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童青
摘 要: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科目,其價值就是在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英語素養及運用能力也能得到大幅度提高。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有意識地構建活動化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快樂地學習。
關鍵詞:活動化;初中英語;游戲;生活
對于剛進入初中的學生來說,激發興趣,保持興趣是最主要的教學目的,而活動化課堂模式的構建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也有助于高效英語課堂的構建。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組織具有“活動化”的英語課堂,以為學生健全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組織游戲活動
對于現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精力旺盛,思維活躍,呆板的課堂只會抑制學生思維。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組織有效的游戲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使學生樹立終身學習英語的意識。
例如,在教學《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時,由于本節課的重點句型是:What time is it?Its eleven oclock.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I go to school at 7.所以,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該句型,也為了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在授課的時候,我組織了“接頭”游戲,游戲規則如下:將全班分成不同的小組,小組中的學生從教師事先準備好的語句中進行抽取,其中一人能夠抽到What time問句并附有本次活動相對應的答案,其他成員抽到不同的答案,此時,游戲開始,抽到What time的同學隨意向其他同學發問,直至和自己手里拿到的答案相符為止。這樣的活動可以把每個學生都帶入到課堂當中,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還有助于學生保持長久的學習興趣。
二、創設生活情境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其價值就是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來鍛煉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例如,在教學《How much are these pants?》時,我組織了對話情境,如,A:Hello.What can I do for you?B:Yes, please.How much is this T-shirt?A:Its seven dollars...熟悉的情境不僅可以調動學生鍛煉的意識,而且,對學生應用能力的提高及高效課堂的構建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總之,新課程改革下的英語課堂應該是具有活力的課堂,所以,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將英語課堂活動化,使學生逐漸成為課堂的主人。
參考文獻:
周宇紅.初中英語教學活動化嘗試[J].才智,2011(36).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