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祥
摘 要:中職學生基礎差,厭學情況很普遍,在專業課堂教學中貫徹“五有”,可有效地緩解學生的厭學情緒,大大提高專業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讓學生在自身的基礎上學有所得。
關鍵詞:實用性;教學目標;學習活動;反饋;表揚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4-0125-02
目前,由于中職生生源差,相關課程配套不合理等原因,中職專業教師普遍感到專業課堂教學難度大。筆者以為在專業課堂中貫徹“五有”教學,可有效地緩解學生存在的厭學問題。
一、課堂教學有實用性
(一)課程導入的實用性
要學好電類專業課,首先必須讓學生對本節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為此,教師的課程與課堂的導入設計顯得尤為重要。 課程導入可以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這往往是一些教師最容易忽視的)。
(1)生活經驗引入法。主要通過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講解、談話或提問,以引起聯想,自然地導入新課。例如,照明電路為什么忽明忽暗?電力系統中的雷擊現象是怎么一回事?而短路跳閘時電力系統中又會產生哪些異常現象?電費的高低與哪些因素有關?這些都使學生感到所學的知識就是身邊所發生的事情,從而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
(2)設問引疑法。在課堂教學之初,認真編擬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引起學生聯想,或滲透本課的學習內容。例如:在學習聲光控開關時,可以這樣引入:“大家見過聲控開關嗎?為什么拍拍手或者跺跺腳,它便會亮?白天的時候拍手它為什么不亮?大家想不想親自動手做這樣一個開關?短短的幾個似懂非懂的問題使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過來了,學生都躍躍欲試,課堂氣氛傾刻活躍起來,并以飽滿的學習熱情投入到新知識的探究之中。
(3)實驗演示法。例如:在學習“無線接收”時,筆者給大家先演示了汽車車載MP3的功能,用汽車車載MP3播放本班的班歌,等學生情緒上來后,筆者問:為什么收音機能播放車載MP3的聲音呢?然后一步步地引出了本節課的主題。如果不做演示,單純地設問引疑引入,可能達不到好的效果。
(二)教學設計的實用性
一般來說,機電班的學生基礎比較差,針對這個的問題,筆者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對一些較抽象的理論,爭取不講或粗講,而把那些容易理解、有實用性的內容作為教學重點,讓學生在自己的基礎上有所收獲。
二、有教學目標
在制定教學目標時,筆者會注重幾個重點:首先,針對班級學生的現狀和特點,制定適合學生接受的教學目標,而不拘泥于教材;其次,要讓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達成目標, 要有所收獲;第三,在課的開始就向學生明確提出來,讓學生知道這堂要干什么。
比如在《電子技術》教學當中,筆者采用的是項目教學法。在學期初,在教材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筆者制定了八個項目模塊——充電器、功放、電源適配器、直流穩壓器、無線話筒、聲光控開關、搶答器、洗手自動感應器,相當于傳統教學中的八個大章。在每個項目中,筆者給學生定了目標,要求學生通過項目學習,能達到這個目標。并且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學目標也不盡相同,比如:筆者要求所有學生都要能獨立完成電路制作,能調試電路,對一些成績優秀的學生,還要求他們能排除故障等。并且每個項目都進行評價,成績和期末總評掛鉤,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有學習活動
在課堂教學中筆者注重以學生為中心,精心組織一些課堂活動和練習,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實踐中學到新知識,獲得新技能。
比如在電子教學中,筆者就安排了大量的學習活動,對一個項目模塊,筆者先粗略地講一下理論,然后立刻安排學生動手實操活動,讓他們在動手的過程中自己學習,以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然后再回過頭來,再稍詳細地重新講解一遍理論,這時學生已經對電路有了初步的嘗試,聽理論也認真一些,最后,再讓他們用學習到的理論指導他們重新去實操,克服前面遇到的問題,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四、有反饋
教學過程并不是單一的傳授知識過程,而是一個教與學相輔相承、相互作用的過程。教師如果只是單一地授課,而不注重學生是否聽懂了,那么教學效果必將大打折扣,所以說,教學效果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反饋。
筆者在教學中也比較重視反饋,比如在本課中,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內容是——用萬用表測電阻的注意事項。開展教學時,通常的做法是,逐條將注意事項一一羅列,然后又逐條加以講解,這樣效果并不好。筆者是這樣做的:先不做過多講解,而是讓學生初試身手,然后把學生在實操中出現的錯誤羅列出來,讓同學們對照,是否自已也是這樣做的,并討論分析這樣做對不對,等到把學生反饋出來的問題解決完畢,注意事項也就自然講解清楚了。
五、有表揚
表揚對課堂的作用應該不用多說。筆者表揚學生的方式是多樣的,例如,一個不喜歡學習的學生把一次作業認真地寫完成了,筆者會在課前很隆重地表揚他;一個學生的學習成績很差,有一次卻在課堂上勇敢地回答了的問題,筆者會當著全面同學的面來表揚他;有的學生雖然成績差,但是電路圖畫的很漂亮,筆者會用多媒體在全班面前展示。
對于后進生的表揚更為重要,筆者善于從他們身上發現微不足道的甚至是不易覺察的進步因素,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把握時機,通過表揚來對他們加以肯定。此外,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創造一切條件讓他們獲得成功感,筆者認為增加學生的上進心和自我認同感遠比口頭表揚重要得多。
在專業課教學中貫徹“五有”教學,使職業學校的專業課堂煥然一新,它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最大程度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讓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學有所得。
參考文獻:
陳琦,劉儒德主編.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 賴俊辰
摘 要:中職學生基礎差,厭學情況很普遍,在專業課堂教學中貫徹“五有”,可有效地緩解學生的厭學情緒,大大提高專業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讓學生在自身的基礎上學有所得。
關鍵詞:實用性;教學目標;學習活動;反饋;表揚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4-0125-02
目前,由于中職生生源差,相關課程配套不合理等原因,中職專業教師普遍感到專業課堂教學難度大。筆者以為在專業課堂中貫徹“五有”教學,可有效地緩解學生存在的厭學問題。
一、課堂教學有實用性
(一)課程導入的實用性
要學好電類專業課,首先必須讓學生對本節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為此,教師的課程與課堂的導入設計顯得尤為重要。 課程導入可以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這往往是一些教師最容易忽視的)。
(1)生活經驗引入法。主要通過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講解、談話或提問,以引起聯想,自然地導入新課。例如,照明電路為什么忽明忽暗?電力系統中的雷擊現象是怎么一回事?而短路跳閘時電力系統中又會產生哪些異常現象?電費的高低與哪些因素有關?這些都使學生感到所學的知識就是身邊所發生的事情,從而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
(2)設問引疑法。在課堂教學之初,認真編擬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引起學生聯想,或滲透本課的學習內容。例如:在學習聲光控開關時,可以這樣引入:“大家見過聲控開關嗎?為什么拍拍手或者跺跺腳,它便會亮?白天的時候拍手它為什么不亮?大家想不想親自動手做這樣一個開關?短短的幾個似懂非懂的問題使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過來了,學生都躍躍欲試,課堂氣氛傾刻活躍起來,并以飽滿的學習熱情投入到新知識的探究之中。
(3)實驗演示法。例如:在學習“無線接收”時,筆者給大家先演示了汽車車載MP3的功能,用汽車車載MP3播放本班的班歌,等學生情緒上來后,筆者問:為什么收音機能播放車載MP3的聲音呢?然后一步步地引出了本節課的主題。如果不做演示,單純地設問引疑引入,可能達不到好的效果。
(二)教學設計的實用性
一般來說,機電班的學生基礎比較差,針對這個的問題,筆者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對一些較抽象的理論,爭取不講或粗講,而把那些容易理解、有實用性的內容作為教學重點,讓學生在自己的基礎上有所收獲。
二、有教學目標
在制定教學目標時,筆者會注重幾個重點:首先,針對班級學生的現狀和特點,制定適合學生接受的教學目標,而不拘泥于教材;其次,要讓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達成目標, 要有所收獲;第三,在課的開始就向學生明確提出來,讓學生知道這堂要干什么。
比如在《電子技術》教學當中,筆者采用的是項目教學法。在學期初,在教材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筆者制定了八個項目模塊——充電器、功放、電源適配器、直流穩壓器、無線話筒、聲光控開關、搶答器、洗手自動感應器,相當于傳統教學中的八個大章。在每個項目中,筆者給學生定了目標,要求學生通過項目學習,能達到這個目標。并且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學目標也不盡相同,比如:筆者要求所有學生都要能獨立完成電路制作,能調試電路,對一些成績優秀的學生,還要求他們能排除故障等。并且每個項目都進行評價,成績和期末總評掛鉤,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有學習活動
在課堂教學中筆者注重以學生為中心,精心組織一些課堂活動和練習,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實踐中學到新知識,獲得新技能。
比如在電子教學中,筆者就安排了大量的學習活動,對一個項目模塊,筆者先粗略地講一下理論,然后立刻安排學生動手實操活動,讓他們在動手的過程中自己學習,以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然后再回過頭來,再稍詳細地重新講解一遍理論,這時學生已經對電路有了初步的嘗試,聽理論也認真一些,最后,再讓他們用學習到的理論指導他們重新去實操,克服前面遇到的問題,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四、有反饋
教學過程并不是單一的傳授知識過程,而是一個教與學相輔相承、相互作用的過程。教師如果只是單一地授課,而不注重學生是否聽懂了,那么教學效果必將大打折扣,所以說,教學效果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反饋。
筆者在教學中也比較重視反饋,比如在本課中,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內容是——用萬用表測電阻的注意事項。開展教學時,通常的做法是,逐條將注意事項一一羅列,然后又逐條加以講解,這樣效果并不好。筆者是這樣做的:先不做過多講解,而是讓學生初試身手,然后把學生在實操中出現的錯誤羅列出來,讓同學們對照,是否自已也是這樣做的,并討論分析這樣做對不對,等到把學生反饋出來的問題解決完畢,注意事項也就自然講解清楚了。
五、有表揚
表揚對課堂的作用應該不用多說。筆者表揚學生的方式是多樣的,例如,一個不喜歡學習的學生把一次作業認真地寫完成了,筆者會在課前很隆重地表揚他;一個學生的學習成績很差,有一次卻在課堂上勇敢地回答了的問題,筆者會當著全面同學的面來表揚他;有的學生雖然成績差,但是電路圖畫的很漂亮,筆者會用多媒體在全班面前展示。
對于后進生的表揚更為重要,筆者善于從他們身上發現微不足道的甚至是不易覺察的進步因素,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把握時機,通過表揚來對他們加以肯定。此外,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創造一切條件讓他們獲得成功感,筆者認為增加學生的上進心和自我認同感遠比口頭表揚重要得多。
在專業課教學中貫徹“五有”教學,使職業學校的專業課堂煥然一新,它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最大程度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讓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學有所得。
參考文獻:
陳琦,劉儒德主編.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 賴俊辰
摘 要:中職學生基礎差,厭學情況很普遍,在專業課堂教學中貫徹“五有”,可有效地緩解學生的厭學情緒,大大提高專業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讓學生在自身的基礎上學有所得。
關鍵詞:實用性;教學目標;學習活動;反饋;表揚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4-0125-02
目前,由于中職生生源差,相關課程配套不合理等原因,中職專業教師普遍感到專業課堂教學難度大。筆者以為在專業課堂中貫徹“五有”教學,可有效地緩解學生存在的厭學問題。
一、課堂教學有實用性
(一)課程導入的實用性
要學好電類專業課,首先必須讓學生對本節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為此,教師的課程與課堂的導入設計顯得尤為重要。 課程導入可以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這往往是一些教師最容易忽視的)。
(1)生活經驗引入法。主要通過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講解、談話或提問,以引起聯想,自然地導入新課。例如,照明電路為什么忽明忽暗?電力系統中的雷擊現象是怎么一回事?而短路跳閘時電力系統中又會產生哪些異常現象?電費的高低與哪些因素有關?這些都使學生感到所學的知識就是身邊所發生的事情,從而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
(2)設問引疑法。在課堂教學之初,認真編擬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引起學生聯想,或滲透本課的學習內容。例如:在學習聲光控開關時,可以這樣引入:“大家見過聲控開關嗎?為什么拍拍手或者跺跺腳,它便會亮?白天的時候拍手它為什么不亮?大家想不想親自動手做這樣一個開關?短短的幾個似懂非懂的問題使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過來了,學生都躍躍欲試,課堂氣氛傾刻活躍起來,并以飽滿的學習熱情投入到新知識的探究之中。
(3)實驗演示法。例如:在學習“無線接收”時,筆者給大家先演示了汽車車載MP3的功能,用汽車車載MP3播放本班的班歌,等學生情緒上來后,筆者問:為什么收音機能播放車載MP3的聲音呢?然后一步步地引出了本節課的主題。如果不做演示,單純地設問引疑引入,可能達不到好的效果。
(二)教學設計的實用性
一般來說,機電班的學生基礎比較差,針對這個的問題,筆者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對一些較抽象的理論,爭取不講或粗講,而把那些容易理解、有實用性的內容作為教學重點,讓學生在自己的基礎上有所收獲。
二、有教學目標
在制定教學目標時,筆者會注重幾個重點:首先,針對班級學生的現狀和特點,制定適合學生接受的教學目標,而不拘泥于教材;其次,要讓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達成目標, 要有所收獲;第三,在課的開始就向學生明確提出來,讓學生知道這堂要干什么。
比如在《電子技術》教學當中,筆者采用的是項目教學法。在學期初,在教材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筆者制定了八個項目模塊——充電器、功放、電源適配器、直流穩壓器、無線話筒、聲光控開關、搶答器、洗手自動感應器,相當于傳統教學中的八個大章。在每個項目中,筆者給學生定了目標,要求學生通過項目學習,能達到這個目標。并且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學目標也不盡相同,比如:筆者要求所有學生都要能獨立完成電路制作,能調試電路,對一些成績優秀的學生,還要求他們能排除故障等。并且每個項目都進行評價,成績和期末總評掛鉤,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有學習活動
在課堂教學中筆者注重以學生為中心,精心組織一些課堂活動和練習,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實踐中學到新知識,獲得新技能。
比如在電子教學中,筆者就安排了大量的學習活動,對一個項目模塊,筆者先粗略地講一下理論,然后立刻安排學生動手實操活動,讓他們在動手的過程中自己學習,以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然后再回過頭來,再稍詳細地重新講解一遍理論,這時學生已經對電路有了初步的嘗試,聽理論也認真一些,最后,再讓他們用學習到的理論指導他們重新去實操,克服前面遇到的問題,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四、有反饋
教學過程并不是單一的傳授知識過程,而是一個教與學相輔相承、相互作用的過程。教師如果只是單一地授課,而不注重學生是否聽懂了,那么教學效果必將大打折扣,所以說,教學效果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反饋。
筆者在教學中也比較重視反饋,比如在本課中,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內容是——用萬用表測電阻的注意事項。開展教學時,通常的做法是,逐條將注意事項一一羅列,然后又逐條加以講解,這樣效果并不好。筆者是這樣做的:先不做過多講解,而是讓學生初試身手,然后把學生在實操中出現的錯誤羅列出來,讓同學們對照,是否自已也是這樣做的,并討論分析這樣做對不對,等到把學生反饋出來的問題解決完畢,注意事項也就自然講解清楚了。
五、有表揚
表揚對課堂的作用應該不用多說。筆者表揚學生的方式是多樣的,例如,一個不喜歡學習的學生把一次作業認真地寫完成了,筆者會在課前很隆重地表揚他;一個學生的學習成績很差,有一次卻在課堂上勇敢地回答了的問題,筆者會當著全面同學的面來表揚他;有的學生雖然成績差,但是電路圖畫的很漂亮,筆者會用多媒體在全班面前展示。
對于后進生的表揚更為重要,筆者善于從他們身上發現微不足道的甚至是不易覺察的進步因素,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把握時機,通過表揚來對他們加以肯定。此外,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創造一切條件讓他們獲得成功感,筆者認為增加學生的上進心和自我認同感遠比口頭表揚重要得多。
在專業課教學中貫徹“五有”教學,使職業學校的專業課堂煥然一新,它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最大程度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讓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學有所得。
參考文獻:
陳琦,劉儒德主編.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 賴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