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爾山
摘 要:近年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陷入更大的困境,本文從中職語文教學的目標、內容、方法與考評等四個方面出發,就如何讓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走出困境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實用;創新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9-041-01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中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在辦學規模上有了較大突破,然而學生綜合素質每況愈下。進入中職的學生,大都是基礎薄弱、缺乏學習興趣、無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學生。有些被分流到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來學校就讀,還包含著很多的無奈。都給學校的教學帶來了諸多的難度。語文作為中等職業學校的一門基礎課程,面臨著更多的困境。
一、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的困境
1、學生認識上存在偏差,輕視語文課
中等職業學校不少學生以及家長認為,專業課學好后,其它科目學不學無所謂,“擁有一技之長足矣”。這樣的思想帶來的必將是對文化課的輕視。大多數學生對學習語文沒有興趣,認為學語文沒意思,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很差。
2.學校對語文課不夠重視,教師教學觀念、教學方法陳舊落后
長期以來,中等職業學校教育片面強調專業課,側重于“一技之長”,著眼于就業,文化課普遍受到輕視。表現在文化課課時減少,對教學中所需教學設備投入少,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不能得到推廣應用。其次,中職的教師,長期面對的是一些后進生,時間一長,工作就缺乏熱情,只滿足于完成教學任務。在課堂教學中,把學生的自主學習窄化為老師的注入式學習,使語文教學脫離了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實際。
二、創新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的措施
1、明確教學目標,突出實用性
中職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提出: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培養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具體內涵為“掌握日常生活和職業崗位需要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并以“適應就業和創業的需要”為指歸,“使學生在掌握必要的語文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提高語文應用能力”。現階段中職課程改革要求確立“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課程理念,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降低難度,突出應用性,掌握那些可以提高學生就業能力、適應職業要求所必需的知識建立起“低起點,實用,夠用”的基礎平臺,促使學生想學、能學、樂學、會學。
2、創新教學內容,注重實踐課
注重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以“生活”(學生生活、社會生活、職業生活)為載體,以活動為形式整合知識與方法,“工具”與“人文”,提高學生語文綜合應用能力。充分融進社會、生活內容,使中職語文教學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增強了課堂的時代感、新鮮感。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天生好動,不安分,學習知識注重“實用”,我們應該從學生這一特點出發,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置于重要位置,通過情景模擬訓練活動,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溝通協作能力,增強學生的一般職業能力,確保中職語文“學以致用”。
3、創新教學方法 ,增強趣味性
針對中職學生厭學,對學習語文缺乏興趣的現狀,中職語文教學必須時時處處降低有意識的語文學習,結合專業特點,創新教學方法,增強教學的趣味性。蘇霍姆林斯基論教學方法時說“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如果孩子沒有興趣,只覺得學習枯燥乏味,現在他不得不忍受,將來離開學校時就產生逆反心理,干脆再不學習。”他認為,教師在課堂上造成的生動活潑、樂觀愉快的氣氛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有重大意義。因此,教學中應盡量少出現教訓學生的“必須記住”、“必須掌握”的刻板教學要求。首先要讓學生樂學,把學生的心拉回語文課堂,讓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進行自覺地學習和思考,從而體驗到創造與成功的快樂。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便油然而生。為了有效地增強語文教學中的趣味性,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⑴、增強語文教學的故事性,在無意中使學生受到教育。例如,我在上莫言的《賣白菜》時,不僅講解這篇文章,而且講述了自己當年讀初時的社會環境及家境,現身說法,既吸引學生,抒發教師自己的感情,又陶冶了學生的情操。也可以適當挖掘課文或課文背后的故事,給學生以啟迪教育。
⑵、增強語文課教學的社會性,降低或避免呆板教條的說理。語文教學貼近社會,貼近生活是必須的,那種脫離現實,脫離生活的講解,學生是毫無興趣可言的。例如:在上莫泊桑的《項鏈》時,對主人公瑪蒂爾德的評價要客觀公正,可以與社會背景、人物的心理聯系,但極力避免與社會制度的聯系,并且應大膽地告訴學生,主人公的形象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存在很多,無非不是丟項鏈。這種聯系學生愛聽,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
⑶、增強語文課教學形式的多樣性,降低教學過程的單一性。如果上課形式單一,學生是不可能專注于學習的。因此 ,教法決不能單一。可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與課堂內容相關的圖像、聲音、動畫、影像資料等,使教學內容更為感性、直觀,增加學生的信息獲取量。只要圍繞教學目的,緊扣學生心理,什么方法都可以用。在這樣的教學形式中,學生對學習語文有了興趣,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就會大大增強,就能使他們結合自身的實際,按照自己的方式,不斷學習,不斷充實,不斷提高。
總之,要走出目前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的困境,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反復實踐,加快教學改革步伐,使文化基礎課在中職教育中真正發揮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