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
摘 要: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由此可以看出,數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構建具有生活化的小學數學課堂,以確保數學教學價值的有效展示。
關鍵詞:生活化;小學數學;生活材料
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有意識地構建生活化的數學課堂,以逐漸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一、創設生活情境
所謂的生活情境就是將學生熟悉的生活經歷與抽象的數學知識相結合,重新將學生置身到當時的情境當中,使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輕松地學習數學知識。所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并引導學生在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重新找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同時,也逐漸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
例如,在教學《不含括號的四則運算》時,為了讓學生熟練掌握混合運算的順序,也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在授課的時候,我引導學生思考了以下問題:(1)某滑冰場上午有56人,中午的時候,有23人離開,又來了45人,請問,現在滑冰場里有多少人?(2)某天,小明和媽媽去逛商場,媽媽給小明買了10個作業本,每個作業本2元,買了一個書包,花了49元,還買了一些日用品,總共花了58元,媽媽在結賬的時候給了收銀員200元,請問,收銀員應該找回媽媽多少錢?熟悉的生活情境、簡單的說明方式,不僅可以消除學生對數學的畏懼心理,而且還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輕松地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內容,進而為高效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借助生活材料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將生活中的一些實物引入到課堂當中,這樣既可以將抽象的課堂形象化,又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在授課的時候,我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生活中的一些軸對稱圖形,如,蝴蝶、無手把的杯子、籃球、正方體、工行標記、桌子等,形象的生活材料展示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內容,進而大大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
總之,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將恰當的生活材料、生活情境引入到課堂當中以打造出高效而精彩的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劉現章.構建生活化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中國教育發展研究,2010(08).
(作者單位 江西省婺源縣紫陽鎮梅林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