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丹麗
摘 要:語文課程作為最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交際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都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無論在學習的任何一個階段,語文都是至關重要的一項內容。從多個角度出發,對于中職語文教學工作現狀進行分析,并且就中職語文教學工作所面臨的困境及其產生的緣由進行總結,也對如何提高語文的教學水平提出應對策略。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當前現狀;面臨困境;應對策略
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從本質上來講就是職業教育。它的教育目標是為了使學生在畢業之后,能盡快走入社會,適應工作崗位以及社會工作中所需的素質要求的。然而,目前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學現狀著實令人擔憂,無論是其教學目標的定位,還是其課程內容的設定、教學方法、課堂模式上都存在不少問題。這些問題造成了中職語文教學的質量與教學水平的提高空間被大幅度制約,其教學效果也不理想。本文根據中職教育教學的特點以及目前素質教育的規律,對中職語文教學的現狀及解決對策作了一個系統的分析。
一、中職語文教學工作開展所面臨的困境
曾有專家這樣提議過:“高考應該先對考生的語文知識進行測驗,如果語文知識不合格,不應該再參加其他學科的考試。”通過這樣的理論,可想而知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可是,在現今的中職教學的實際狀況之中,占據顯赫位置的一直是專業技能課程,
而如此重要的基礎學科——語文,卻形同雞肋,可有可無。中職學校普遍對語文這門學科并不重視,教學條件無保障,學生對其無興趣,這種情況導致了語文教學的實際效果越來越低。以下從學生特點、教材特點、教學模式和辦學理念四個方面分析中職語文教學面臨的困境問題:
1.中職學生是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
首先他們不是中考的勝出者,而大多數是中考的“失敗”者,不少學生自卑心理較重,內向而離群;其次在他們來校之前部分學生是“三不管”學生——家長不管、老師不管、自己也不管,所以形成“我學不會”“我不是學習的料”“我做不好”的心理定式,轉而把精力投入到上網聊天、玩游戲等等方面,以此來表現他們叛逆的“個性”、偽裝的“成熟”。
因為這樣的生源特點,他們的語文知識基礎薄弱,所以對語文學習無法產生積極性。其口頭的表達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都比較薄弱,課外的閱讀知識累積量也非常少,思考的方式空洞單一,寫作能力也有待提高。學習對于這群學生而言只是一種被動灌輸,他們并不喜歡學習,這種態度與心理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極低,學習成績無法得到提高。
2.中職語文教材與普通中學的語文教材內容差不多
沿用傳統的講解“經典”篇目,圍繞理解文句、中心思想來展開教學,這樣的教材內容顯得單調,缺乏變通性;而且選文也與現今的需求聯系不強。對于中職學生而言,現在的語文教材說教性過強,趣味性較弱。這樣的教材也從某個層面上限制了中職語文教學的改革。
3.中職教師的教學模式都過于單一,無創新性
許多在中職學校任職的語文教師,大多沿用傳統的教學手法,
不曾對學生的思想狀況進行深刻的思考分析,教學不曾對癥下藥、因人而異,對任何學生都采用同樣的教學手段,對任何課程也都運用同樣一種授課方法。這種教學模式是非常死板的,毫無變通,根本不曾根據新課改的要求而將教學內容變得靈活起來,也缺少按照學生自身的需要以及興趣來進行開展的課程。并且,這種單向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一直處于被動狀態,這會嚴重影響學生對語文課程內容學習的積極性以及能動性。并且,中職語文教師大多除了講解教材的內容以外,并無其他的教學手段,非常缺乏時效性以及創新性,其教育方式過于空洞死板,只存在于照本宣科,這便大大降低了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的興趣。
4.中職學校的辦學理念普遍偏重專業技能,忽略語文這類文化基礎課
從中職學校實際課程表的安排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占據主要課程內容的永遠是專業知識技能的課程,語文課時被縮減,甚至淪為選修課。另外,師資力量的薄弱,領導對語文教學的重視程度也遠遠不夠,這也是造成中職語文教學工作面臨困境的原因。
二、中職語文教學當中的改革應對措施
1.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激發他們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目前中職學校的教學模式過于專注職業技能的培養,忽略了對學生心理以及生活上的引導與培養。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處于青春期,所以這個階段的學生在其成長與學習的過程中,自信心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特別是在語文的學習方面,如果學生擁有堅定良好的心態,是可以對語文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的。
所以,教師在輔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學會觀察學生的心理變化,引導學生從以往的被動學習方式轉變成主動學習方式,還要和學生之間展開充足的交流互動,將傳統的、死板空洞的教學模式變得靈活化、形象化。如此一來,既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也能進一步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以及寫作能力。
2.中職語文教材應回歸“語文”的基礎含義,以扎實打好學生的語言文字能力為目標,重點培養學生在聽、說、讀、寫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
教材內容可以字、詞、句、段等基礎知識來加強學生的語言文字能力,再輔以少量經典文章的分析來加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總之,通過語文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該具備基礎的獨立表達能力、思維邏輯能力及個人書寫能力等。
3.中職語文教師應找準教學定位,大膽改革教學方法
中職學校的語文學習,要充分考慮學生畢業之后會立刻走上工作崗位這一實際狀況,對于學生的語文教學實施就更應該具有其實用性和基礎性。對于他們的語文教學培養也應該更側重于學生獨立的口語溝通表達能力和簡單的應用文寫作能力等,要鼓勵學生敢說話、說對話,可以通過在課堂上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誦課文以及自我介紹等豐富多彩的形式來鍛煉學生熟練使用普通話的能力。甚至組織語文游戲實施互動,盡量讓學生參與其中。而且,在寫作培養時,應該考慮到學習練習的內容是否具備社會實用性,對于中職的學習,更應該注重對應用文體的掌握。
4.更新中職辦學理念,豐富創新中職語文教學
語文學習對于學生進行任何一科的學習都有著非常基礎的輔助作用,故此,語文能力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在語文教學的方法上,教師應該學會改變傳統單一化的教學模式,運用其創新的教學方法,例如,采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游戲互動、情景模擬等方式讓學生主動地說、寫、動腦,而不是被動地聽老師說、寫,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更具有直觀性和形象性,這樣對知識的記憶印象便會更為深刻,由此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從而達到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目的。
總而言之,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學,應該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訂教學計劃。通過對存在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更新傳統的教學觀念,改革陳舊的教學模式,語文教師應該學會因材施教,讓任何一位學生都可以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語文學習的興趣與語文這門學科本身的魅力所在,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為了讓語文這門基礎學科走出現在的困境,找到更好的發展空間,我們還需要不斷地學習、摸索。
參考文獻:
[1]胡祖富.中職語文教學之初探[J].恩施衛生職教,2011(02).
[2]孫萍.淺談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中國農村教育,2008(01).
[3]潘仲全.中職語文教育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09).
[4]楊壕.中職語文教學路在何方:淺析激發中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J].現代閱讀,2012(02).
[5]齊小青.中職語文教學現狀及教學方法改革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1(11).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