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金艷
摘 要:在四川大地震中,范美忠的行為引發了人們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思考,新時期的教師應具備適應時代要求的職業道德,應不斷提高自身修養。
關鍵詞:本能;職業道德;服務意識
在眾多的論文題目中最終選擇了這一個,還是源于四川大地震帶給我的震撼。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那一刻地動山搖,山河驟變,然而更令人震撼,更具影響力的還是地震過后那人間的大情大愛,那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尤其是作為一名教師的我,更加關注學校、學生和教師,關注他們的安危和生死,譚千秋、張米亞、連蓉、古雪岷、鄧霞這些英雄教師的名字在耳畔回響。正在我們已經習慣了教師的英雄形象時,一個不同的人站了出來,他就是四川中學教師范美忠,我們以習慣稱之為“范跑跑”,他突然成了人們的焦點,他與譚千秋老師為首的英雄教師群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邊是所謂的人的本能,一邊是教師的高尚品德,眾人各說紛紜。我想每個人的出發點和角度不同自然會得出不同的答案,我們不必強求。
今天作為一名學校的管理者,一名教師,我想說一說我的觀點。正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教師的“身正”,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擁有高尚的品德,高度的責任感,而不是把人的本能放在第一位。
那么新時期教師的職業道德應包括哪些呢?我們應該如何加強師德建設,提高服務意識呢?
下面我將對以上兩個問題進行闡述:
師德的說法古來有之,并且不同的時代對師德有不同的要求。在今天,師德是社會公德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既符合社會規范,又具有教師職業特點的一種行業公德。
一、教師要有高尚的品德
新時期的師德應表現為一種對社會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就是為建設社會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奉獻自己取之于社會的文化財富和精神財富。這種使命和責任著眼于對全體學生的培養,著眼于學生德、智、體、美等多方面的全面發展。還包括先進的社會觀、教育觀、教學觀、師生關系觀。率先垂范、為人師表、有學問等素質便是歷史賦予師德形象的必要因素。教師的工作是培養人的工作,而最能起到深遠影響的是教師的人格因素。教師不宜妄自菲薄?!敖處熓侨祟愳`魂的工程師?!薄敖處熓翘柕紫伦罟廨x的職業?!币虼?,作為教師要看重自我,懂得自重。
二、必須具有真才實學
教書育人的勞動是復雜的腦力勞動,其勞動的對象是學生,目的是把學生培養成社會性生產和生活所需的合格人才,勞動的手段是教師的知識、智能和道德品質,教師勞動的最大特點就在于知識的傳遞,所以學識、才能是教師勞動的重要的,也是必備的條件。通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教師的知識越多、越新,意味著教師在勞動過程中給予學生的養分就越多,學生得到的越多,其成才質量也越高。為此教師應該具有充分的知識儲備,盡可能多地掌握所從事的學科的知識和最新知識、最新技能,逐步達到精通的程度,教師的學問出色自然會贏得學生的尊敬。教師的學識,教師的教育本領和教育成果對學生具有絕對的權威力和影響力,所以教師必須具有真才實學才能滿足學生成長的要求。
三、要有奉獻精神
這也是我們當今社會的一個矛盾的焦點,現在一部分教師缺乏奉獻精神,認為自己正常的教學工作就已經是在奉獻了,于是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把自己等同于一般職業的勞動者了。其實,教師的工作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利他的工作,他不可能獲得直接的財富,改變自己的物質生活;同時,工作質與量也很難定量化、數字化。因此,教師要有一種奉獻精神,要正確認識和對待社會上的某些利益關系,要注意把對物質追求的動力升華為一種社會責任感和社會成就感。
總之,新時期的人民教師必須有高尚的品德,淵博的學識,以及像譚千秋教師那樣的奉獻精神。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擔當起教書育人的重任。
一個“范跑跑”引發了我們更深入的思考,更清醒的認識。我會時刻牢記,我是一名人民教師,是從事服務工作的一名勞動者,我將不斷加強自身職業修養,提高服務意識,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