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宏芳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對英語人才的需求開始向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轉變。高端知識技能型人才除了要具有專業核心技能——熟練掌握與本專業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基本的專業實踐技能,還需要具備綜合職業能力——除了崗位能力之外的基礎能力,包括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接受繼續教育的能力等。英語基礎課作為學校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英語課作為文化基礎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和提高學生從事專業職業崗位工作的專屬能力以及培養和提高學生利用各類應用文進行有效溝通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目前的英語教學只體現了基礎性,但忽略了對內容的更新以及對學生在生產生活實踐中動手能力的培養,理論與實踐脫節。新課程課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為主體”,所以現在英語教學形式應該呈多樣化,其基礎教育更加迫切需要通過重大變革來提高英語教學,因此教師在英語課堂中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是課改發展的趨勢。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信息、培養多種能力的主渠道,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是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新課程改革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在課堂上用一些過于瑣碎的問題可能活躍課堂氣氛,但學生收益不多,雖然在形式上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但本質上沒變,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的教育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淹沒了教學重難點,擠占了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空間和時間,也限制了學生思維。
在學習英語過程中,除了多讀多練,有效提問和有效傾聽可提高學生的英語記憶能力,加深他們對語句的理解。
有效提問要求教師盡可能多地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問題提有所用,有學習價值。設計這些問題的動機是為了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如果希望學生學會傾聽,教師在課堂上就要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和回答,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在等待和傾聽。在傳統的教學中,常見的現象是教師提問后馬上就叫學生回答,一個具有高素質傾聽意識的教師不僅滿足于聽到了學生的言辭,還應善于在傾聽時察言觀色,了解學生言辭背后的思緒和性情、欲望和需求,并加以細膩和細心的引導。在傾聽的過程中要有回應,點頭示意或做出相應的反應會提高學生的自信力。
有效教學意味著教師要善于耐心地傾聽學生的聲音,關注學生的想法,這樣會自然而然地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此外,激勵性反饋還能給學生帶來成就感和成功體驗,這也是英語教學加強“有效教學”的一種策略。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