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能權+彭澤立
目前,《應用寫作》課程存在著內容相對陳舊、教學模式單調、考核評價單一等弊端。依托集成當今互聯網大多數功能的世界大學城空間,圍繞“改什么”“怎么改”這兩個核心問題,從教學內容、教學資源、教學模式、評價考核四個方面進行課程教學改革,探索出信息化時代《應用寫作》改革新路徑,激發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了課程教學效能。
世界大學城空間應用寫作教學改革《應用寫作》是高職院校普遍開設的一門公共基礎課,鑒于高職教育的職業性特點,師生中普遍存在著功利性的“專業至上論”,對《應用寫作》不夠重視,該課程改革緩慢,發展現狀不盡如人意,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課程內容相對陳舊。該課程在內容設置上忽視了與專業課程之間的有機聯系,不能很好地發揮課程對學生專業學習和未來職業的積極作用。二是教學模式單調。目前《應用寫作》教學仍停留在“一言堂”的傳統教學模式層面,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學習熱情不高,以至很多時候,學生的到課率和課堂秩序不得不依靠“考勤”和“考試”來維持。三是考核評價單一。注重結果考核,忽視學習過程考核,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習積極性,學生往往只注重出勤形式和期末考查成績,而對作業、自主學習等敷衍了事。
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應用寫作》的加速改革帶來了巨大契機。充分發揮集成當今互聯網大多數功能的世界大學城空間的信息技術優勢,將《應用寫作》課程建設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重構教學內容,精選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模式,改革評價方式,已成為該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勢。
一、服務學生專業和職業,重構教學內容
《應用寫作》是一門職業化公共必修課,對其教學內容的改革須遵循兩個原則,一是能力本位原則,所選教學內容須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文本分析能力和實際寫作能力;二是以用定學原則,根據學生所學專業的培養規格、未來工作崗位需求和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構建服務并融入專業技術教育的《應用寫作》內容體系,以實現課程教育效能,為學生專業能力提升打好基礎。
遵循上述原則,筆者利用空間優勢,對該課程教學內容進行了兩大改革:
(一)增加專業能力模塊
在學院所有專業都教授的基本能力模塊上,筆者增加了專業能力模塊,根據不同專業量身打造,為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學習服務。筆者任教班級的專業有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多媒體設計與制作專業、陶瓷藝術設計專業、工業設計專業,在專業能力模塊中,動漫班和多媒體班的教學內容為“分鏡頭腳本寫作”,而陶藝班和工業班的教學內容則為“設計說明寫作”,使應用寫作教學在培養寫作能力的同時,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專業學習及未來就業。
(二)增加拓展延伸模塊
在傳統課堂上,《應用寫作》課程覆蓋面廣與課時有限(36課時)的矛盾很難得到有效解決,而世界大學城空間提供了可行的解決方案。為了提高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筆者特意設置了拓展延伸模塊,安排了畢業論文寫作、人際交往法則學習、職場禮儀學習等學習內容,由學生課余自主學習完成。為了保證自學質量,教師精心設計了空間表格化導學方案,對學習時段、學習時量、學習內容、學習要求、學習反饋等做出了合理安排。
二、對接學生生活與學習,精選教學資源
教學內容確定后,需精選優質教學資源,以此為載體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筆者的做法是拋棄過時的、乏味的教學資源,增加對接學生生活、對接學生學習、對接未來職業的資源,使資源具有鮮活的時代氣息和較強的實用功能,使課程教學能與時俱進、“?!薄盎苯Y合。
(一)對接學生生活精選資源
筆者把學生舉行各種活動的海報、通知、啟事、通報等拍攝下來,建立了數量達200多幅的校園應用文圖片庫,根據《應用寫作》教學內容需要,精選部分上傳空間,如講授“通知”時,把《啟源口才協會通知》作為范例,把《上若油畫展報名通知》作為病例,引導學生進行一正一反的對比分析。學生的活動、生活狀態也反映在其個人空間中,因此,從學生空間也能找到很多優質教學資源。如動漫班一位同學空間里有一篇工作計劃很典型,反映了學生計劃寫作的常見問題。筆者征得該同學的同意,把這篇計劃作為例文,引導學生分析,并當場展示修改結果。
這樣的教學資源就來自于學生所熟悉的校園生活,來自于學生自身,使學生真切地體會到應用文能服務于自己的生活,從而有力激發了學習興趣。
(二)對接學生學習精選資源
職業院校學生普遍重視專業課程的學習,卻不大重視公共課程。針對這一尷尬形勢,筆者盡可能選擇與學生專業相關的資源,以引起學生的“專業”注意,使學生感受到應用寫作對其專業學習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完成學習任務。如講授“請柬”時,把上屆學生的請柬作業作為評析對象,提醒學生重點關注其中幾張圖案精美但文案薄弱的請柬,要求學生為其另配優美文辭,使學生意識到“藝”與“文”結合才能創造出高質量的請柬。
世界大學城空間強大的互動交流功能為校際間資源共享提供了極大便利。如講授“設計說明”這種文體時,筆者調用了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澧縣職業中專等學校的師生空間資源,以他校師生的設計說明作為典型案例,引導學生分析,既開闊了學生專業視野,又使他們在好奇與關注中掌握了設計說明寫作技巧。
(三)對接學生職業精選資源
應用寫作教學資源也應對接職場,為學生未來就業提供指導和幫助。如講授“簡歷”時,所選范例為前來我院應聘的專業教師的優秀簡歷,這就為學生求職簡歷寫作提供了切近專業的模板;講授“協議書”時,向學生拋出與就業密切相關的案例“我違反了三方協議,要受處罰嗎?”引起學生的疑惑與思考,接著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理論知識,然后再回到案例,運用所學理論進行分析,得出結論,并用“專家回復”圓滿解答案例所涉及的問題。在此案例的“提問—解答”過程中,學生輕松掌握了協議書與合同的區別。
教學資源選取后,根據資源的性質分門別類加以整理,建立了理論庫、例文庫、案例庫、集訓庫、圖片庫、視頻庫等資源六庫,并以此為基礎建立起《應用寫作》空間課程。
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布魯納說過:“使學生對一門學科有興趣的最好辦法勢必使之知道這門學科是值得學習的?!薄稇脤懽鳌芬詢炠|資源提升了課程的效用性,以其對學生生活、專業學習、未來就業的實用價值吸引學生積極投入空間教學,并學有所獲。
三、改革教學模式,實施立體互動的空間教學
筆者將空間課程運用于日常教學,采用問答法、演示法、討論法、探究法等多種教法學法,實施立體、互動、復合的空間教學模式。
(一)課前空間預熱
筆者根據每次課的教學任務,精心設計了空間表格化學案,從課前、課后兩個時段做好學生自主學習的導航。上課前,要求學生進入空間學案,做好課前預熱:第一,提前了解空間教學內容,獲取學習知情權;第二,思考教師布置的思考題,做好課堂發言準備,提高分析能力;第三,提交與自己生活、學習相關的應用寫作教學素材,這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師生共建教學資源的作用,而且由于課上所講案例來自學生自己的努力,也在不自覺中激發了學習興趣。
(二)課中空間教學
世界大學城云空間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圖文聲像并茂的教學平臺,筆者充分利用這一優勢,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安排相應訓練任務,將學習重點與難點貫穿于活動與任務中;精心選擇SWF文件、圖片、音頻、視頻等教學資源,將學習活動、訓練任務合理地、系統地組織起來,并在一個舒適的界面上通過超鏈接技術優化組合成表格化教案或教學流程圖等教學實施方案。
上課時,筆者以實施方案為指南,開展空間教學。這種教學實施過程構建了生動、真實、生活化的學習情境,能激發學習者的“主體”體驗,調動學生的興趣和動機,促進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從而增進了學習效果。
endprint
如“設計說明寫作”,筆者精心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有獎競猜、概念學習、掌握命名方法、掌握正文寫法和鞏固練習,調用我院師生空間資源、長沙民政職業學院等外校師生空間資源、中國陶藝網資源、珠寶之家網站資源、新浪網視頻、學院官網新聞等作為教學素材,以此為載體完成課堂教學任務。這種逐層深入的教學流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不僅能激發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輕松掌握設計說明的寫法,而且能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課后空間輔導與空間自學
依托空間跨時空的交互功能,筆者從三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課程拓展式學習,并在線解答學生自學中的疑難問題。
1.完成表格化學案的課后導學部分
課后導學的主要內容有三:一是完成綜合訓練題并自行訂正答案,以考核機制約束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達到鞏固空間教學的目的;二是完成教師布置的寫作任務,提交到教師空間;三是根據學案的安排,進行拓展學習,以開闊學生視野,滿足部分學生深化學習的需求。
2.開展菜單式選學
學生的年齡、信息加工的偏好、感情需求、社會需求、認知差別、智力差別等無法統一,因而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學習需求與偏好。針對這些差異,《應用寫作》空間課程特意設置了“菜單式選學臺”,將本課程必須掌握的理論及突破課程教學重點與難點的例文、案例等分類整合起來,開辟了“理論知識菜單式選學頻道”“典型例文菜單式選學頻道”“經典案例菜單式選學頻道”三個選學頻道,使學生能夠針對自身學習中的薄弱環節開展菜單式專項訓練,以滿足學生個別化學習需求。
3.拓展模塊的自學
筆者為拓展模塊的四個學習任務設計了導學方案,要求學生按照導學方案的指引,每四周完成一個任務的自學,并提交學習收獲與體會。如有疑問,在線咨詢,真正實現“時時課堂”“處處課堂”。
總之,空間教學完全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時空觀、師生觀、教學互動觀,實現了教學過程的三結合,空間上,課堂與課外相結合,時間上,課前、課中、課后相結合,教學關系上,教師的空間教學與學生的自主學習相結合,從而構筑了一種復合、立體、互動的新型教學模式,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升了課程教學效果。
四、改革考核模式,建立多主體多元化的公開考核體系
筆者建立了班級課程群組,開辟了融作業展播、學習反饋等于一體的互動交流區,依托空間互動、泛在的優勢,構建了多主體多元化的《應用寫作》公開考核評價體系,使課程考核更為科學、合理、公平。
(一)多主體評價
針對僅由應用寫作教師評價學生學習情況的主體單一性局限,筆者將專業教師、學生也納入評價主體,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的學習。如設計說明作業就由應用寫作教師和專業教師共同評定成績,專業教師評價設計說明內容與作品特點的吻合度,應用寫作教師評價語言的流暢性、準確性和形象性,引導學生從設計和寫作兩個不同角度了解作業的優點和缺陷。通過作業展播臺跟帖、群組發言等途徑,開展學生互評,每個學生都可對同學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即有利于實現評價公平,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鑒賞水平。
(二)多元化考核
《應用寫作》將結果性考核轉化為形成性考核,強化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發展狀態的關注,從出勤、課堂學習、空間預習、空間拓展自學、空間討論、作業、期末考查、參加相關競賽的成績等方面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綜合考量,有效發揮考核評價的激勵作用,使學生獲得了成就感,增強了學習自信心。
(三)透明化反饋
在《應用寫作》空間課程中,筆者專門開設了“學習情況總覽區”,面向所有學生及時反饋教師對學生平時學習情況的評價。課程結束時,筆者發布了《<應用寫作>平時成績評分說明》,公布了學生的課程成績。由于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全程受到學生的監督,公平、公正的原則得以實現,迄今為止,尚未有同學對自己的《應用寫作》成績提出質疑。
在《應用寫作》空間課程建設及空間教學改革中,筆者深切感受到空間無限、創新無限、教改無限!依托世界大學城云空間的信息化技術,我們將繼續深化《應用寫作》教學改革,促使學生提高應用寫作水平,更好服務于學生的專業學習及未來職業。
參考文獻:
[1]高鷹,謝靜.網絡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現代教育科學,2009,(3).
[2]彭慧,張劍平.從研發群體視角看高校網絡課程建設[J].現代遠距離教育,2006,(5).
本文為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基于信息時代云計算條件下高職教育空間教學模式六維度轉型研究與實踐”(編號:XJK012BZJ002)、湖南省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信息化時代高職公共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編號:ZJB2012009)的部分研究成果。
(上接第37頁)
他的突然轉變,貌似無理取鬧,實際上暗示了勃特拉姆與海麗娜的婚姻。
勃特拉姆逼不得已娶了出生貧賤的鄉下姑娘海麗娜,一直對其出身低微頗為不滿,新婚之夜在帕洛的慫恿下逃到弗羅棱蕯??梢哉f勃特拉姆最后接受海麗娜妻子的身份,無非看在肉體的驅使和海麗娜懷上孩子的份上。拉瓦契的愛情折射了宮廷愛情和貴族之間愛情的虛無和婚姻中的肉欲。對于拉瓦契來說,愛情本源自欲望,欲望在婚姻中達到極致。他點出婚姻的結合純粹是肉欲的驅使,和愛情絲毫沒有關系。
拉瓦契撥開愛情和婚姻虛偽的面紗,暗示勃特拉姆對海麗娜的宣誓就像自己對鄉下姑娘一樣,最終是會變心,是不可靠的。在劇終,拉瓦契沒有出現在勃特拉姆和海麗娜的婚禮上,這暗示了拉瓦契對他們的婚姻是沒有信心的,不相信這樣的結合能持續永久。干脆就不來湊這個熱鬧,讓那些自認為聰慧的人看著熱鬧,拉瓦契一個人孤獨、寂寞和辛酸。
拉瓦契對自己的憐愛,對愛情婚姻的嘲弄,對性和貞潔的大發議論,其看似玩世不恭的人生態度和猥褻下流的言論直擊人世間的丑惡和世風日下的習氣,與全劇抑郁陰沉的氣氛一脈相承。作為劇中的小丑,拉瓦契的出現正是此劇的點金之筆。莎翁借拉瓦契之口,道出深邃的真知灼見。
參考文獻:
[1]Lanzen, Harris L. Shakespearean Criticism (Excerpts from the Criticism of William Shakespeare's Plays and Poetry, from the First Published Appraisals to Current Evaluations)[J]. Ed.Sandra L. Williamson. Vol. 46. New York: Gale Research Company,1984.
[2]Shakespeare, William. Shakespeare Complete Works [M].Ed.W.J. Craig.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6.
[3]莎士比亞.莎士比亞全集(三)[M].朱生豪 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303-406.
[4]易紅霞.誘人的傻瓜:莎劇中的職業小丑[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147-162.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