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玉
【摘要】教育平等,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教育平等思想在中國教育思想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蔡元培教育平等思想可以這樣概括:不問男女、階層、貧富、民族等,都應接受平等的教育。蔡元培教育平等思想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對解決當前我國教育公平問題仍具有重要的啟示。
【關鍵詞】蔡元培 教育平等思想 教育公平 啟示
一、蔡元培教育平等思想的淵源
蔡元培在繼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合理因素、借鑒西方文化有益成分以及深受近代“教育救國”等思潮影響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他的教育平等的思想。
30歲以前,蔡元培基本上是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受儒家文化的教育和熏陶的。他很贊賞中國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認為周天子的“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和孟子的“民為貴,君為輕”等主張是“平民主義”的重要體現(xiàn)。他也十分欣賞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和“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歸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的“平均主義”思想。就男女均應平等地接受教育而言,蔡元培受清末學者俞正燮的有關男女平等思想的影響,對其“從各方面證明男女平等的理想”推崇備至。
二、蔡元培教育平等思想的主要內(nèi)容
1.男女都要受教育,并且所受的教育都要一樣
在中國,男女不平等有幾千年的歷史,婦女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長期遭受壓抑,在社會上和家庭中均處于無權的人身依附的地位。蔡元培以其教育家的敏銳的洞察力,對婦女的弱點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強調(diào)婦女要自立自強,要立足于社會,使自己成為人格獨立的國民。他說:“女子不學,則無以自立。”他認為,女子只有到學校接受教育,有了與男子一樣受教育的機會和權利,有了知識和技能,能謀獨立生活,做到不依賴男子,自己有獨立的人格,才能實現(xiàn)男女平等??梢钥闯觯诓淘嗫磥?,平等地接受教育是男女平等的首要條件。
2.不問階層,都應接受教育
蔡元培十分重視工人階層接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1918年4月14日,在蔡元培的支持下,北大開辦了校役夜校,即工人夜校,其目的在于為學校工友補習文化知識,提高他們的文化知識水平。他在北大校役夜校開學式演講中精辟地論述了工人階層接受教育的重要性。他說道:“在常人之意,學校為學生而設,與校役何涉。不知一種社會,無論小之若家庭、若商店,大之若國家,必須此一社會之各人皆與社會有休戚相關之情狀,且深知此社會之性質(zhì),而各盡其一責任。
3.不問貧富,都應接受教育
蔡元培就“平民”二字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即“‘平民的意思,是‘人人都是平等的”。就教育而言,實際上是指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他試圖普及教育,讓所有的人都能享受教育。“從前只有大學生可受大學的教育,旁人都不能夠,這便算不得平等。現(xiàn)在大學生分其權利,開辦這個平民夜校,于是平民也能到大學去受教育了”。為了讓貧苦百姓也有接受教育的機會,他主張打開大學校門,鼓勵師生走出去,為老百姓辦他們所需要的教育,從而提高平民百姓的文化素養(yǎng)。
三、對蔡元培教育公平思想的評價
蔡元培提出的關于教育平等的思想所涉及的對象具有全民性。他的教育對象既有在校學習的青少年,又有工人、農(nóng)民、店員等生活于社會下層的平民,更有大字不識的文盲。他認為,全體公民無論性別、民族、年齡、職業(yè)、地位、貧富等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
“教育公平可以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教育起點公平,即教育權利平等;教育過程公平,即教育條件相同;教育結(jié)果公平,即學業(yè)成功機會相同”。據(jù)此,可以看出,蔡元培的教育平等指的是教育公平“三層次說”中的第一層,即受教育權利和受教育機會的平等。這也就說明了,教育平等是教育公平的基礎??墒堑侥壳盀橹梗覈鴤€人受教育權及共享教育機會權還未得到充分的保障。那么,如何促進教育起點公平?蔡元培教育平等思想對解決當前我國教育公平問題具有以下啟示:
1.教授多樣化的教育內(nèi)容,是促進男女公平地接受教育的基礎
在中國傳統(tǒng)的對女子的教育中,其宗旨是培養(yǎng)賢妻良母,教育內(nèi)容主要是進行倫理和生計教育,如縫紉烹調(diào)、撫養(yǎng)子女、侍奉公婆等知識和禮儀。蔡元培認為,通過對女子的教育,不是要把女子培養(yǎng)成賢妻良母,而是要把女子培養(yǎng)成具有獨立人格的“社會人”,即使之與男子一樣,能夠擔負起社會改革的重任。他主張,女子應該成為通曉科學技術的專門人才,如科學家、教育家、藝術家等。女子在求學時,應專心致志地學習有關知識,如“專誠學教育,專誠學科學、美術、實業(yè)均可”。
2.有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消除因階層差距帶來的教育不公平
蔡元培認為,“從前在京師大學堂里面的聽差,不過賺幾個錢,喊幾聲大人老爺;現(xiàn)在北京大學替聽差的開個校役夜校,他們晚上不當差的時候,也可以隨便的求點學問。于是大學中的無論何人,都有了受教育的權利。不過單是大學中人有受教育的權利還不夠,還要全國人都能享受這種權利才好”。在當時,要為廣大老百姓建立更多的社會教育機構(gòu)幾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充分利用現(xiàn)成的教育資源。
3.開辟靈活多樣的教育途徑,消除貧富差距帶來的教育不公平
由于當時“實以四年義務教育,所籌經(jīng)費、師資,亦屬數(shù)量太巨之故”,蔡元培提出,“應限期實施一年制之短期義務教育,對十足歲至十六足歲長年失學兒童,實行強迫教育”。而且要“注意竭力推廣充實小學教育,并切實推行半日二部制”。就社會教育而言,教育途徑有依托學校開設的各種補習班和習藝所,有利用報紙、雜志、無線廣播等各種傳播媒介施行的教育,還有利用小說、電影等各種文藝形式施行的教育,等等。通過這種多樣化的教育途徑,可使貧苦老百姓都享有受教育的機會,從而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zhì)。
當今,我國經(jīng)濟雖有較快發(fā)展,但作為發(fā)展中國家的國情仍沒有根本改變。雖然國家將公共教育資源向農(nóng)村、向中西部、向邊遠地區(qū)和貧困地區(qū)傾斜,力求使教育均衡發(fā)展,力求逐步努力消除貧富差距,但真正實現(xiàn)教育公平,我們?nèi)杂泻荛L的路要走。所以,應舉辦與中國國情相適應的教育,開辟靈活多樣的教育途徑,努力消除貧富差距帶來的教育不公平。
不問男女、階層、貧富、民族等,都要受教育;傳授多樣化的教育內(nèi)容,是促進男女教育公平的基礎;有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有利于消除階層差距帶來的教育不公平;開辟靈活多樣的教育途徑,可以縮小貧富差距帶來的教育不公平;促進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教育的發(fā)展,是實現(xiàn)教育公平的重要舉措。蔡元培教育平等思想中的這些合理因素,對解決當前我國教育公平問題仍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王嘉毅.教育公平與少數(shù)民族教育發(fā)展 [J].西北師大學報,2009,(01).
[2]施莉.論蔡元培社會教育思想 [J].寧波大學學報,2006,(05).
[3]李文忠.蔡元培的教育獨立思想及其現(xiàn)實意義 [J].學理論,2010,(06).
[4]歐陽琰.蔡元培的大學教育思想及啟示 [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06).
[5]王峰.簡析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現(xiàn)代意蘊 [J].中國輕工教育,2010,(02).
[6]劉冰,任力威.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初探 [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