學生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尤其是在小組學習模式中,學生能靜心傾聽,他才能從中找出不足,發現優點,提出問題,傾聽之后的評價、補充才能切中要害,別出心裁。這樣,“被聽”的學生也得到肯定,獲得幫助。良好的傾聽習慣可以幫助學生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幫助學生發現自己和他人的不足,幫助學生質疑和創新,因此,傾聽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學習的能力。學會傾聽,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高效的學習方法。在聆聽老師和同學的發言中,可以獲得教益,受到啟迪,不僅課堂會變得高效,教學的質量也會變得高效。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創設條件,讓學生學會傾聽;要形成機制,注重強調和引導,讓學生重視并自覺形成傾聽意識,訓練傾聽能力;要讓課堂動靜有度,動靜結合。這樣的課堂才能高效,學生的學習才能高效,我們的教學才能高效。
參考文獻:
[1]林碧航.訓練學生學會傾聽,培養學生傾聽能力[J].考試周刊,2011(22).
[2]潘寶霞.淺談語文教學中“傾聽”素養的培養[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