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
〔關鍵詞〕 小組合作學習;理念;機會;學習環境;交流合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 G423.07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10—0058—01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改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之一。我校實施“問題教學法”兩年多來,教師對學習小組的認識在不斷深入,逐步由理念走向行動,從盲目嘗試到有序運作,從注重形式到講求實效。但我認為,在課堂教學的具體實踐中,學習小組的靈魂作用仍然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根源在于教師對學習小組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夠。所以,亟待提高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認識。我認為小組合作學習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優點。
一、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在傳統課堂上,教師講學生聽,教學氣氛過于沉悶,因而容易使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不能參與到探究知識過程中,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而小組合作學習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主動參與意識,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教師在布置完任務后,通常穿梭于各小組之間,進行旁聽(觀)、指導、幫助或糾正,這樣的學習氣氛顯得輕松、活潑而又團結互助,有利于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也樂于傾聽他人的意見,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要,促進了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展,最終達到使學生學會、會學、樂學的目標。
二、增加學生展示機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在以往的課堂上,學生之間講話,往往被認為是“搗亂”、“干擾”或“小動作”。但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為實現小組學習目標,學生在組內應該自由交流、大膽對話,這樣不僅可以解決學生學習上的困惑和問題,而且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鍛煉機會,促進了全體學生的發展。“需要滿足論“認為,學校是滿足學生需要的最主要場所。學生到學校里學習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歸屬。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較為輕松、自主,能夠充分表現自我的氛圍,為每個學生個體提供更多的機遇。學生在小組中自主發揮、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中,滿足了內在需要,激勵了參與意識,使每個學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愉悅的情感體驗。
三、營造溫馨的學習環境,提高學業成績
小組合作學習有效調動了學生討論交流的積極性,增強認知興趣,學生有機會在無戒備、輕松的氣氛中聽取和采納他人見解,自主表達自己的觀點。對于原來不愛學習不善思索的學生來說,通過小組內提出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和其他成員一道體驗、感受和分享成功的喜悅,使之在內心的驅動下參與討論、積極探索、大膽想象。“合作精神讓一個班級變得更加團結,變成一個溫馨而且令人向往的地方。當學生喜歡自己的班級時,他們會學得更多。”如果學生從心理上恐懼和厭惡班級,他就想遠離、逃避班級和老師。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共同愿景和共同目標的學習。在小組成員的鼓勵和指導下,人人都喜歡學習,人人學會合作學習,解決問題。久而久之,學生之間的差異逐步縮小,學業成績就會大面積提高。
四、培養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小組中以合作為主,組間以競爭為主,競爭與合作相伴進行,使課堂氣氛既緊張,又愉快。為小組而奮斗,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集體榮譽感,組員十分珍惜時間,緊張而密切合作,彼此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也聽取、分析、同化別人的想法,開放的觀點不斷碰撞融合。小組中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有的善表達,有的善于歸納他人意見,有的善組織活動進程……彼此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在合作學習中,他們學會了把自我融于群體之中,小組的成員成了他或她的幾個好朋友,一起學習,一起活動,使之感到自己難以離開這個可愛的群體,從而培養了他們的合群性。一個具有自覺能動性、自主性和獨立性的人,是一個對事物有著自己獨創的思維與見解,是一個敢于發表自己意見,具有社會交往能力的開放型人才。小組合作學習是培養這類人才的有效途徑,小組成員能夠在小組內進行充分的語言、思維及膽量的訓練。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他們能夠大膽地將自己的見解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在交流中逐步培養合作交往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為學生成人后的社會化能力奠定了基礎。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是人類社會發展、教育進步的表現,在課堂教學改革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絕非只是教室里桌椅擺放形式的改變,而是對傳統教學組織形式的超越,不僅推動了教學方式的轉型,更是在改革人才的培養模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