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超
摘 要: 人的生活與動物密不可分,人類離不開動物。動物反映在詞匯中,就形成了動物名詞。隨著詞匯的發展,動物名詞已不單純的指某一種動物的名稱,動物名詞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義。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導致了動物名詞在表達上有共性,也有個性。
關鍵詞:動物名詞;對比 ;感情色彩
第一節 同一動物名詞在漢英文化中具有相同的感情色彩
人都是由動物進化演變而來的,漢英兩族人民往往對動物名詞有著相同的認識和定義。雖然漢英兩族人民居住的地理環境不同,但生態環境相似。人們從動物的基本屬性這一角度去認識動物,自然會產生相同或相似的聯想,賦予動物詞相同的感情色彩。
一、在漢語和英語中動物名詞同是貶義色彩
(一)蛇(snake/serpent)
在漢語中,“佛口蛇心”、“蛇蝎心腸”都是用來形容心腸極其狠毒的人,人們對蛇并無有好感,與蛇有關的熟語一般也都是貶義色彩的。
在英語中,“蛇”一般都是以“恩將仇報”的形象出現在寓言故事中?!吧摺边€指某些有害的行為。在《圣經》中,蛇是引誘人類始祖犯罪之邪惡的化身。
(二)鼠(mouse/rat)
在漢語中,盡管鼠是十二生肖之首,但在現實生活中,鼠確實是一種很不受歡迎的動物,確切地說是一種令人討厭的動物,這是因為鼠有破壞農作物,偷吃食物的習慣。由于這一點,使得由鼠這個詞構成的熟語基本上都是貶義的。這些熟語中,有的是通過描述鼠的外貌形狀來表達人們對鼠的不喜歡,更多的熟語是鼠和其他動物共同構成的,用來表達人們對鼠的厭惡之情。
在英語中,老鼠有兩種表示方式,室內的用mouse表示,室外的用rat表示。rat指討厭、可恥的人。在英語中它是個完全意義上的貶義詞,因此以rat形成的相關熟語表示貶義。
二、在漢語和英語中動物名詞同是褒義色彩
(一)獅子(lion)
在漢語中,獅子被賦予成具有神力的靈獸形象,是守門戶的吉樣物,很多宮殿,宅邸,陵墓等的大門外都擺放一對石獅子。石獅威風凜凜,威猛霸氣,有著鎮魔驅煞,祁佑生財的寓意。其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威嚴自尊與宏偉大氣。它象征著一種富貴吉祥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氣勢。
在英語中,“獅子(lion)”作為百獸之王,是威武、權力的象征。
(二)馬(horse)
歐陽山在《苦斗》中寫到:“那時候,一個個青年人都是龍神馬壯,氣吞牛斗,爭論起世界國家大事來,都是口若懸河,當當不斷,慷慨激昂,誰也不讓誰?!币虼?,在漢語中“馬”代表了一種奮斗自強、積極進取的精神,在古代,馬作為普遍的交通工具為人類的出行提供了方便。同時馬也成為了戰事的必需品,為保家衛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昭連在《嘯亭雜錄?山舟書法》中寫道:“惟公兼數人之長,出入蘇米 ,筆力縱橫,渾如天馬行空。”韓愈在《馬說》中寫道:“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瘪R在漢語里是具有著褒義色彩,一些以馬構成的熟語也象征著有能力、有作為的人。有時馬也象征著超逸流暢的文筆和氣勢磅礴的詩文。
在英語文化中,馬(horse)由于自身的特性,一般用于表示速度。在基督教的藝術作品中,馬具有很高的地位,它更代表著勇氣、勤勞和寬容。馬是個具有褒義色彩的動物名詞。
第二節 同一動物名詞在漢英文化中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
不同的生存環境造成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存方式造成不同的認知方式。文化背景、思維方式和宗教信仰的差異都使漢英兩民族人民對同一動物名詞賦予了不同的感情色彩。
一、在漢語中動物名詞是褒義的,英語中是貶義的
(一)龍(the Chinese dragon)
在漢語中,“龍”既是權勢、威嚴、高貴和尊榮的象征也是圖騰的象征。“龍”在中國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炎黃子孫常常自稱為“龍的傳人”,古代的帝王都稱自己是“真龍天子”?;实凼褂玫娜魏纹骶咭宦啥嫉窨躺淆埖膱D案。同時“龍”還指那些具有非凡能力的人。雖然我們從未見過真正的龍,但從甲骨文開始便有了“龍”的字體。
在英語中,通常代表著罪惡、邪惡。龍(dragon)很早就用來作為戰爭的旗幟。相互爭斗的根源,通常也用dragons teeth來表示。《圣經》中的“dragon”被當作邪惡的象征?!癆sian Tigers”才是亞洲四小龍真正的表示方式。
(二)牛(bull)
在漢語中,牛是與人類生活聯系最緊密的動物,因為中國是農業大國,從古至今,牛都是干農活的主要工具。牛不僅為人類犁地干活,還為人類提供牛肉牛奶等食物,牛皮可以加工成衣服為人類保暖。如果以“?!毙稳菽硞€人,那么這個人肯定是具有任勞任怨、踏實肯干、有力量和外形高大等特點。
二、在英語中動物名詞的是褒義的,漢語中是貶義的
(一)蟋蟀(cricket)
在英語文化中,蟋蟀總是以一種輕松的形象出現。人們認為它活潑、可愛,常把它與“幸福感”聯系到一起??梢钥闯?,蟋蟀是具有褒義色彩的。
《詩經》中寫道:蟋蟀在堂,歲聿其逝。歐陽修的《秋聲賦》也寫道: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余之嘆息。可以看出許多詩人喜歡用蟋蟀來描述某種苦悶、孤寂的心情。因此在漢語中,蟋蟀常常扮演著悲痛、凄涼、苦惱和憂傷的角色。
(二)貓頭鷹(owl)
在漢語中,貓頭鷹俗稱“夜貓子”。在民間流傳著一句俗語:“夜貓子抖翅,大小有事?!北砻髁怂牟幌橹?,盡管科學家們一再強調貓頭鷹是一種益鳥,專吃地鼠之類對莊家有害的動物,人們卻因恐懼其叫聲而認為它是一種不祥之鳥。
在英語中,希臘神話里與阿耳忒彌斯、赫斯提亞并稱為希臘三大女神之一的雅典娜,是主宰烏云和雷電的智慧女神。貓頭鷹(owl)是雅典娜的象征,它被看作是一種聰明、機靈的動物。貓頭鷹(owl)也總以一種很嚴肅、很有頭腦的裁判形象出現在少兒讀物中。Owlish則用來形容機敏、文氣、嚴肅的人。