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杜
【摘 要】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作為中職教學內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計算機綜合能力的培養以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在目前的中職計算機教學工作中,仍存在著很多問題。筆者結合實踐教學經驗,在本文中對目前高校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與研究,并針對問題提出了中職計算機教學改革的建議。
【關鍵詞】中職 計算機課程 改革對策1 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教學考核評價方法落后
目前中職計算機教學評價方式大都還是進行考試,采取的無論是筆試還是機考,考試內容都是固定的知識點,重視理論知識,重視學習結果,學生只需要死記硬背考點就可以了,無法考查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無法考查學生在計算機學習過程中的進步情況。這種教學評價方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不利于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1.2 學生整體素質不高,積極性不高
高等院校一直在不斷地擴大招生,導致中職院校只好一再降低招生門檻,錄取分數線相對就比較低,生源質量總體不甚如意。學生綜合素質較差,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相對缺乏,普遍存在一種厭學情緒,學習熱情和鉆研精神相對較弱,從而導致學習能力薄弱。
1.3 學校硬件設施短缺,教材更新慢
很多中職學校辦學條件有限,投入資金有限,學生人數與機器臺數相差過大,不能有效保證學生上機操作時間。有的學校甚至沒有網絡實習室,學完了整個課程,還不會制作雙絞線,更不用提路由器等的調試了。但上機操作不僅能加深學生的理論知識,又能及時發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且現有的計算機基礎教材大都是面對的零起點學生,忽視了非零起點學生,這種情況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兼顧學生之間的差異。
1.4 教師上課方式有待提高
在學習中開展計算機課程的重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是,教師在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中采用不當的教學模式,極其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水平。正是因為采用了這種不恰當的教學模式,導致計算機基礎教學枯燥死板,無法激發出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興趣,也就無法達到教師教學中的預期目標和教學效果。
2 中職計算機教學改革的措施
2.1開展多種計算機專業學科競賽
中職學校應該充分地開展多種計算機專業的學科競賽,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從而把競賽作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種方式。并且將所組織的競賽作為一項重點的教學活動進行。在開展多種計算機專業的學科競賽的時候,應該充分地利用好學校的創新實踐基地。創新實踐基地能夠為競賽提供相應的場所,能夠為學生配備高水平的教師進行整個競賽過程的理論指導。學校還應該不斷地豐富競賽的項目,從而吸引學生的興趣,積極踴躍地報名參加競賽。學校應該不斷地完善教師參賽和學生參賽的激勵政策,不斷地提高教師和學生參賽的積極性,進而通過積極鼓勵學生參加競賽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2改革教師教學方法
中職計算機教學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比如中職計算機教學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法,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屬于開放教學范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在教學中還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優勢,多媒體教學具有圖文并茂的特點,能將抽象的內容形象化,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計算機教學不同于其他教學,在教學中有一些教學內容很難用語言來描述,借助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中職計算機教學要注重校園網絡教學資源建設,如果學生對課堂教學存在疑問,有不明白的地方,課后可以通過校園網絡來解決問題。構建網絡教學資源,發布有關教學信息,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網絡來獲取所需知識。
2.3 教學考核方法改革
由于中職生的文化基礎、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在整體上處于弱勢,按照現有的考核辦法,必定會出現大面積不及格,這勢必沖擊整個教學計劃的完成,進一步打擊中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之計算機課程的實踐性很強,筆試考核方式無法反映學生的真正水平。因此,考核方法要進行重新設計。
a. 采用學分制。學分制的實施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在學校指定的選修課范圍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基礎、特長和興趣進行選修。
b. 允許部分課程不及格,各科學分可互相彌補,平均達到及格即可。
c. 凡是與實踐有關的課程,均以實踐(如上機)考試作為評定成績。
d. 每學期的實訓項目達到“良好”以上的成績,則本學期的其他課程可以不及格。
e. 最后一個學期的分方向發展的實訓成績若為優,則可以彌補前幾個學期中某些筆試課程的不及格。
2.4教師采用分層教學方法
中職教師應采用分層次的教學方法開展中職計算機教學課程。在學生入學時,計算機教師可以開展一次模擬考試,通過考試的結果,將學生劃分為三個不同層次的班級即慢班、中班、快班,教師可以根據三個不同層次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案,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采用分層次教學方法,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可以有效地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掌握計算機知識。由此可以看出,教師恰當地使用分層次教學方法,不僅降低了教師的教學壓力,還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趙珊. 中職計算機基礎課教學現狀及改革對策分析. 中國科技信息,2011(10).
[2]劉恒. 對于中職計算機教學現狀分析與改革措施探究. 才智,2012(3).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