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楨
摘 要:如何從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與興趣出發,在有限的資源中打破結構化的限制,創造合適的開放性話題將教學要點鏈接起來;巧用實物、圖片及多媒體,加強教學的直觀性,空間性;活用游戲、歌謠、動畫,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善用語境,突出教學的整體性,綜合性;勤用舊知,構成教學的脈絡性;開放課堂,突破由枯燥帶來的沉悶,讓孩子們更快樂地學習,是一個值得探索的課題。
關鍵詞:開放;快樂;學習
在英語學習中三年級的學生由于受到知識儲備量以及理解能力的限制,一堂課的新知往往不能量化。因此如何從學生年齡特點與興趣出發,在有限的資源中打破結構化的限制,創造合適的開放性話題將教學要點鏈接起來;巧用實物、圖片及多媒體,加強教學的直觀性,空間性;活用游戲、歌謠、動畫,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善用語境,突出教學的整體性、綜合性;勤用舊知,構成教學的脈絡性;開放課堂,突破由枯燥帶來的沉悶,讓學生更快樂地學習,是一個值得探索的課題。
試著從開放課堂和快樂學習的角度出發,設計開展My family中story time的教學,頗有收獲。
一、開放的課堂
1.開放導入,激活舊知,進入話題
本課中This is...是一個需要大量使用的句型,通過課前游戲重現了這個已知句型,激活了舊知,也讓學生輕松進入學習,為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鋪墊了必要的語言基礎,同時引出新單詞me,進一步導出本課的話題family,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
2.開放學習,重心下移,層層遞進
開放式教學情境的設置,激發了學生在推進這個主題的過程中,引出學習新單詞family,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的需要。通過與學生已有相關知識經驗、興趣和生活相結合,圍繞話題設計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遵循詞不離句的原則,每組詞句的學習都向學生下移重心,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故事、捕捉細節,使其一直處于積極思考的狀態,并在互動中形成新資源。在課堂反饋中化個體或小群體資源為大群體資源,放大了學生詞句學習的輻射面,充實了教學的內容,強化了學生在語言互動中的聽、說技能。
教學的重心下移并不是課堂的完全放任,而是在適當的時機給學生以方法指導,幫助學生主動形成良好的學習策略。在本課中我以學生為主體,啟發并指導學生自己歸納梳理father,mother的發音異同點,并進一步通過brother,感受一定的內在規律。同時在閱讀故事中注重指導學生從讀文本和讀圖片中捕捉細節信息,讓學生由“學會”變成“會學”。
3.開放運用,拓展能力,激發思維
圍繞本課的新知識點,設置了開放性的教學環節,由Miss Zhaos family到my family再到Mikes family,從一個短語的描述到一句話到幾句話再到兒歌,避免了詞句的平面拓展和簡單地重復。在各個教學環節之間層層遞進,并留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機械操練、有意義操練和交際性運用,不斷提升詞句學習的能力要求,對學生的思維和興趣形成挑戰,讓學生在主動思維的過程中理解和運用知識,鞏固新詞、新句,強化并拓展語言輸出能力。最后還將family的意義深度提升,基于本課的新詞與新句,呈現開放度更大的教學情境,激活學生已有的語言基礎,將分散的知識動態串聯,幫助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梳理、整合,讓學生不拘泥于課堂內容,結合實際需要,靈活運用語言,在有意義的語言交際中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4.開放作業,鞏固新知,補充不足
在作業布置上我設計了學生可獨立完成的家庭作業。由課堂中生生與師生相互依賴的對話式學習,轉向學生獨立學習時能夠完成的作業,并且有分層意識,給予學生自主選擇一項作業的權利,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分層鞏固所學新知,同時補充課內學習的不足,強化聽力,促進語言表達能力的形成。
二、快樂的學習
我們的課堂從導入游戲開始就將學生放在了情感的主體位置,由This is me.快速地加入了Im happy/tall/cool/thin....對自己的描述,可以看到學生都非常樂意向大家介紹一下可愛的自己,課堂的熱情一下子從這里凝聚起來。隨著新詞句的展開,學生用I love.... A...family介紹自己家人的時候,那種愛與眷戀的情愫如一脈溫暖的溪流,蜿蜒在每個人心中。但這種情愫卻沒有定格在“溫馨的小家”,而是通過準備的視頻,發現family“大家庭”的含義,班級、學校、家鄉、祖國,都是我們身邊引以為傲的大家庭。“課隨情動入人心”,新的體悟促進了語言拓展的綜合運用,學生始終樂在其中。
開放的課堂成就快樂的學習。教師在教學中,把快樂引進課堂,有意識地創造快樂的情境氣氛,讓學生在輕松快樂中學習知識,是實現課堂有效化的重要途徑。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花園小學)
·編輯 李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