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銀鳳
摘 要:提高教學質量是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也是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關鍵所在。 但當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卻并不盡如人意,本文就針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以及對與之相對應的對策進行分析。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9-293-01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問題關乎國家的建設大計,關乎“中國夢”的早日實現。教育問題一直都是我國的重點關注對象。隨著新課改在全國范圍內的實施,教育更是成為一個炙手可熱的話題。但農村與城市發展不平衡,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情,在教育方面也一直存在著城鄉不平衡的問題。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在學生日后的教育過程中占有著很重要的地位,是關注的重點,但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卻并不全盡如人意,本文就針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以及對與之相對應的對策進行分析。
一、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現狀之分析
(一)語文教學脫離日常生活
雖然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要聯系學生生活,從學生已有的生活背景出發。但是當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主要是照本宣科,圍繞教材轉:而教材卻又離生活很遠。語文教師過分依賴教材,而不會將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與教材有機結合起來,做到教學即生活,生活即教學的遷移。有些本來學生很熟悉的東西,在課本上換個叫法,老師在那里解釋半天也沒解釋清楚,結果是老師越解釋,學生越糊涂,這樣的教學就很難保證教學效率和質量了。
(二)語文教師的教學方式更新緩慢
由于農村條件的限制,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獲得學習培訓的機會很少,教學方式方法陳舊,自然習慣于老法子,缺乏創新,這樣扼殺了學生創造力的發展。曾經有位語文教師出了一道練習:下雪之后,你想到了什么?有的學生說想到了冬天,有的學生說想到了結冰,有的學生說想到了寒冷,這些老師都給予了表揚和肯定;而有一位學生說“我想到春天”,結果被教師打了的叉叉,原因是與標準答案不符,顯然,如果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抱定這種思維模式,肯定不利于學生的創造力培養。由于農村學生鍛煉的機會本來就很少,如果僅有的幾次想法也被老師給扼殺了,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膽小、自卑的心理,創造力也就隨之減少。
(三)學生能力的培養受到限制
當前大多農村教師重讀輕寫,導致學生寫作能力較差。而有的教師重寫輕讀,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沒有多少益處。農村小學沒有圖書館、閱覽室,即使有也很少大面積地對學生開放,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嚴重不足。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有些學生有想法要表達,但因沒有積累豐富的詞匯,沒有學到一定的寫作方法、技巧,導致學生不會表達、表達不暢等問題。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資源與城市相比,差距很大,除了課堂之外,學生們課外的學習活動非常有限。因此,很多學生一放學,回家就什么事情都沒有了。由于課堂教學多以應試教育為主,教師教得死,學生學得死。學生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相對城市都有比較大的差距。結果是學不能致用,以至于很多地方出現了讀大學無用說,導致學生、家長對于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都減少了許多。
二、改善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現狀的對策分析
(一)加強語文教師隊伍建設
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在教師、出路在教師、未來在教師。教師水平的高低決定了教學水平的高低,也就決定了培養學生的質量。政府部門要加大對農村教師培訓和進修的投入,使教師水平有持續不斷地提升:各學校應經常組織教師去外校觀摩學習先進教育教學方法,以拓寬教師的視野;教師自己也應經常學習,以身作則,通過學習來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另外,政府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教師到城市中心學校交流學習,把城市中心學校教師派到農村小學任教,進行交換交流,以促進農村小學教學水平的提升。
(二)注重結合農村實際
農村小學語文學習不應也不該僅僅局限于課堂,農村廣闊的天地,豐富的大自然,優秀的傳統文化活動,淳樸的家庭生活都是語文教學的資源。語文教師應深入研究并提倡語文學習的綜合,積極創設日常生活與語文教學的結合點,創造更加開放和諧的學習情景,為學生提供各種渠道的學習活動機會,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習知識,實踐知識。另外,教師也可利用本地人文自然資源,開拓語文價值意義。每個地方都有一些人文,也有一些自然資源。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了解人文自然的社會實踐活動,學習本地歷史名人的事跡,參觀優美的名川大山,這對于激勵學生積極上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也能使語文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關于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總結與思考
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絕非一朝一夕即可解決,也不是單靠某個力量就可解決的,它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幫助。因為農村學校教育的成敗決定了中國教育的成敗。據調查,農村人口約7億,占全國總人口的60%。加上農村學校網點多、散、經濟落后,學生家長的教育意識薄弱等方面的原因,會給改革帶來更大的難度。但我們堅信:只要政府部門提供有力的后盾,社會力量的鼎力支持,從教人員的齊心協力,我們一定可以眾志成城,取得一定教育效果。我們一線的教育工作者還要充分利用農村現有資源,拓寬學生語文學習的空間,讓學生走向大自然,充分發揮教師、學生學習潛力和創造激情,使語文教學充滿活力,讓農村小學學生真正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1] 鄭婷婷.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06).
[2] 周妙亞.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探索[J].寧波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