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亞榮
(揚州大學文匯路校區體育學院 江蘇揚州 225009)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陽光體育開展現狀對策研究①
范亞榮
(揚州大學文匯路校區體育學院 江蘇揚州 225009)
近幾年,我國青少年身體的綜合素質日益下滑,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于2007年開始廣泛開展。根據教體藝〔2006〕6號文件的有關規定,采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中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現狀進行調查。通過一系列的調查研究,發現臨汾市堯都區在此活動的運行中存在諸多問題,比如:作為“陽光體育”這一活動實施主體的學生對該項活動的認識不夠,活動缺乏組織性、領導性,學校領導與教師的重視度不夠高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要充分利用山西省2013年中考體育總分升至50分這一規定的杠桿作用,鼓勵廣大師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陽光體育運動”,從而使“陽光體育運動”在該地得到更科學、更普遍地開展,并為其他地區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提供一定的借鑒。
中學生 陽光體育 現狀 對策研究
近幾年來,在我國青少年中,肥胖、營養不良等現象日益嚴重。為了改善這一現狀,2007年開始,便在全國開啟了“陽光體育運動”,隨著這一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許多青少年走出教室,積極參與體育運動。
1.1 研究對象
從臨汾一中、臨汾五中、縣底鎮一中、縣底鎮二中、臨汾二中、賈得中學6所中學(其中農村中學3所,市區中學3所)的初中部各校隨機抽取學生80人(男生40人、女生40人),體育教師3人。共抽取學生480人,體育教師18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圖書館和中國知網,查閱與陽光體育相關的期刊30余篇,并對其進行分析總結,為調查和研究臨汾市堯都區陽光體育開展現狀提供理論依據。
1.2.2 問卷調查法
通過在6所中學隨機各抽取的80名學生(其中男生40人,女生40人),發放問卷480份,回收470份,回收率為97.9%,其中有效問卷460份,有效率為97.9%進行調查。
1.2.3 訪談法
通過對部分學校的體育教師及部分其他專業的班主任老師進行走訪和電話訪談,了解學校“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2.4 數理統計法
該文運用Excel 2003版電子表格對有效問卷進行數理統計。
1.2.5 邏輯分析法
對調查問卷中所得數據進行邏輯分析,從中得出臨汾市堯都區“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現狀,為該文研究提供有效的事實依據。

表1 每天課外活動時間(N=6)

表2 課外活動組織情況統計(N=6)
2.1 臨汾市堯都區中學校每年體育競賽的開展情況
通過對臨汾市堯都區中學校競賽內容的統計,發現大部分學校競賽內容以田徑為主。眾所周知,田徑項目比較枯燥,對身體素質要求較高,不利于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因此,學校應盡可能地去舉辦一些趣味性高的集體性項目,如拔河比賽、兩人三足等項目。此外,通過對臨汾市堯都區中學校每年競賽次數的統計,發現僅有2所學校每年舉辦兩次以上的體育競賽。可見,各學校體育競賽賽事太少,學校應該多舉辦一些體育競賽,通過競賽來帶動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體育鍛煉。
2.2 臨汾市堯都區中學校體育課的開設情況
2.2.1 臨汾市堯都區中學校上課時間統計
通過對6所中學的課程安排進行研究調查,以及訪談各年級的體育教師了解到,大部分的學校每周為1~2節體育課(初三基本是一節),甚至在中考體育分值增至50分以前,初三學生的體育課都是被占用的。而這一現狀與國家課程標準要求的初中生每周3課時相距甚遠。這說明,臨汾市堯都區中學校體育課的開展首先在“量”上就沒有達到“陽光體育運動”開足體育課的要求。
2.2.2 臨汾市堯都區中學校上課內容的情況統計
通過對6所中學的體育課活動內容進行研究調查,發現大部分學校體育課是以中考的考試項目為主要課程內容。這說明受中考加試體育的影響,很多學校的體育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視,但上課的內容卻變成了訓練課,這對培養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是不利的。
2.2.3 臨汾市堯都區中學校上課場地、器材情況統計
通過對6所中學體育場地進行調查,發現僅有兩所學校建設有400m場地,這兩所學校都是位于市區的學校;而位于農村的3所中學僅擁有200m左右的土操場。這說明位于農村的中學在體育場地建設方面投資不足,不利于“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通過對6所中學的體育課上課器材進行研究調查,僅有3所學校能夠滿足上課時1人1件器材,這3所學校都是位于市區的學校,而位于農村的3所中學,體育器材嚴重匱乏。說明位于農村的中學體育器材嚴重不足,難以滿足學生的鍛煉需求,長此以往,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會受到影響。
2.3 臨汾市堯都區中學校課外體育活動開設情況
2.3.1 臨汾市堯都區中學校課外體育活動頻度
中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頻度可以反映他們是否養成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通過訪談,筆者了解到大部分學校每天堅持課間操活動,課表上也都留有大課間活動的時間,但通過和老師交談了解到,課外活動時間都是學生自由支配的。(見表1)67.8%的學生每周以中考項目參加一次大課間活動。究其原因,多是由于作業太多沒時間、沒有合適的活動場所等。由此可見,中考體育總分的提高有力地促進了“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提高了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熱情。
2.3.2 臨汾市堯都區中學校每天課外活動組織情況統計
通過對6所中學進行實地訪談觀察,如表2所示,有50%的學校課外活動無組織。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學生在無組織的情況下參與體育運動,不僅容易受到意外傷害,且鍛煉效果也會不盡人意,學校應注意盡量讓學生在有教師指導下進行體育運動。
3.1 結論
(1)“陽光體育運動”的具體內容宣傳不到位,未能讓學生從內心接受“陽光體育運動”。
(2)體育課與課外體育活動內容單調乏味,缺乏組織領導,經常呈“放羊式”活動。
(3)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從領導到老師到家長再到學生,對體育的重視度不夠高。
(4)體育教師的創新能力不夠高,體育教師應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努力開發“糖衣藥片”式的活動項目。
(5)體育場地、器材短缺,難以滿足廣大師生的鍛煉需求,長此以往,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熱情會逐漸冷卻,不利于學生終身體育思想的形成。
3.2 建議
(1)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人們對“陽光體育”的認知,努力營造從社會到學校到家庭良好的體育氛圍。
(2)從分值、項目上完善中考體育制度,充分發揮中考體育對開展“陽光體育”的促進作用。
(3)擴大體育競賽的賽事數量,豐富體育競賽的內容,通過比賽帶動廣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
(4)改革評價體系,強化“學生體質健康”這個概念在學生及學校教育的綜合評價中的地位。。
[1]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教體藝[2006]6號)[Z].2006-12-20.
[2]教育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發[2007]7號文件)[Z].2007-05-24.
[3]教育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2]53號)[Z].2012-10-22.
[4]王永強.河南省大學生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現狀的調查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0,18(1):12-13.
G633
A
2095-2813(2014)12(a)-0142-02
范亞榮(1991,8—),山西臨汾人,在讀碩士,研究方向:學校體育與健康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