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松
摘 要: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基礎教育中,化學科學知識是學生認識世界、面向生活和自身發展不可缺少的知識,這些知識涉及面廣,但難度適中或傾向簡單,開展化學實驗教學,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本文主要從化學實驗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的重要性展開論述,借此拋磚引玉,以便更好的開展化學教學,服務學生。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9-301-01
初中化學教學的任務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化學知識的啟蒙教育,通過開展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具有最基本的科學素養,以適應未來的生產、生活和學習的需要。化學實驗教學即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學習學生形成概念,獲得化學知識,同時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
一、創設趣味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開學伊始、在九年級的第一節化學課我沒有急于講課本內容,而是先演示一些有趣的實驗,并在平時結合教學內容或穿插復習學過的內容及相應的實驗,隨機性的開展課外活動。利用課外時間,讓學生親自體驗鎂帶燃燒的光芒、氫氣流吹肥皂泡的樂趣、用PH試紙測定土壤的酸堿度或讓學生自己用醋精和碳酸鈉制備簡易泡沫滅火器用于滅火,結合生活中的化學了解酒后駕車的測定方法。
二、改演示實驗為學生實驗,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
傳統的演示實驗由于多數學生距離較遠,可觀察性差,效果不是很好,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總量也不多,使得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因此,有必要把部分演示實驗改為分組實驗,讓學生自己親自操作既能培養動手能力,也能拓寬學生思維。如,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的演示實驗變為分組實驗。由于學生沒有更多玻璃罩,我就讓學生自己找來帶蓋的玻璃罐頭瓶把瓶口朝下,在蓋上放點燃蠟燭代替紅磷,瓶壁上用帶顏色橡皮筋把瓶分成五等分,然后擰緊蓋,待蠟燭燃盡時把瓶倒放在水槽中,并打開蓋,發現瓶里進入水的體積約占整個罐頭瓶體積的五分之一,這樣學生能根據蠟燭燃燒要消耗氧氣,充分認證空氣中氧氣含量約占體積的五分之一,從而增強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三、在探究性實驗中培養創造能力
探究性教學是指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探究性學習活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目的一種教學模式。實驗探究式教學是初中化學教學的基礎,要求教師精心指導,讓學生應用已學過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通過親手實驗探究化學概念或規律,從而獲得知識。它是學生創新的基礎,是不可替代的學習方法,要求教師在教學時不要把結論直接生硬地告訴學生,而是要根據教學的目的、要求和學生的認識規律,設計特殊的探究方案,積極引導學生按一定的思路,采用觀察、實驗、閱讀、討論、練習等科學方法探究化學知識,發展各種能力。以此完成教學任務。這種教學的特點是從認識規律和化學學科的特點出發,使學生為主體與教師為主導,思維訓練與獲取知識有機結合,通過引導、探究、訓練三者結合的形式,使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如,在二氧化碳氣體的制取及性質實驗教學時,我主要采取了由考題人手啟發學生思維,自己得出結論的教學方法,首先回憶制取氧氣和氫氣的二套典型裝置,找出它們使用的局限性,然后介紹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反應原理、藥品、最后由學生分析找出制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既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又使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
四、化學實驗教學中對身心素質能力
在演示實驗中,通過教師從容不迫,緊張有序的示范,可以教育并幫助學生在緊張有序的思維活動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通過實驗提供的氛圍以及圍繞對實驗濃厚興趣,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受限制,也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同時,通過獨立操作實驗,也可以起到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的作用,通過分組實驗,學生團結協作,共同完成實驗,共同完成和討論實驗現象、結論,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實驗的成功,特別是簡單實驗設計或實驗習題,學生可以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成就感會使他們更加努力,更加勤奮,反之,失敗之后,在教師的指導下或同學的幫助下,找到失敗的原因而重獲成功,會帶給學生更大的喜悅,使他們對戰勝挫折充滿信心,有利于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性格。
五、利用化學實驗技術,培養實踐能力
學生對實驗技能的掌握本身也是一種對勞動技術的掌握,對實踐能力的培養。化學教學目的的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這種能力的形成對學生的日后工作,生活的幫助不言而喻。如學生學會一定濃度的溶液配制,對于我們的農村中學生來說,他們以后回到農村要配制農藥肯定有幫助的,甚至可以結合環保知識及農業知識去尋找最佳濃度;學會土壤及水樣酸堿性的測定,對于日后學生自己測定土壤、水質的酸堿性;學會中和水土的酸堿性后,對于農業勞動生產肯定有幫助,從而合理施肥、合理種植、合理利用土地資源。
結語:教師除完成課本上規定的實驗外,根據學校的設備條件以及學生的實際水平,適當增補或改進一些不完善的實驗,并且通過對學生有步驟、有針對性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
參考文獻:
[1] 孫策元.素質教育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體現[J].中學生數理化,2013(11).
[2] 李 偉.如何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能力[J].教學實踐,2013(06).
[3] 盧慧霞.初中化學實驗要提倡探究性教學[J].考試周刊,20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