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軍蘭
早春的霧霾天氣,再一次提醒我們周圍的空氣質量越來越差了,提高全民族的環保意識,也成為了我們現在一項刻不容緩的戰略任務,而培養初中生的環境意識自然也成為了目前環境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教育的重要內容。
一、地理課程中實施環境教育的價值
目前,全球性的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困擾著人類的一個重要問題,阻礙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我國的環境狀況也十分令人擔憂。只有全面增強人們的環境意識以及強化人口、資源、環境、社會相互協調的可持續發展觀念,才能改變這種不斷惡化的環境狀況。因而,對未來公民實施環境教育是基礎教育的一項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務。
二、中學地理課程實施環境教育的現狀與問題
1.課堂教學是地理課程環境教育的主陣地
地理課程的環境教育途徑有多種,但由于課堂教學在基礎教育中所處的重要地位,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進行地理課程的環境教育是最經常、最重要的形式。
2.教師是地理教學中環境教育的主要實施者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生獲取知識、參與學習、形成正確價值取向的引領者,地理教師對課堂教學中環境教育的設計與落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滲透式與主題式是環境教育的主要形式
從中學地理課程內容來看,有些內容環境教育的指向性不明顯,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環境教育思想的滲透與內容的挖掘。
4.搞好校外環境教育
除了讓學生重視學校環境教育外,還要關注社會化的環境教育,發揮環境教育的最大優勢與效益。
三、地理課程中實施環境教育的建議
1.增強學生環保的憂患意識
初中地理課程中介紹了不少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例子,通過課上講述這些內容,促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到環境與人類社會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增強學生環保的憂患意識。
2.合理安排地理課程內容
地理教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操作的時候可以分為教學內容和實地考察兩部分,帶領學生走向自然和社會,進行實地考察和分析。
3.多引導學生關注國際環保動態,明確關于環保方面的法律法規
如有時間,可以補充些發達國家在保護環境方面取得的成績,了解周圍的大環境,學習有益的環保方法與建議,規范自己的環保行為。
四、提高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質
作為一名擔任環境教育的中學地理教師,需要不斷地加強環境教育培訓和繼續教育,提高環境教學意識,增加環境科學的系統知識,促進知識更新,以適應環境教育事業的發展,將環境教育更好地融入地理教學中去。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