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嬰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得到了快速有效發展,高校在校學生數量急劇增加,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增強,但發展還不成熟。高校在大學生管理工作中遇到許多新的問題,高校亟需針對這些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大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得到切實解決。
新形勢大學生管理問題措施一、大學生管理工作目前面臨的問題
1.傳統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在新形勢下凸顯出了諸多不適應
當前,社會形勢已經發生了較大變化,大學生已經不再是象牙塔里的天之驕子,高校擴招導致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社會變革中學生的思想意識也發生了劇烈變化,趨于更加復雜多元。我國大多數高校卻還是使用傳統的管理制度,更多地強調在紀律性、服從性方面對學生的教育,一些高校管理者還在用自己求學期間的學生心態來輔導教育自己的學生,對學生在目前的新形勢下產生的焦慮心理缺乏有效疏導。多元發展的社會,使學生的學習內容也變得更加豐富,學生管理工作中一些相關的學習制度也相對陳舊,除了書本知識,學生需要更多的接觸社會前沿科技的機會,相關的管理制度卻還沒有與時俱進。雖然很多高校也建立了心理輔導等機制,但是還是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思想、理想、信念方面的問題。
2.管理工作者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待提高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各大高校連年擴招,學生數量成倍增長,與此同時,大學生管理工作隊伍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擴展,目前大多數高校的輔導員與學生比例尚且達不到1︰150,管理者精力有限,管理制度的實施和改革就無法得到切實保障。這就給管理隊伍帶來新的挑戰。在市場經濟的刺激下,整個社會人心浮躁,更多的優秀管理人員為了追求更大的經濟效益,不再把教書育人作為第一要務,不再把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偉大事業當成第一事業,使得管理隊伍的靈魂發生變化,更有甚者,并非真正熱愛教育事業,只是迫于就業壓力,將高效輔導員這個工作當成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持觀望態度在崗位上效力。總之,不管是從管理者的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有待進一步提高。
3.面臨的社會環境復雜多變
現階段,隨著我國的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不斷深入,高校的辦學模式趨于多樣化,招收學生數目不斷攀升,但是高校當前的管理工作與管理人員的數量已經難以滿足這一現狀。據調查,我國高校一個專職輔導員大約要管理200個學生,嚴重阻礙了高校管理工作的進行。同時,高校實行學分制與后勤社會化制度也給現階段的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挑戰。盡管學分制的實行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也提高了學生的交際能力,但是容易造成學生紀律松散、集體榮譽感缺失,不利于學生管理工作的進行;而后勤社會化制度的實行,推動了社會上一些企業的發展,但是忽視了學生的管理工作。
二、新形勢下大學生管理中的主要問題的幾點強化措施
1.從理念上進行改革,在大學生的管理工作中突出“人文關懷”
針對當代大學生的管理,不能以傳統思維觀念去對待,需要引入新的“人文關懷”概念,“人文關懷”體現著人與人之間的互信、尊重和理解。大學生管理工作者在工作中就是要跟學生建立這種相互理解、信任和尊重的關系,從而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礎上去幫助其發展。尊重不光是要尊重學生,也是要尊重一定的成長和學習規律。一方面,要求教師能在思想上重視人文關懷,真心地為學生著想,對大學生的個性有客觀的尊重;另一方面,需要在管理的過程中對學生多施展人文關懷。傳統的管理,以規章制度條條框框來約束大學生的言行舉止,用強制性的措施來督促學生施行。這種方式過多的體現制度,沒有考慮學生的心理,沒有體現出人文關懷。這種方式在現代大學生管理的工作中問題越來越突出,因此必須改革,引入新的人文關懷概念。
2.切實做好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測評的工作,完善考試制度
相對健全的考核機制能夠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形成和完善,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整個管理工作中引入和完善大學生綜合考評制度。考評的內容可以集中體現在大學生平時在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表現、法律紀律意識、集體觀念和社會服務等眾多關系到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方面。除此之外,還要監督和考評大學生的日常動態。考評的實施需要有長效的機制,做到不遺漏重點。在一段時間之后就可以對在校大學生做一個綜合的考評,把文化課、體育、藝術等其他成績綜合到一個系統里面。最后把所有的綜合成績跟優秀大學生聯系起來,這從一個方面,很好地提高了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使大學生管理工作更加有序;另一方面,也能使大學生認識到管理的重要性,自覺主動地進行接受管理和教育,養成自我約束的好習慣。
3.高校要以學生為主開展管理工作
高校要對現階段的學生管理方法和模式進行改革創新,在管理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將學生的自我管理滲透到學校對學生的制度管理過程中。相比于傳統的強制管理模式,新的管理模式更加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新的管理模式在實施的過程中,要注重發揮學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重要作用,如高校可以利用各個學院的學生會進行學生的管理工作,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以及思想動態,高校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管理。因此,高校在新形勢下可以將學生會作為一個學生管理的新平臺,進行學生的管理工作,除此之外,高校也要注重學生干部以及學生黨員隊伍的建設工作,要充分發揮他們在學生中的榜樣作用。
4.高校要提高輔導員隊伍的綜合素質
第一,高校要提高對輔導員的選擇要求,高校輔導員不僅要具扎實的理論文化基礎,更要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最好也要同時具備從事學生管理的相關工作經驗。
第二,高校要加強對輔導員隊伍的管理,對其加強人文關懷,構建全面系統的輔導員管理體制,同時在管理體制中要滲透獎勵機制和激勵機制,對表現較好或較差的輔導員要進行獎懲。
第三,高校要制定與輔導員相關的優惠政策,特別是在輔導員定級、培訓以及職稱評定等方面,確保輔導員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切實提高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參考文獻:
[1]謝莉娜,鐘鳴.新形勢下大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7(07):11-12.
[2]杜晶.新形勢下大學生管理現狀淺析及對策探討[J].湘潮,2011,(04):56-58.
[3]胡瓊.新形勢下大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解決途徑探析[J].才智,2012,11(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