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非德
【摘 要】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主陣地。在教學過程中,我要為學生創造一個適合學生自己去尋找知識的意境,開闊學生的思路,豐富學生的知識,從而使學生的各種能力得到鍛煉,把學生的思維激活起來,促使學生以極大的熱情去學習更多更新的知識,才能最終實現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與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 創新思維 培養方法
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小學數學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小學數學教育改革的方向。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造一個適合學生自己去尋找知識的意境,開闊學生的思路,豐富學生的知識,從而使學生的各種能力得到鍛煉,把學生的思維激活起來,促使學生以極大的熱情去學習更多更新的知識,筆者長期從事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在教學的實踐中,從以下幾個方面抓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師生合作,培養創新
在新課程改革精神的指導下,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課堂教學中的教與學的關系是教師與學生行為的互動關系,教師只是學生學習活動過程中的組織者和合作者。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情況或學生在學習中提出的問題,給予引導、點撥或組織學生合作探討,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例如,教學《認識圖形》時,每個小組的學生都準備一堆物體,要求同學從中找出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和球體,然后用鉛筆把這些物體的一個面畫下來,用橡皮泥印出立體圖形的一個面,從而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獲得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的信息,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也激發了學生思維的創造性。接著,引導同學們小組合作,把這些圖形試著拼、擺,組合出生活中的許多物體。如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可以拼出一間房子等等,活動中,教師和學生互相合作,設疑激趣,引導討論,互相交流,發表觀點。這樣,讓學生自已動手“創造”的新知,容易理解和記憶,不僅使學生體驗到了學習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學到了怎樣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方法,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及創新能力。
二、創設情境,培養創新
教師教學中要盡可能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表揚鼓勵。教師對學生學習中遇到的疑問要及時有效地給予引導,使之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發言權不為少數人壟斷,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即使回答錯誤也要從不同方面進行表揚,盡量做到不批評,以免挫傷他們學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如:講十減九的題時,我創設了“兔媽媽采了13個蘑菇,小灰兔拿走9個,還剩幾個?”先讓學生用表演形式用學具進行操作,待學生表演后,問小灰兔拿走9個以后就怎么樣?13個蘑菇少了幾個?還剩多少個?少了和去掉應用什么方法?怎樣列式?有意地提出問題目的在于激勵學生通過表演操作在嘗試中探求知識。學生在操作學具時,教師巡回檢查輔導,引導學生結合操作過程進行充分討論使學生獲得創新思維,才能使學生思維活動步步深入。
學生的思維往往從活動中開始。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個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的良好環境,充分讓學生動手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畫一畫、摸一摸等,這樣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生動、活潑、有趣,又幫助學生抽象數學知識、形成概念、發展了思維,在操作中應大膽放開操作形式,更有助于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
三、鼓勵質疑,培養創新
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起點。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曾經說過:“遇到問題要敢于問個為什么,可怕的是提不出問題,邁不出第一步。”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更新觀念,要為學生留有提出問題的時間的空間,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要敢于向權威挑戰,敢于提出難倒教師和學生的問題,只有“疑”才有“思”,只有“思”才能迸出創新的火花,激發探索的欲望。例如,教學這樣一道題:“時針轉動的速度是分針轉動速度的幾分之幾?”題目出示后,陳銓書同學立刻回答是六十分之一,根據是1小時等于60分,這時大部分學生表示贊成這個答案。接著,我問同學們還有沒有不同的想法,這時有幾個同學表示不同意這個答案,我鼓勵他們說,不一定大多數人同意的答案就是對的,一位同學站起來回答說“老師,我認為應該是十二分之一,因為時針轉1大格(即5小格)是1小時,分針同時轉60小格,表示60分鐘,也就是說,時針轉1小格,分針將轉12小格。因此,時針轉動的速度是分針的十二分之一。”我聽完后,首先肯定了該同學的答案是對的,并對其敢于質疑的精神大加贊揚,這樣通過主動地去探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創造性有機結合在一起,并逐步形成了創新意識。
四、講解練習,培養創新
通過一題多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學中,通過多角度思考,獲得多種解題途徑,可拓寬學生的思路,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奧秘和情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如:某水泥廠去年生產水泥32400噸,今年前五個月的產量就等于去年的產量,照這樣計算,這個水泥廠今年將比去年增產百分之幾?
解法一:預計今年的水泥產量為:32400÷5×12=77760,今年可比去年增產:(77760-32400)÷32400=140%。
解法二:設去年每月的水泥產量為“1”,則去年的水泥總產量為“12”,今年前5個月的水泥產量即達12,今年的水泥產量應為:×12,因此今年的水泥產量將比去年增加:(×12-12)÷12=140%.或×12÷12-1=140%。
通過一題多解不僅能拓寬學生的思維領域,增加學生的思維空間,同時通過總結,可揭示一些有規律的東西,達到增長學生智能的目的。
總之,學生的創新意識的培養,貫穿于整個數學教學活動之中,只要我們認真研究和探索,一代具有創新意識的學生就會脫穎而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