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麗
基于核心能力培養的普通高等院校會計學專業核心課程建設問題探討
張鳳麗
本文在闡釋專業核心課程涵義的基礎,圍繞普通高等院校會計學專業核心能力與專業核心課程的確定,明確了會計學專業核心課程建設的主要任務,提出了會計學專業核心課程建設的措施,為普通高等院校會計學專業核心課程建設提供一定參考。
核心能力;會計學專業;核心課程;專業建設;普通高等院校
2011年教育部頒發的《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科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指出,“十二五”期間繼續實施“高等學科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普通高等院校應根據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的指導文件精神,結合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學專業的特點,不斷加強核心課程體系建設,全面提高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專業核心課程是指能夠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質養成起主要支撐或明顯促進作用的課程,是打造專業核心能力的課程。具體而言,專業核心課程是指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為實現培養目標,對學生掌握專業核心知識和培養專業核心能力,對提高該專業核心競爭力起決定作用的課程。
對普通高等院校會計學本科專業而言,會計學專業的核心課程是指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為了培養學生掌握會計基本理論及經濟、法律、現代信息技術等相關專業知識,能夠使學生具備會計核算、涉稅業務處理、審計業務處理以及會計職業判斷能力,對提高會計學專業核心競爭力起決定作用的課程。
普通高等院校會計學專業應結合培養目標對知識、能力、素質的具體要求,整體優化知識結構和課程體系,基于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規格,分析會計學專業所涵蓋的知識領域及其所應達到的知識要求,最終確立普通高等院校會計學專業應培養的核心競爭力,進而確定出有利于學生核心競爭力形成的課程。經過充分的研討與調研,我們認為普通高等院校會計學專業的核心課程一般應該包括:基礎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學、成本會計學、稅務會計、審計學、會計電算化8門課程。同時,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會計實務處理、審計實務處理能力、財務管理與稅收籌劃等能力的培養。
會計學專業核心課程建設應結合高等院校的辦學定位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對知識、能力、素質的具體要求,突出培養會計職業核心競爭能力,整體優化知識結構和課程體系,明確課程建設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深化教學改革,不斷推進教學團隊建設,為地方一線培養核心競爭能力強、職業素質高的應用型人才。
(一)注重課程體系的設置與建設
通過專業核心課程建設,使專業課程體系更加科學、合理,重點突出,發揮核心課程的統領及輻射作用,構筑會計學專業學生的核心競爭力;以核心課程建設為重點,開展教育思想大討論,建立與創新型人才相適應的課程體系,以核心課程建設帶動體現學生基本技能、拓展能力培養的其他課程的建設。
(二)通過專業核心課程建設,濃縮提煉專業基礎知識,提高專業課程品質
建立與課程性質、地位相適應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評價制度,重在推進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實現從注重知識傳授向更加重視能力和素質培養的轉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三)堅持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拓寬基礎,強化實踐
建立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整合教學資源與課程教學內容,重點加強核心課程中師資隊伍、教材、教學條件、教學質量、實踐教學、網絡資源等建設。
(一)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根本,強化專業核心課程師資隊伍建設
普通高等院校會計學專業應始終把師資隊伍建設放在首位,努力建設結構優化、梯隊合理、素質優良、教學科研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首先,應加強專業帶頭人的梯隊培養,從政策、資金、教學條件等方面加強對學科帶頭人的培養與支持,鼓勵教師努力提高教學水平與科研能力;其次,加大師資隊伍引進的力度。應重點引進和培養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通過師資的“走出去”、“引進來”,采取創新性方式加強校企合作等多項措施培養“雙師型”教師,強化專業核心課程師資隊伍建設。
(二)深化課程教學內容整合,精簡濃縮專業核心知識
在會計學專業核心課程建設中應使課程體系設置與教學內容更加適合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核心課程主講教師應不斷與時俱進,強化知識體系的整體性、綜合性,同時,不同核心課程之間也應有效把握學科前沿與人才市場需求前沿,做到課程與課程內容之間的有效資源利用,避免重復,精簡濃縮專業核心知識,正確處理各門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的作用和功能。
(三)以教學條件為保證,注重課程教學條件培育
會計學專業核心課程教學條件主要包括教學大綱、教材、教案、課件、圖書資料、實驗實訓條件等方面的內容。為適應會計改革和發展的需要,教師應根據會計的新發展及會計準則的變化,加強會計學核心課程教學條件培育,不斷完善教學大綱,在專業建設過程中配合教學資源與教學內容的整合不斷完善專業教學條件。
(四)創新課程考核方式改革,建立適應學生自主學習的課程教學模式
課程考核方式改革是會計學專業核心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教師應以高度的責任感,認真研究本門課程的教學規律,著眼于科學全面地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強化實踐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考核,把“注重考核學生實際能力”、“全面考核”、“過程考核”等先進理念貫徹到課程考核方式改革中,增加論文、作業、課堂表現及參考書閱讀等成績在學業成績評定中的比重,強化學生課外自主學習能力,建立適應學生自主學習的課程教學模式,啟迪學生積極思維,激發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會計學專業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1]柳長安,楊凱.構建核心課程體系促進多樣化的創新人才成長[J].中國電力教育,2011(34).
[2]侯日敬.基于核心能力的會計學專業課程體系設計與實踐[J].財會月刊,2010(27).
(作者單位:唐山學院)
唐山學院教育科學研究基金項目“地方本科院校會計學專業核心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優化研究”(項目編號:1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