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冠平
摘 要:作為語文教學重點之一的作文,是鍛煉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對語文教學起著非常關鍵的影響。因此,教師要重視作文教學的技巧,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從引導學生觀察、積累,注重范文講解與模擬訓練并用以及鼓勵參與實踐活動三方面對初中作文教學進行了探索研究。
關鍵詞:初中;作文教學;策略;研究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通過作文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思考能力、表達能力以及積極的生活態度,同時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和道德修養的有效途徑,對促進學生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的能力、合作能力、鑒賞能力、思維能力等綜合素養的提高具有積極的影響。因此,我們要重視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觀察、積累與感悟,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葉圣陶說:“寫作源于自身生活,脫離生活的寫作根本無從說起。”所以,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從生活中尋找寫作的素材,避免出現胡編亂造、廢話連篇的情況,讓自己的文章更具有生活的氣息。生活就好比一個巨大的素材庫,只要善于觀察,就不會出現無從下筆的情況。所以,我們的作文教學要回歸生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另外,觀察可以給學生帶來深刻的感悟,豐富學生的思想,增強審美情趣。例如,在某次寫作課上,我在課前準備了一些葡萄,首先我讓學生仔細觀察葡萄的外形特征,然后我再將葡萄切開,讓學生聞聞葡萄的味道,最后我再讓學生嘗嘗葡萄的味道,品嘗到葡萄的甜美,學生會有深刻的感悟:“我們要像葡萄一樣,讓我們的生活和葡萄一樣甜美。”也有些學生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我們要感謝那些澆灌出甜美葡萄的勞動者,是他們給我們帶來了甜蜜。”還有的學生奇思妙想:“葡萄雖然甜美,但卻太小,我將來要研究出既美味個頭又大的葡萄。”學生的表現帶給我很大的驚喜,我借此機會提醒學生:“大自然把多彩多姿的一面展現給了我們,我們要主動親近自然,用心體味自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領會到大自然所蘊含的無限情愫,無論是一絲細雨、一縷微風、一朵野花、一彎新月還是一抹夕陽,我們都可以看得到,所以,只要我們用心,那么我們的人生就會看得更遠。”除此之外,積累也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和關鍵,只有擁有豐富的詞匯量和素材才能寫出富有文采和內涵的文章。因此,我們要鼓勵學生不斷積累,一方面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感受文學作品中的精神內涵,陶冶情操,另一方面,我們還要鼓勵學生注重詩詞精段、對聯格言、成語佳篇的積累,可以利用互聯網這個多渠道的信息平臺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素材,既能夠獲得豐富的知識,同時還能積淀真摯的感情,使學生的文章有內容可寫,真正“活”起來,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二、范文講解與模擬訓練并用,為作文教學奠定基礎
教材中那些教學范文的寫作手法與寫作技巧是很值得我們借鑒學習的,我們可將其作為學生模仿的模板。但在講授之前,教師要做好充分準備,做到心中有數,明確教學目標。在進行范文講解時,要對作者的思考、選材以及構思方法進行重點分析,把范文的仿作重點講清楚,讓學生可以模仿寫作。借助范文進行引導,需要注意以下幾點:要學習借鑒范文的謀篇布局和群才分析方法,而不能進行抄襲,要在模仿中形成自己的思路,將范文中有用的東西為我所用。只要學生把握住這些知識,就能解決作文時不知道怎么寫的問題,這也為以后的作文教學奠定了基礎。
三、鼓勵學生參與實踐活動,讓學生寫出切身體會
教師要鼓勵學生經常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如,郊游、踏青、參觀、勞動、比賽、匯演、看電影等等,讓學生珍惜每一次實踐活動的機會,做一個有心人,學會觀察社會現象,體會社會生活的真實滋味。這樣不但可以充實學生的生活,而且可以豐富學生的作文素材,真正做到“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當學生真正擁有生活之后,才能真正積累寫作素材。為此,教師可以這樣引導:①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印象最深的人和事,從記憶資料庫中加以篩選。如,跟隨父母外出郊游、一次難忘的考試經歷、比賽獲獎、成功的喜悅等等。②當學生從記憶中篩選出有意義的事件后,將其講述給其他同學聽,讓學生跟隨你的故事或喜或憂。③講述成功后,將整個過程記錄下來,這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通過學生的嘗試,作文獲得了成功,并體會到了寫作的樂趣。
總之,我們目前的初中作文教學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語文教師應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深入思考,及時調整和優化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設法提高學生的寫作素材積累、寫作技巧掌握、文學資源整合等能力,實現作文教學水平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袁小萍.新課標指導下初中語文作文有效教學思考[J].快樂閱讀,2011(12).
[2]鄒衍明.新課標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0(S2).
[3]韓成明.初中作文教學新探[J].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06(01).
[4]王鳳清.集腋成裘 聚沙成塔: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之我見[J].學苑教育,2011(04).
(作者單位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壩頭中學)
?誗編輯 劉青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