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蓉蓉+覃永暉
針對風景園林專業設計類課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嘗試設計類課程的多元化教學,初步探索出符合風景園林專業多元化的設計類課程教學新模式。
風景園林設計類課程多元化風景園林學是用藝術和科學的方法維持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一門新興的交叉性、綜合性學科,它涉及建筑學、城市規劃、藝術等綜合領域,它囊括了技術、藝術、人文、生態、管理、政策法規等諸多領域的內容。設計類課程是風景園林最為重要的專業課組群,也是四年本科階段中最為重要的課程。在學生的本科階段如何提高就業競爭力和工作適應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一、風景園林學科與教育現狀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風景園林建成項目也越來越多,對風景園林人才需求旺盛,要求也越來越高,對于這一現狀,風景園林的課程設置與教學,特別是專業的設計類課程教學,如何去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成為緊迫任務。到目前為止,我國已有上百所高校開設了風景園林相關專業,多數院校風景園林專業設計類課程的教學內容相對狹隘,課程設置多以傳統園林學為重點,造成知識面狹窄以及設計觀念和手法的落后,更多的局限于較窄的理論知識的傳授與平面繪圖能力的培養,并未能真正發揮實踐教學的作用,沒能把培養社會和市場需要的人才作為教學重點,難以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的新變化。
二、設計類課程的多元化教學
1.專業理論的多元化
風景園林學科的特點在于綜合性非常強,涉及規劃設計、園林植物、工程學、環境生態、文化藝術、地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的交匯綜合,又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除進行相關的理論知識教學外還要加強法規政策教育。景觀法規是景觀教育的基本準繩,法規本身是專業和社會實踐的高度概括,強化專業實踐的教育,以法規為準繩的創意無疑是對社會實踐的緊密聯系橋梁,建立良好的法規意識,可以反過來推動景觀相關法規的建立,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系。景觀政策是國家和地方政府發布的針對本專業或者對專業有影響的策略性大政方針,通過其學習培養學生的政策意識,關系專業相關層面的信息。比如近期2011年底湖南的發展戰略也從原來的“三化”增加信息化后變成了“四化”,并與國家的“兩型社會”建設圓滿結合。又如,在風景名勝區規劃設計教學中,除基本的規范要求外,還要求學生掌握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以及最新的國家關于風景名勝區的規定規章并了解不同級別的風景名勝區的審批程序。
2.教學選題的多元化
在教學選題上,課程設計原則上要求課題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各種問題能盡可能涉及,使學生訓練更加綜合全面。通過真題假做和真題真做的課程設計環節,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真題假做,在學生接觸設計的初期較適合,由于缺少現場的考察與調研,對任務書給定的場地環境缺乏認識,完成的設計往往偏重于圖面效果,會出現與場地不相符、資源浪費等問題,但在學生的大膽創新上減少了阻力;真題真做,具有真實性,學生從現場考察到規劃設計全方面參與,是一次學習與實踐的實戰機會。但由于真題要面向甲方,帶有一定的功利性,在教學進程和規劃思路上,易受甲方要求的影響。在教學中,應兩者結合,以真題為基礎,假作為手段,使學生在各個教學環節都能得到鍛煉。
3.教學方法的多元化
在教學方法上除采用板書和現代多媒體技術相結合以及教師對學生個別輔導的傳統教學方法之外,在教學改革中要堅持突出因材施教,大力加強研討課的力度,形成教學方法的多元化。
(1)開展專題講座。對于設計類課程中涉及到的問題可以采取開展專題講座的方法來講授。這樣可以讓學生真正掌握關鍵性的問題,不過這對任課老師就提出了更高要求。
(2)學生課堂討論。可以在上課前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廣泛搜集資料,就相應的規范、原則等進行課堂討論。教師要做好引導性作用,循序漸進指導學生深刻領會規范、原則的內涵。課堂討論時教師要能夠把握住主題,以免學生討論時偏離主題。
(3)模擬匯報與口頭陳述。為培養學生在宏觀邏輯思維和畢業后適應社會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加入了增強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訓練可分兩個層次:一是分項匯報,二是綜合匯報。分項匯報要求學生在設計過程中分階段匯報,可以用集體匯報和一對一匯報的形式;綜合匯報安排在設計完成之后,模擬評標現場進行匯報,要求學生完成匯報PPT,作為設計成績的一部分。
4.實踐操作的多元性
建立導師制的培養方式。學生可以從一入校就指定相應的指導教師,跟隨教師做相應的設計課題,從課題中汲取知識,領會規劃的具體程序。也可以參加到高年級學生畢業設計的整個操作過程中。這種方式使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深入了解,為以后設計類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科技活動。目前各個大學在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方面都出臺了一些政策,并給予資金支持。目前我校設立了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創新與創業大賽等多項科技賽事。
把握各種實習機會。目前我院學生有兩次實習機會:城市調查和畢業實習。通過城市調查學生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并收集了第一手資料;在畢業實習中,可以利用比較長的時間加強內業訓練,繪制專業的手工圖和計算機圖,要求教師本著高標準、嚴要求的原則,加強指導,監督學生。通過這樣的訓練,會很快提高學生的設計水平,使其將所學理論知識融會貫通。
參考文獻:
[1]魯敏,劉振芳,李東和.園林學科發展的現狀和未來[J].山東建筑大學學報,2010,6(25):662-666.
[2]李瑞冬,吳承照.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教學體系與方法探研[J].規劃師,2004,1(20):95-96.
[3]李曉丹,金瑩,呂達猛,史芳.一體化與多元化教學模式探索——以建筑學專業室內設計教學改革實踐為例[J].中國高教研究,2011,(6):92-93
[4]唐誠,胡曉靜.《風景名勝區規劃設計》教學方法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09,15(11):214-215.
[5]李瑞冬,吳承照.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教學體系與方法探研[J].規劃師,2004,1(20):95-96.
基金項目:2012湖南文理學院芙蓉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FRjg1218)階段性成果。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0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學改革研究、2012年湖南文理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JGZD1206)、2013年湖南文理學院芙蓉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2013年湖南省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等階段性研究成果。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