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娟
摘 要:思想道德是人的基本素質,是學生追求全面發展的前提,只有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學生才能求得全面發展,成為高素質人才。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質量,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在整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不容忽視。就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改革中的困惑進行了簡要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改革;困惑;解決措施
初中是學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的關鍵時期,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任務越來越重。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改革不斷推進,但是在改革實踐過程中,問題與困惑逐漸顯現,這對于教學改革的成效非常不利,同時也會阻礙思想品德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教育工作者應該盡早指明思想品德改革中的問題與困惑,并在此基礎上采取相應措施及時解決,以保證教育改革的成效。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困惑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改革中最重要的一項改革就是中考實行全開卷考試,這一改革的重要意義就在于:思想品德開卷考試有利于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深刻理解知識、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同時能夠拓展學生思維,鼓勵學生創新。但是在改革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致使改革的意義不能得到實現。
例如,全開卷考試往往會給學生帶來一種誤導,學生會認為開卷考試要求不高,難度不大,不用投入太多精力去學習,甚至不用做過多練習,完全依賴課本,考試的時候直接查找課本就可以,這樣學生就失去了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學習積極性降低,思想品德課堂的效率就會隨之下降。除此,老師對于這種開卷考試的模式經驗不足,不能給予學生正確引導,在教學過程中不能隨機應變,局限于傳統閉卷考試的教學方法,上課講課本,下課背課本,練習不靈活,這就導致學生的學習狀態越來越差,學習成績得不到提高。這些現象嚴重影響了思想品德教學改革的成效,而且和教學改革的初衷相悖,不利于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新課標教學改革提倡老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方法,不要局限于學習結果。但是事實上,大多數思想品德老師依然把教學重心放在學習結果上。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完全忽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只關注學習結果。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傾向于引導學生記憶已有的結論和答案,不鼓勵自由發揮。在評價教學效果時,老師單純以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作為依據,完全忽視教學方法,讓學生機械地背誦,對學生實行題海戰術。老師的這種“只重結果,不求過程”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還會阻礙學生發散思維的形成,甚至會導致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這些與教學改革的目的不相符,必然會阻礙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影響教學改革的成效。
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初中思想品德改革的重要方向,要求思想品德教學要與時俱進,關注實事思想品德。但是大部分思想品德老師并沒有做到理論聯系實際,依然把教學重點放在思想品德課本,不能將社會熱點問題融入課堂,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深入理解知識,更不利于學生開闊視野,拓展知識。同時,教學資源匱乏也是很嚴重的教學問題,缺少教學資源,就會導致教學內容枯燥,激發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質量就會降低,就會影響教學改革成效。
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改革成效的解決措施
1.明確教學目的,轉變教學觀念
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要正確解讀開卷考試的目的,要讓開卷考試的意義得以實現。老師要認識到開卷考試和閉卷考試的側重點是有所區別的,不能沿用閉卷考試的教學模式。開卷考試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自主創新、拓展思維的能力,老師要認識到這些目的并加以正確引導。老師在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不能單純講解課本,不能簡單要求學生記憶理論知識,要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課堂上,老師要在給出已有的理論和答案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勇于創新,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多方位思考,聯系相關知識,得出不同的答案。
2.改變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老師要摒棄“只注重教學結果,忽視教學過程”的教學方法。老師不能單純地以學生的學習結果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學習方法。課堂上,老師要采取多種教學方式,調動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老師可以將多媒體教學與板書教學相結合。多媒體教學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這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牢固掌握,深刻理解,同時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課堂氣氛更加輕松愉悅。例如,在講解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相關知識時,老師可以給學生播放3·15晚會或者其他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案例報道,生動形象地向學生展現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相關規定與處理方法,這樣既能讓學生領悟知識,又能引發學生思考,提高教學質量,保證教學改革的成效。
3.理論聯系實際,關注社會熱點,與時俱進
思想品德教學不能只局限于課本知識,要適當引入社會熱點問題。不同時期社會熱點問題不同,思想品德教學就要做到與時俱進,實時更新,要把課本知識與實事熱點結合起來,這樣有利于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總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改革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困惑,及時解決這些問題才能保證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才能實現教學改革的意義。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學中,老師要提高教學質量,轉變教學觀念,采用正確合理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時麗華.論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如何適應新課改的要求[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23):387.
[2]鄧軍梅.如何改革我們的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J].祖國:建設版,2013(8):79.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