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辛鳳嬌
教師勝任教學的水平關系到我國基礎教育整體的質量。教師勝任力水平的高低不僅關系到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也影響到千千萬萬個家庭子女的受教育狀況。因此,怎樣不斷提高中小學教師的勝任力水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勝任力(competency)來自拉丁語competere,含義為適當的。勝任力作為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的一個概念,最早是由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McClelland博士提出來的。目前,大多數學者比較贊同的是Spencer夫婦對勝任力的界定。即勝任力是指能將某一工作中表現優異者與表現平平者區分開來的個人潛在的、深層次特征,它可以是動機、特質、自我形象、態度或者價值觀、某領域知識、認知或行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測量或計數的并且能夠顯著區分優秀與一般績效的個體的特征。
2010年,我通過運用“教師勝任力測驗”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沙灣縣第一中學對教師的勝任力發展水平進行測試。測試結果表明,當前該校受測的教師勝任力水平較高,達到該測驗評定的四級水平,處于基本勝任狀態??傮w上來看,沙灣縣第一中學教師在進取心和責任心等個人品質,以及對學生的關注,專業知識和技能,人際溝通,建立關系,對同學同事家長等的理解尊重都比較好。但是,在個人品質、信息搜集和對他人的理解分數略低于其他分量表分數,說明從事教師職業人群當中,其自信心、進取心、責任心、靈活性、責任感、效率感、影響力等諸多個人特質,總體表現略低于其他特征的表現,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該校教師職業的個性化、工作性質及其工作生活環境等因素所致。相反,那些與教學工作有著直接聯系的勝任特征則表現得比較充分,在相應量表上的得分較高,這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本研究在進行分析統計時,主要從性別和教齡這兩項人口學變量著手。性別對于該校教師勝任力的各個維度并無顯著性差異,各維度上均是男教師優于女教師,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可能是該校男教師的數量低于女教師,所以在平均分上略高于女教師,并非女教師在教師勝任力上劣于男教師。教齡是影響教師勝任力水平的關鍵因素,這說明經驗對教師來說非常重要,隨著教齡的增長,教師的教學經驗不斷豐富,勝任力水平也有所提高,教師參加工作后,實施教學任務,接受各種不同的學習和培訓,獲得了大量的實踐性知識,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促使教師的勝任力水平不斷
提升。
教齡對個人特質方面的影響呈現倒U型,處于職業生涯初級階段的教齡在1~5年的教師和處于職業生涯衰退階段的教齡在21年以上兩端的教師的個人特質表現要略低于處于職業生涯成熟階段的教師個人特質,表現在教師的積極向上的精神,樂觀開朗,創新進取的性格,剛毅頑強,忍耐自制的意志等。擁有這些特質的教師能更好地扎根教育事業。因此,學校對教師的高尚品質的培養和提升十分重要。信息搜索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教學資料、教學信息等方面的搜集能力。該校教師在這方面分數較低可能與其地理位置(地處縣級單位)有關,物質資源和精神資源相對較大城市的落后,所以學校可加強對教師們的信息搜集的能力的培養,定期選送部分教師進修,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在尊重理解他人方面得分略低,可能的原因有教師的職業倦怠、工作競爭壓力導致的,還有就是在這個物質世界豐富的社會對教師的社會地位看法的原因等,使得教師在尊重理解他人的方面略有欠缺。
通過訪談,該校教師認為,成為一名教師應該具備的有如下方面:性格開朗、親和力強、善于溝通、責任心強、必備的專業素養、有耐心、積極主動、寬容、有愛心。其中性格開朗、責任心強、有愛心出現的頻率最高。該校學生認為教師應具備的勝任特征有如下:內容性格溫和、體貼關心學生、有耐心、公平對待學生、較強的知識功底、責任心強、理解學生。其中公平對待學生和理解學生出現的頻率最高。
通過對該校教師的訪談,該校對于教師的職業倦怠也采取了相應的措施,比如定期的心理講座,但是部分教師覺得這是搞形式主義,并且覺得意義不大,他們的壓力在實際生活中并沒有減輕。因此,學校應注重教師的工作環境及工作任務的合理安排,定期地舉行一些活動,為壓力繁重的教師解壓,讓他們有真實的體驗,并非只是形式。同時,還有注重關注教師的精神世界,以便于他們更好地投身于工作中。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