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品
摘 要:近年來,我國教育教學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新課改給教學工作帶來了新問題,教學理念的更新,教學模式的改變,教學目標的多元化等,讓教學工作變得更加具有時代性、人文性和科學性。從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對高中數學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性的探索。
關鍵詞:高中數學;思維能力;策略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而且數學新課標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充分體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讓不同的人在數學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一、在數學解題上創新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開拓精神
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在解題過程中相當重要,并與結論呼應,如果將已知條件更改,題目的結論也會隨之變化,常見的方式有兩種:
1.對特殊條件一般化處理,即將約束條件去掉,將特殊條件一般化,最終得到代表性更強的結論。如,已知C點在線段BA上,在BA的同側則有正三角形CBN與正三角形ACM,求證AN=BM。從題目可知,A、B、C均在一直線上,如果去掉此條件,A、B、C就變成平面上的任意三點,該命題即可變為:作正三角形CBN與正三角形ACM于三角形ABC之外,求證AN=BM。
2.另外就是一般條件特殊化,即將約束條件加在一般條件上,變一般為特殊,進而得到新結論。如方程x2-(m+5)x+m=0有實數解兩個,求解實數m取值范圍。如將對應約束條件加入,該命題即可變為:x2-(m+5)x+m=0有兩個大于4的根,求解實數m的取值范圍。
二、引導學生建立知識網絡體系,逐漸養成解題思路
內容復雜和知識點多是高中數學的特點,為了學生能夠很好地把知識網絡建立起來,我們就要對整個數學知識點進行整體把握,而且數學知識從本質上都是密切相連的。我們以高中數學函數教學為例,函數教學是重點和難點,在教學中我們不僅僅要顧眼前的函數教學,更重要的是與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點要聯系起來,從而實現數學知識的整體引導。例如,在教學一元二次不等式的題例時,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站在函數知識點的角度去思考,分析函數與不等式之間的關系,然后引導學生掌握函數圖象相對于不等式解集與x軸位置的聯系,或是在涉及最值、范圍的數學題例中,指引學生利用函數意識,自己發現已知量與未知量間的聯系,并借助建立函數關系,以最值或值域的方式來對問題進行解析。
比如,題例:有直線l經過A點(1,2),且在x軸上截距范圍在(-3,3)中為已知條件,求y軸上直線l的截距范圍。
通過建立函數思想并開展分析,分別設橫縱截距為a與b,因A點(0,b),(a,0),(1,2)三點共線,a、b的關系就能求得,如能將b關于a函數關系建立起來,就能夠借助該函數在(-3,3)定義域上的值域,獲得最終的答案。
由此可見,高中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都是遞進的,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從一個知識點出發,去聯系到另外一個知識點,只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把相關的知識點緊密聯系起來,才能對單一的問題進行很好的解決,從而建立起屬于自己的解題思路,并使解題思路更為多樣化。這一點,也正是目前我國高中數學教學側重的。
高中數學教學在新課改的浪潮下不斷地涌現出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高中階段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人才培養階段,要求廣大一線數學教師積極探索,認真總結,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為目標,高效利用課堂45分鐘,讓學生樂于學習,讓教師樂于講,只要我們廣大教師悉心教導,我相信數學課堂一定會變得高效起來。
參考文獻:
劉彩霞.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探究[J].學科教育,
2013(06).
(作者單位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