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霞
摘 要:以初中語文教學為例,并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對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的教學策略進行簡單探討和研究,望能拋磚引玉。
關鍵詞:初中語文;有效教學;教學觀念
一、轉變教學觀念,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傳統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教師認為學生的主要學習任務就是學好語文基本知識,并在中考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因此總是強行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點的灌輸,把學生當作容納知識的容器,學生根本沒有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機會,這樣傳統、守舊的教學方式根本無法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時間長了,學生甚至會對語文學習產生厭倦、抵觸情緒。所以,要想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課堂的有效性,我們必須轉變這種因循守舊的教學理念,把學生當作課堂的主體,在課堂上盡量少一點講解、分析,多一些引導、點撥,并多設計一些學生可以參與進來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被牽著鼻子走的情況徹底得到改善,以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二、運籌帷幄,精心備課,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
孔子曾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于語文教學而言,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因此,身為語文教師的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備課這一教學環節。我們提倡的備課必須備兩頭,即一備教材,二備學生。這就要求我們首先吃透大綱精神,認真鉆研教材,然后深入研究學生實際情況,以制定出明確、符合學生學習實際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等,并精心安排教學過程,靈活運用教學策略,編寫出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同時,面對班里幾十個學生,我們必須根據他們的每個人的實際學習狀況進行分層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并讓每個學生都有所得,這是實現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本條件。
三、發揮教師的關鍵作用,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
盡管在教學課堂上我們強調以學生為主體,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對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予以否定,而是對教師本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初中語文是一門涉及面極廣的學科,所以身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必須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完善自我,終身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使自己成為一名鴻儒碩學、博學多才的“雜家”,只有這樣,才能在語文教學課堂上做到游刃有余、揮灑自如,這也是實現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條件。
初中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需要我們為此付出長期努力和探索,希望廣大教師能行動起來,一起為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作者單位 青海省循化縣白莊中學)
?誗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