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隋曉冬
摘 要:新形勢下,高中物理教師必須積極貫徹、落實新課標所提倡的優秀教育教學理念,這既是深化物理基礎教育改革的必要措施,更是切實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完善物理課堂教學結構的必然途徑。
關鍵詞:高中物理;新課標;自主探究;實驗教學
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往傳統而落后的教學模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當今高中物理教學的需求與實際需要。在此背景下,新一輪的課程教育改革應運而生。可是受到應試教學思想的長期影響,部分高中物理教師仍不能對新課標進行深刻而廣泛的認識與理解,更談不上對其靈活掌握及運用了。以下,筆者將結合自身對于新課標的粗淺感悟,試就新課標理念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策略發表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倡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物理自主學習能力的進步與發展
通過初中物理課程的系統學習,學生對物理科學探究的具體過程有了大致的了解,并初步具備了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高中階段,他們仍然有較強烈的科學探究需求,并試圖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科學探究水平及能力。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物理課程應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積極參與、樂于探究、勇于實驗、勤于思考。著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學態度與科學
精神。”
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師除了要向學生講解基礎的知識點之外,更要在物理教學中大膽“放手”,有效“放手”,在為學生創設恰當的物理探究情境的基礎之上,引導他們自主觀察、自主體驗,并以此為突破口,有所發現、有所聯想,真正經歷觀察現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探究過程,從而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以及自主、科學探究能力。
二、突出物理學科特點,發揮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物理實驗是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在其“知識與技能”中對高中階段學生的物理實驗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認識實驗在物理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物理實驗的一些基本技能,會使用基本的實驗儀器,能獨立完成一些物理實驗。”
相應的,這也對物理教師的實驗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標準。為此,我個人認為,高中物理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不但要突出物理學科的特點,更要充分發揮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具體做法如下:
1.加強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認識與理解
實驗是獲得、了解、掌握物理科學規律、定律的重要途徑,但它的作用并不僅僅局限于相關物理信息的獲取之上。教師應當通過實驗引導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觀察表面的物理現象探究其中蘊含的物理科學原理;并指導學生學會把實驗中獲得的信息演繹、歸納成科學的物理學結論,讓他們懂得物理實驗中只動腦不動手以及只動手不動腦都是極其偏激的物理實驗觀,不利于正確物理實驗結果的形成與完善。
2.重視學生實驗技能的提高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當代社會對人才專業技能的要求也在隨之發生變化,高中物理教師在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教師在引導學生正確使用高中物理實驗項目中的儀器和工具的同時,要堅決避免以往刻板的實驗技能訓練,改為讓學生靈活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實驗儀器及工具,以此在確保其獲得精確實驗信息的同時,著重提升自身的實驗技能與實際水平。
新形勢下,高中物理教師必須積極貫徹、落實新課標所提倡的優秀教育教學理念。這既是深化物理基礎教育改革的必要措施,又是切實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完善物理課堂教學結構的必然途徑,更是促進學生終身發展、應對現代社會和未來發展挑戰的基本保證。我們必須對此予以高度的肯定與重視。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