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勝
糾錯是一類重要的教學活動,尤其是理科性質的科目,講作業、試卷的時間可以說占了一大半,老師對作業、試卷糾錯課的精心設計與否,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如何有效開展糾錯教學活動,是提高物理成績的重要環節。
一、確立基于命題目標與學生答題思維情況的“糾錯目標”——有效糾錯的前提
眾所周知,教學活動可以分為三個環節:引導學生去哪里(目標)?如何去(策略)?到了嗎(評價)?在糾錯教學中這三個環節分別對應的是糾錯目標、糾錯策略、糾錯評價,但在目前的糾錯教學實踐中,多數教師對“引導學生去哪里(糾什么)?思考不深,造成教師不清“糾錯”起點在哪?依據是什么?使得糾錯課沒有針對性,當然糾錯效果也就低下,所以要提高糾錯效率,就必須確立糾錯目標。那么,如何確立糾錯目標呢?
1.把握題目檢查目標
也就是弄清題目的編寫意圖和考查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題目考查哪些核心知識與技能,并采用怎樣的情景來考查?(2)題目考查怎樣的能力,這些能力怎樣在解答問題過程中得以體現?(3)題目體現了哪些學科思維和研究方法?(4)題目的情景及問題的解決怎樣促進學生積極情感和態度的形成。下面以一道題加以分析:
例1.一半徑為R的圓表示一圓柱形區域的橫截面(紙面)。在柱形區域內加一方向垂直于紙面的勻強磁場,一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粒子沿圖中直線在圓上的a點射入柱形區域,在圓上的b點離開區域,離開時速度方向與直線垂直。圓心o到直線的距離為■R?,F將磁場換為平行于紙面且垂直于直線的勻強電場,同一粒子以同樣速度沿直線在a點射入柱形區域,也在b點離開該區域。若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不計重力,求電場強度的大小。
顯然,這題以帶電粒子在有界磁場和電場中運動為情景,考查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做勻速圓周運動規律、在勻強電場中做類平拋運動的規律及牛頓第二定律等知識,著重考查學生的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及應用數學知識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同時讓學生經歷問題的解決,過程感悟類比、對稱性研究思想在物理學中的重要作用。
2.明確學生的答題思維情況
要準確把握學生的應答情況,教師必須在糾錯教學中弄清“錯在哪?”“怎樣錯?”“為何會這樣錯?”這些方面,前兩者可直接從學生的解答中得到,而“為何這樣錯?”則需要借助教師的經驗、訪問或提問來判斷。只有把握了題目考查目標及學生的答題情況下,才能弄清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思維方法與題目考查目標之間的差距、出錯原因,才知道糾什么,即才能確立準確的糾錯目標,有了糾錯目標,糾錯才有針對性,因此,確立基于題目考查目標及學生答題情況的糾錯目標是有效糾錯的前提。
二、規劃基于糾錯目標實現的自主糾錯教學過程(糾錯策略)——有效糾錯的關鍵
保證糾錯教學有效的一個根本就是緊扣之前確立的糾錯目標來設計師生的糾錯活動,充分發揮目標的導向功能,減少糾錯的隨意性,增強糾錯的針對性。根據不同“糾錯目標”選擇合適的糾錯策略——確定“怎樣糾?”以提高糾錯教學的有效性。
1.自我糾錯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最忙碌的人一定是學生。”教師一定要把糾錯的權利、時間、空間還給學生,通過學生自己的閱讀、思考、實踐去發現、解決問題,我們在作業、試卷糾錯時,作業、試卷發下去后,教師不要急著講評,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行訂正,并分析答題失誤的原因,有疑問的地方記錄下來,等待提交小組或教師講評。
2.合作糾錯,共同提高
對于學生個人通過自查自糾仍不能解決的問題,但大概有一半左右學生有思路、基本能答對的題目,可以通過教師引導學生間互查互糾互評的方式解決。糾錯課所講評的題目學生已經做過,學生對問題的解答已有自己的想法,因此有些學生對這類題有能力發表自己的見解,對這類錯題糾錯方法可以用:先讓中等水平的學生上講臺糾錯,再讓大家討論一會兒,然后讓水平高的學生對此點評、補充,經點評后,大家對題目有了一定的理解,對中等生的糾錯情況也看出了頭緒,在這個基礎上,再讓學困生談談看法,最后教師進行歸納總結,這樣生生動腦、動手、動口,對于錯誤之處猶如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糾錯效果明顯優于教師不厭其煩的講解。
3.以“問題串”形式引導學生糾錯
確定要重點突破的思維難度大、綜合性強的錯題,我們可以用“問題串”形式“順向”或“逆向”設計一系列的問題,從簡單到復雜,層層推進,教師引、問,學生思、練,學生通過一個一個問題的解決,認識到自身思維的局限性或錯誤原因,這樣通過一個錯題互動糾錯,掌握一類題的解決方法。如,例1糾錯時,教學時可設置如下問題來導引:(1)不計重力的帶電粒子從a沿直線垂直射入勻強磁場中直到b點出來,帶電粒子做什么運動?向心力誰提供?圓心怎樣確定?軌跡怎樣畫?軌跡圓的半徑r怎樣求?(2)不計重力的帶電粒子垂直射入勻強電場受到哪些力?垂直于電場方向帶電粒子做什么運動?平行于電場方向呢?不計重力的帶電粒子垂直射入勻強電場的運動類似于什么運動?通過這樣的一組問題來引導,學生會感覺到綜合題不過是一個個簡單問題疊加起來的,樹立起解綜合題的信心,也著重培養了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
4.應用實驗演示或多媒體模擬助學生建模糾錯
常常有一些物理過程學生不熟悉,或物理過程抽象,僅靠理論上分析學生不易建模,這類錯題我們往往可以借助直觀實驗演示或利用多媒體動畫模擬,讓學生對題中出現的物理過程有一個真實清晰具體的感性認識。
例2.2011年9月29日,我國成功發射了“天宮1號”目標飛行器,“天宮1號”進入工作軌道后,其運行周期約為91min,預計隨后不久將發射“神舟8號”飛船并與“天宮1號”在太空實現交會對接。若對接前的某段時間內“神舟8號”和“天宮1號”處在同一圓形軌道上順時針運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神舟8號”和“天宮1號”的角速度相同
B.“神舟8號”比“天宮1號”的角速度大
C.若“神舟8號”僅向運動的相反方向噴氣加速,它將能在此軌道上和“天宮1號”相遇實現對接
D.若“神舟8號”僅向運動的相反方向噴氣加速,它將不可能在此軌道上和“天宮1號”相遇實現對接
本題學生答題出錯率較高,主要出錯在對對接過程程序不清,學生平時難有時間關注科技生活的熱點,在糾錯前,可播放一段對接的新聞錄像,加深學生對對接的過程的理解,建立正確的對接模型,這樣學生對這題錯誤認識也較深刻,做出正確的判斷也就容易了。
三、設計基于糾錯目標的糾錯評價——有效糾錯的保障
要提高糾錯目標達成的效度,就必須認真設計基于糾錯目標的糾錯評價,糾錯教學在認真思考“糾什么?”“怎樣糾?”的同時,也必須思考“學生到底有沒有達到糾錯的目標?(評價)”。哪如何進行糾錯評價呢?首先在糾錯教學設計時教師要依據確立的糾錯目標設計具體的評價項目。其次,在糾錯教學中要邊糾錯邊評價,不斷根據學生的糾錯情況調整糾錯教學的進程,生成課堂。最后,在講評課后教師應依據糾錯目標的達成情況,對自身糾錯教學進行反思,想一想,在落實糾錯目標的過程中,有哪些值得肯定之處?又有哪些遺憾之處?糾錯目標落實不夠的地方怎樣采取措施彌補?只有對糾錯效果進行及時評價,才能及時改進糾錯教學進程和不當的糾錯方法,使得糾錯講評課更高效,因此,設計基于糾錯目標的糾錯評價是有效糾錯的保障。
總之,糾錯目標是糾錯課堂教學的“魂”,應該讓糾錯之“魂”貫穿于糾錯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糾錯教學只有以糾錯目標為導向,才能使糾錯有針對性,實行“糾錯目標—糾錯策略—糾錯評價”三位一體的講評課,糾錯才能更為有效。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