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善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是十分關鍵的。為此,論述了小學語文朗讀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問題;對策
一、小學語文朗讀教學面臨的問題
1.朗讀的時間過少
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的講解占據了大部分的時間,在課堂上學生的朗讀時間僅僅是5~10分鐘,朗讀訓練的時間太少。比如針對預習性質的朗讀,教師讓學生讀對新的字詞,可是卻有一部分的學生尚未讀完一遍,教師緊接著就進行下個程序,這使得朗讀教學不被重視。
2.教師的朗讀指導太過生硬和機械化
一部分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中,往往會要求學生“通過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哪一部分”或者是“請大家在朗讀某個自然段的時候融入自己的感情”……像是這樣的指導方式,使得朗讀不能夠集理解和感悟為一個整體。有些教師不注重學生內心的感受,僅僅在于聲音形式上,往往聽到教師要求學生將某個“詞”“字”讀得輕一些或者是重一些,將某句話讀得慢一些或者是快一些,卻不注重朗讀表達感情的實質內涵。
3.朗讀范圍太過局限
無論是有情感的朗讀,還是檢查性質的朗讀,教師常常緊緊圍繞某一部分學生,其余的學生也只能是充當聽眾,這就使得大部分的學生缺少朗讀訓練的機會,從而難以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此外,教師不注重學生的課外朗讀,未能夠要求學生朗讀一些課外讀物,這不利于拓展學生的視野。
二、解決小學語文朗讀教學面臨問題的對策
1.確保朗讀的時間,注重朗讀練習
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朗讀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不讀破句、發音標準、聲音洪亮,尤其是針對一些自學性質的朗讀,要求所有的學生讀好和讀完。此外,教師進行示范性的朗讀,以自身精彩的朗讀激發學生的朗讀熱情。只有教師認真地指導學生朗讀,學生多加訓練,才可以實現理想的朗讀效果。
2.注重朗讀形式的多樣化,強化指導
朗讀具有多樣化的形式,這就要求教師結合不一樣的課文及其課文所包含的情感進行領讀,讓學生有效地抓住課文的情感基調。因此,教師應當指導學生一些朗讀的方法和技巧。朗讀的方法和技巧指的是對各種課文的不同讀法,重點是應用與控制朗讀的語速、停頓和重音等。在學生沒有切實地把握住課文的情感前,教師應當及時地對學生錯誤的讀音進行糾正。在這個前提條件下,讓學生體會到課文的精妙之處,以使學生跟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針對一些關乎人物心理和體現課文主旨的重點詞句,教師進行有效的指導,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將課文的“情”更好地讀出來。
3.激發所有學生的參與
教師想要激發所有學生參與到朗讀練習當中,就一定要實施行之有效的策略使所有的學生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尤其是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講,他們的年齡比較小,是以有意注意作為主導的,枯燥乏味的朗讀技巧往往會讓學生失去興趣。為此,教師需要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以使學生爭著讀、樂讀和愿讀。班級學生之間存在著差異性,他們的認知能力是不一樣的。為此,教師在朗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層次性,應當因“材”而讀復雜程度不一樣的語段,評價學生的朗讀也因人而異,以使學生感受到一定的快樂。與此同時,教師規定一名學生在一節課上最多朗讀一次,以使其他的學生有參與朗讀的機會。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是講解知識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種重要方式。在實施素質教育的當今,教師需要更加重視朗讀教學,以使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有效地理解文章,體會到作者的感情,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邱秋玲.興趣為導,自主先行: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習慣培養探微[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0).
[2]王軍平,匡美蘭.初中語文教學與情感教育的統一[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交流版,2010(12).
(作者單位 江蘇省漣水縣黃營中心小學)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