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惠麗
〔關鍵詞〕 教育游戲;小學英語;模式;構建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10—0069—01
教育游戲通過游戲的形式和過程來呈現教育內容,以學生獲得知識、概念、策略、技能等為目的,是集知識性、趣味性、競爭性、虛擬現實性等于一體的一種游戲,是一種可以寓教于樂的新型教學手段。
一、教育游戲融入小學英語教學的意義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小學生英語語言的積累、掌握、運用都需要大量的個體實踐。因此,單憑教材和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和英語水平。2001年,教育部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提倡:“采用活動的途徑,倡導學生體驗參與”,也就是說英語教學應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個體認知水平以及生活經歷出發,采用適合的教學模式,通過學生主動感知、體驗、實踐、參與以及合作等方式,實現英語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提高。英語新課標的實施促進了英語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深入,教育游戲融入小學英語教學不但可以改進傳統英語教學的不足,而且也滿足了小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發揮了小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可以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
二、教育游戲融入小學英語教學的模式構建
教育游戲融入小學英語教學是為了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課堂教學結構一般分為以下幾塊:復習舊知,導入新課,講授新課,鞏固評價。根據這幾個階段,可以構建以下教育游戲融入小學英語教學的教學模式:
1.游戲導入,引出教學內容。在英語新課導入的時候,可以通過一個小型的教育游戲,讓學生對學過的英語知識進行復習,或者可以向學生展示一個游戲的場景。但是,要想順利通過這個游戲導入新課就必須解決一個問題,而這個問題就是這節課所要學習的主要內容,它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游戲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度f圣節》就是一個可以用來介紹西方文化和風俗的英語小游戲。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傳統的萬圣節。在一些國家每年萬圣節到來時,孩子們都會穿上五顏六色的服裝,戴上各式面具,提著一盞用南瓜做成的燈籠,挨家挨戶向大人們索要節日禮物,最后大家一起分享節日禮物。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萬圣節的相關教學內容時,就可以把這個游戲作為這節課的導入部分,也可以通過游戲讓學生認識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通過輕松愉快的游戲學生可以了解到西方文化的人文習俗。
2.通過教育游戲學習新知,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教育游戲作成一種教學課件,讓學生通過游戲達到掌握英語技能與知識的目的。如在學習What color is it?一課時,就可以很好地把教育游戲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使學生在做游戲的同時不僅能夠認識各種顏色的單詞,還可以掌握這個單詞的讀音。教育游戲在具體操作上可以仿照知識競賽的形式,由知識競賽主持人、參賽者組成。在屏幕上可以不斷變換題目,由競賽主持人發問“What color is it he sun?”這時在屏幕右側就會出現幾支不同顏色的彩筆,彩筆上要標注相應顏色的單詞。學生可以根據問題的顏色尋找對應的彩筆,當把鼠標放到彩筆上時,上面的單詞就會有特別顯示,并且同時發出英文讀音。學生如果選擇正確,游戲便會繼續,進行下一個題目;否則,游戲會提示學生“Try again”,繼續進行當前的題目。當學生完成所有題目時,游戲界面就會有禮花綻放,同時主持人會給參賽者頒發一個冠軍獎杯。把教育游戲融入課堂教學,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降低了英語教學難度,提高了教學效果,可以真正實現寓教于樂。
3.鞏固教學任務,評價學生學習情況。在英語課即將結束時,可以把教育游戲作為課堂總結或者評價學生學習情況的方式呈現出來,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如在對小學生進行有關服飾內容的教學時,可以通過游戲《滑雪》讓學生進行練習,具體操作是:小伙伴們要去滑雪,但媽媽們對孩子們的要求是自己穿好衣服才可以去,在游戲中學生就可以按照提示幫助主人公穿好衣服和皮靴,帶好帽子和手套等。在整個游戲過程中,學生不僅要把各種服飾的單詞與實物連起來,而且還要掌握單詞讀音和寫法才算過關。這個教育游戲的設計,不僅讓學生鞏固了本節課所學新知,還培養了小學生樂于助人的精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