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艷
摘 要:“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是英語學科的主要教科書之一,通過分析總結這套教材的特點及當前的英語教學模式,在教學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進,旨在全面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努力培養高素質、英語實踐能力強的人才。
關鍵詞:初中英語;特點;理論研究
英語學習已是我們現今生活的熱門話題,特別是信息時代的到來和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已使英語獲得了國際通用語的重要地位。因此,提高對英語的教學刻不容緩?,F行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新目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在適應基礎教育課程整體改革需要的趨勢下改編的一套7~9年級英語教材。其主要特點有:
一、單元布局層次分明,循環遞進
在內容上突破了傳統的單層次教學模式,每個單元分為SectionA和SectionB部分,SectionA著重于聽說訓練,兼顧語法學習,SectionB則在聽說的基礎上將話題進一步拓展,著重訓練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技能,幫助學生靈活運用所學語言進行輸出。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自身條件和基礎,以及學生的個體差異,靈活并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任務鏈”模式設計,循序漸進
此設計增強了任務型活動的真實性、多樣性、趣味性、可操作性,既關注語言意義,也關注語言形式,幫助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發展語言運用的能力。
三、語言與文化相結合,趣味性強
此教材讓學生在系統學習語言知識的同時,注重激活學生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識,并由淺入深地介紹西方國家的文化,培養學生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中,提高學生對文化差異的鑒別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在實際情境中恰當而靈活地運用語言。
然而,目前在課堂中還是傳統的讓學生“聽錄音,翻譯中文,講知識點,學語法”的單一應試教育模式。這種模式很難適應現代經濟和市場的需求,造成教學和社會經濟市場相脫節。而且,教師在這種模式的教學環境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傳道授業解惑者”,學生也只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這種模式僅僅向學生灌輸了大量的語言知識,沒有積極鼓勵學生參與課堂的各個環節,也沒有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缺乏真正意義上的交流,并不利于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鑒于此,筆者認為可以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來深化課程教學過程,更好地激發學生語言學習的主動性和潛能,更好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多元探究的學習習慣,包含以下方面:
1.轉變教學理念。在教學中要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作為教師,應扮演一位管理者的角色,以教材為基礎,為學生提供有意義的、有趣的任務,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各個教學環節,鼓勵他們相互交流,相互合作。
2.改進教學方法。如,采用多媒體教學,利用多媒體主動、直觀、形象的優勢展現有聲有色、身臨其境的真實畫面,多方位刺激學生思維;利用話劇表演、辯論、角色扮演、模仿等形式教學,讓教材中的情景再現,使課堂具有趣味性和多樣化,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此外,還可以改進學生期末考核方法等。如,在原有試卷的基礎上增加思想測評分一項,以提高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的積極性。
英語教學的改革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同行和專家所關注,筆者期望這些探討對英語教學理論建構和提高英語教學方面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作者單位 吉林省德惠市郭家鎮向陽中學)
?誗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