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旻飛
摘 要:自動扶梯與自動人行道(以下簡稱自動扶梯)近年來所發生的事故屢見不鮮,每件事故讓人觸目驚心,尤其是針對地鐵、大型超市、車站等人流密集容易滿載或超載運行的場所是否可以增加相應的安全保護裝置,讓其設備即使在發生意外時也能夠使電梯有效制停,避免人員傷亡事故。
關鍵詞:自動扶梯;梯級(踏板);缺失保護
1.依據國標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GB16899-2011》相關規定,自動扶梯的梯級、踏板在發生斷裂或丟失時能及時檢測發現問題并能通過自動扶梯自身的控制系統可靠制停,防止人員的傷亡。以下是筆者的在日常工作中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探討。
1.1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支撐結構設計所依據的載荷是自重加上5000牛/平米的載荷,最大撓度不應大于支承距離的1/750(對于公共交通型的最大撓度不應大于支承距離的1/1000)。(GB16899-2011 5.2.5)
1.2梯級或踏板的設計結構在考慮環境因素(例如:溫度、紫外線、濕度、腐蝕等)的情況下,材料應在規定的使用壽命周期內保持其強度特性,梯級或踏板應設計成能夠承受正常運行時由導軌、導向和驅動系統施加的所有可能的載荷和扭曲作用,并能承受6000牛/平米的均布載荷。梯級和踏板還應進行靜載試驗(GB16899-2011 5.3.3.2)和動載試驗(GB16899-2011 5.3.3.3)
1.3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應能夠通過裝設在驅動站和轉向站的裝置檢測梯級或踏板的缺失,并應在缺口(由梯級或踏板缺失而導致的)從梳齒板位置出現之前停止(GB16899-2011 5.3.5)
1.4目前,我國自動扶梯普遍采用光電傳感器來捕捉缺失的梯級或踏板(如圖一所示),把光電傳感器安裝在驅動站和轉向站并把光電傳感器的感應端朝向梯級位置,當梯級出現缺失光電傳感器向控制機構發出故障信號,使設備實現制動。背景中所發生的事故說明當自動人行道的踏板從斷裂丟失到運行至驅動站或轉向站的光電傳感器檢測到缺失制動電梯的這段時間內,梯級(踏板)的缺失保護功能實際上對發生踏板丟失事實的電梯,失去了有效的監控和做到行之有效保護。所以當乘客在未及時做出反應并與所斷裂下陷踏板一同陷落時,極易造成對乘客身體的重大傷害甚至死亡(本文所探討的情況是梯級(踏板)的下陷保護未觸發的情況,因為此次事故所發生的自動人行道運行區間都相對較長,而梯級或踏板的下線保護裝置又通常裝設在每個轉向站圓弧段之前并在梳齒相交線之前有足夠距離的位置,在梯級或踏板出現斷裂下陷到觸發下陷保護開關這段時間內可能已經造成十分嚴重的擠壓或剪切事故。
綜上所述:針對城市地鐵、大型超市、車站等人流密集的場所,使用的自動扶梯在上下梳齒板之間一般乘客所能觸及的運行區段,加裝多組光電傳感器,保證任何一個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的梯級(踏板)在此區段運行時發生丟失時能夠在運行一個梯級(踏板)深度內有效制停(制停距離應滿足GB16899-2011所述要求)。加裝此類安全保護裝置后,即使在發生乘客意外陷落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旋轉部件中時,也可能能夠降低嚴重傷害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