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小云
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不但能體現教師有效組織課堂教與學的活動,而且也能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更能體現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意義。那么,什么是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何實現有效數學課堂教學?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意義
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數學上有進步、有收獲。更具體地說: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必須不斷探索創新有效教學策略,促進新課程有效實施。由課程的執行者向課程決策者轉變,創造性地開發數學教學資源,大膽地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多給學生發揮的機會,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二、如何實現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建立平等、互動型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的主動性
數學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首先要求教師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以新角色實踐教學。這要求教師與學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關系,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與交流,要求教師與學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關系,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學習伙伴。
其次,要求教師與學生建立互動型的師生關系。教師在備課時從學生知識狀況和生活實際出發,更多地考慮如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來學會有關知識和技能,要求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和探索,鼓勵他們主動自由地思考、發問,努力當好學生的顧問,用“童眼”來看問題,懷“童心”來想問題,以“童趣”來解問題,共同參與學生的學習活。
2.創設生活化情境,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程標準更多地強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自主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數學問題,從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出發,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數學無處不在,生活處處有數學。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創設有效性提問,促進學生思考,激發學生求知欲望
有效性提問是指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目標和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氛圍,精心設置問題情境,有計劃,有針對性、創造性地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和探究,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課堂教學方式。有效性的提問,既可以調節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思考,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又能促進師生有效互動,及時地反饋教學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果,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4.強化互助合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一堂好課往往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恰到好處的結果。一個充滿生命活動的課堂,必定是教師在精心設計的基礎上,圍繞學生發展,運用數學本身的魅力激發學生探究求知創新的欲望,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采用觀察、操作、猜想、實驗、模擬、反思等各種學習方法和途徑,留給學生思維的空間和時間,多讓學生獨立思考,自己動手解決問題,敢于發表獨特見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自己融入課堂,與學生一道共同“生成課堂”,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5.仔細研究學生、搞好學情分析,設計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
要使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應當對學生作出更為深入和具體的分析和了解,為教師本人備課及實施所用。好的教學設計,教學內容的層次感,研討的核心問題和關鍵點等都基于對學生的了解。好的構思和創意都有很強的針對性,都需要對學生有真切的了解。因此在課堂中,教師應該精心設計學生活動前的指導,并根據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合理地分配,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達到促進學生發展的目的。
6.優化課堂結構,設計靈活多樣的作業練習
數學課堂教學如何恰當地把各部分進行搭配與排列,設計合理的課堂教學層次,充分利用課堂時間,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設計課堂層次時,必須重視認知過程的完整性,注意緊扣教學目的與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點、難點、基本要求與能力要求,從多方面圍繞教學目的來組織課堂教學。設計多樣化練習,體現層次性,以適應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并做一些深化練習,使課堂結構緊湊,時間得到充分利用,使不同的學生都得到發展,有利于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7.教學中注重學習方法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實踐中,需要側重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討論的習慣、觀察能力、小結習慣等環節,鼓勵學生在閱讀中找出問題,并不失時機地表揚在閱讀中有進步、有成績的學生,使學生有獲得成功之喜悅,從而產生興趣,養成閱讀的習慣。引發他們積極探討數學知識,逐步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討論、概括歸納的習慣。
8.加強教師自身素質、提高業務水平
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求教師必須在自身素質和業務能力方面不斷進行自我鍛煉和提高,不斷超越自我,提高自身的責任感和教學積極性。在這方面,應著重培養教師的批判性、質疑性、獨特性等思維品質,以及教師知識系統、教學監控能力、反思能力等的形成與發展。
總之,我們要從課堂的有效教學出發,從學生的自身發展出發,合理運用和安排各種教學手段與環節,才能使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更富實效,才能促進新課程理念在數學課堂中的指導作用,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和育人質量,使學生在有效的數學課堂中學到知識,提高能力。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